20年光阴荏苒,北京人民剧场重张开业

2023-10-10 13:49:00 - 澎湃新闻

20年光阴荏苒,北京人民剧场重张开业

10月9日,国家京剧院2023年度全国小剧场京剧“群英会”、“礼遇国粹”文创征集活动暨北京人民剧场焕新重张新闻发布会,选在已有近70年历史的北京人民剧场召开。国家京剧院宣布将于10月16日在此启动全国小剧场京剧“群英会”参演剧目展演活动。此举也标志着这座2018年入选“中国二十世纪建筑遗产”的剧场在沉寂多年后,将以焕然新姿开门揖客。

20年光阴荏苒,北京人民剧场重张开业

国家京剧院院长王勇介绍了“2023年度全国小剧场京剧群英会”及“礼遇国粹”文创征集活动背景及项目开展情况。他说,“此刻我们身处的北京人民剧场始建于1953年,国家京剧院首任院长、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曾在此作开幕演出,无数京剧名家在此登台献艺,引领着京剧艺术推陈出新,不负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光荣使命,无愧于‘人民剧场’的光荣称号。”

2023年度全国小剧场京剧“群英会”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指导、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和国家京剧院联合主办,展演将于10月16日在北京人民剧场正式启幕,为期一个月。届时,国家京剧院《张协状元》、北京京剧院《吝啬鬼》、上海京剧院《草芥》、武汉京剧院有限责任公司《一丈青》、浙江京昆艺术中心《王者俄狄》、江苏省演艺集团京剧院《图兰朵·心》等15台剧目、13场演出将与广大观众见面。

20年光阴荏苒,北京人民剧场重张开业

20年光阴荏苒,北京人民剧场重张开业

王勇介绍说,焕新重张后,人民剧场将重点展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型剧院(团)的艺术成就,通过一院(国家京剧院)、一场(北京人民剧场)、一馆(京剧艺术展陈馆)、一街(护国寺街)的整体布局,形成一个京剧展示传播基地,带动一个文旅融合示范带(护国寺街人民剧场—梅兰芳纪念馆—什刹海地区),充分发挥央地合作优势,推进区域性文旅经济发展;剧场作为教育部认定的全国中小学研学实践基地,将在吸取以往开展活动的优秀成果基础上不断开拓展览展示、研学课程研发,成立“国家京剧院少儿京剧团”,结合京剧艺术考级,在中小学生群体中广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普及,滋养“文化秧苗”茁壮成长;剧场还将不断释放文化产业潜能,推进线上演播线下演出并举,制定相关经营计划,使其成为富含特色的专业演播基地。

20年光阴荏苒,北京人民剧场重张开业

提起北京护国寺街,可谓名人、名吃、名寺荟萃,而今人民剧场的重张开业不啻为这条历史悠久的街巷一大盛事。回首往昔,人民剧场于1955年5月4日﹣7日正式开幕,中国京剧院首任院长梅兰芳先生以他的代表剧目《穆柯寨》《奇双会》《贵妃醉酒》正式拉开了剧场的大幕。

国家京剧院制作和舞美中心主任李继勇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人民剧场曾伴随一代又一代人成长,承载着太多国家京剧院的历史记忆,也承载着新中国京剧艺术的辉煌历程,在京剧艺术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

20年光阴荏苒,北京人民剧场重张开业

20年光阴荏苒,北京人民剧场重张开业

20年光阴荏苒,北京人民剧场重张开业

“当年梅兰芳先生的府邸‘梅馆’距离剧场也就150米左右,他每天安步当车,溜溜达达就来上下班、唱戏。特别的,建国十周年时,梅先生一生排演的最后一部新戏《穆桂英挂帅》,也于1959年5月25日在此首演,是在这立得戏。另外,剧院的四大头牌‘李袁叶杜’(李少春、袁世海、叶盛兰和杜近芳)的很多名剧也都曾在此上演。”

李继勇介绍说由于年代久远,人民剧场的设计师已不可考,剧场北配楼至今仍旧保持着当年的状态。“当年剧场的建设遵循中国古典建筑的对称美学,剧场外左右两侧是砖墙水牌,中间的宣传栏也可以视作影背。而人民剧场看似是古典建筑大木作的样貌,细节上却不无当代审美的体现。举个简单的例子,歇山屋顶飞檐翘角上的五脊六兽,走近观瞧,其实是一只只振翅待飞的和平鸽,呼应了上世纪50年代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不仅意趣盎然,也体现了新中国欣欣向荣的气息。”

20年光阴荏苒,北京人民剧场重张开业

作为曾经的中国顶级戏曲演出殿堂、京城演出条件最好的剧场,北京人民剧场具有极为舒适的观看角度和声学效果,成为戏曲演出首选之地和人们欣赏京剧的主要现代剧场之一。剧场于2007年底列入北京市第一批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名录,并于2018年列为中国20世纪第三批建筑遗产。2019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该剧场为“北京市历史建筑”。

20年光阴荏苒,北京人民剧场重张开业

“2003年,剧场因技术改造升级等原因,暂停对外演出功能。”李继勇回忆说,剧场而后在2007年被确定为“戏曲影视拍摄演艺中心”,2017年被中宣部确定为“中国京剧像音像工程”北京基地(选取当代京剧名家及其代表性剧目,采取先在舞台取像、再在录音室录音、然后演员给自己音配像的方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反复加工提高,留下最完美的艺术记录。记者注。)2020年,国家京剧院建院65周年时,剧场二楼、三楼改成了现而今的历史展陈馆。

20年光阴荏苒,北京人民剧场重张开业

就澎湃新闻记者现场观摩,改建后的剧场舞台饰以传统吉祥纹样,宽18米、高7米、纵深达22米的舞台,能满足绝大多数戏曲、曲艺演出的需要。而可容纳550位观众的可收缩座椅组成的观众席,距离舞台前沿不过3米,足以想见观演时的震撼。剧场内设有大中小化妆间可同时满足近50位演员化妆,还有多功能会议室和多功能前厅和京剧艺术展陈馆,用以满足演出、拍摄录制、展览展陈、艺术培训、文创展示等需求。

20年光阴荏苒,北京人民剧场重张开业

20年光阴荏苒,北京人民剧场重张开业

步入二楼的展览馆,这里以“徽汉合流,粉墙黛瓦”的样态,主要用作剧目展览,陈列着《西厢记》《红灯记》等剧目的节目单。京剧名家杜近芳先生曾经使用过的双剑,由京剧院道具盔帽设计制作专家、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李鸿儒先生制作,也静静地躺在展柜中。展馆东侧“把光留住”的长廊尽头,则是选用剧场之前的窗户制成展柜,以深渊镜的形式展示“一桌二椅”的不同摆放形制。

20年光阴荏苒,北京人民剧场重张开业

三楼展馆则主要用作京剧服饰和道具的展示。展馆正中是由梨园行前辈们用过的戏箱堆放成的一件装置艺术展品,陈列着演员们曾经使用过的盔头、戏衣和戏鞋,以及舞台上的烛台、灯笼、扇子、手绢文房四宝等道具。李继勇特为介绍说人民剧场之前的正门也被原封不动地保存在此,“我们单做了一个门头立在这里。想当年,多少位老艺术家,多少位国家领导人都从这扇门下走过,历史的传承可谓尽在于此。”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