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肺科医院 建设国际一流的肺部疾病诊疗中心

2023-10-10 14:16:36 - 新民晚报新民网

上海市肺科医院 建设国际一流的肺部疾病诊疗中心

上海市肺科医院 建设国际一流的肺部疾病诊疗中心

位于杨浦区的叶家花园,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多年来,叶家花园始终保持神秘,她就深藏于上海市肺科医院内。

上世纪30年代,结核病还很难医治,上海缺少一所专门的结核病医院,浙江巨富叶澄衷之子叶子衡便将其私人花园捐献出来作为院址。1933年,澄衷医院(澄衷疗养院)正式建立,专门收治结核病患者,这就是上海市肺科医院的前身。

建院90年来,医院秉持“精医重道、务实创新”的精神,实现了从单一病种的诊治转型发展到全面覆盖呼吸系统疾病的大跨越,连年跻身复旦医院管理研究所全国医院排行榜与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行榜双百强,并朝着建设国际一流肺部疾病临床诊疗中心、肺癌新药和手术器械创新研发中心、肺部疾病临床培训教育中心的宏伟目标大步前进。

对标国际一流

推进高峰学科布局

在国家实施“健康中国”发展战略,上海积极打造健康医疗高地的背景下,上海市肺科医院紧扣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主线,不断强化专科医院特色,巩固和发展优势学科,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中国方案”,打造出了呼吸系统疾病的“肺科模式”。

如今,医院已成为一家以肺部疾病临床诊治、科研教育、临床研究与医院管理全面发展的大学附属研究型三甲专科医院,拥有职业病科、胸外科、呼吸科、肿瘤科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3个上海市临床重点专科(胸外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结核科)、2个上海市公共卫生重点学科(传染病学、职业病学)、1个上海市重点学科(胸外科)、2个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重点学科(呼吸病学、结核病学)、1个上海市感染性疾病(结核病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省域重点疾病诊疗能力建设项目(肺部非感染性疾病)、1个上海市协同创新集群项目(恶性肿瘤免疫治疗研究)、1个上海肺移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上海市“重中之重”研究中心B类项目(上海市呼吸病学研究中心)、上海市卫生健康系统重点扶持学科(麻醉科)。

2005年,成为同济大学附属医院后,肺科医院还成立了肺癌、肺部疑难疾病、结核病、职业病临床研究中心,相关学科组团突破。院长艾开兴介绍,医院整合同济大学的优质医学资源,围绕既有优势学科,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建立了国际领先的肺癌创新集群和肺癌全周期的综合管理模式。其整合肿瘤科、胸外科、中西医结合科、放疗科的优势资源,整合影像、病理、基因和免疫靶点检测等精准诊断手段以及涵盖手术、化放疗、靶向和免疫治疗、介入治疗和中西医结合、康复、心理等治疗措施的全周期多学科综合诊治新模式,打破了不同学科之间的壁垒,增强了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成为极具肺科医院特色的肺癌全周期综合管理服务模式。

肿瘤科建立了一套全面精准快速的肺癌精准化诊疗体系,被国际同行称为肺癌诊疗“中国速度”。呼吸科接收来自全国各地的呼吸系统疑难危重患者,很多其他医院认为的“疑难、罕见”病例,在这里逐渐成为“常见病例”。胸外科在创新方案和技术不断突破,微创手术量、疑难手术例数、创新手术术式等都位列全国前列。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国内最早开展肺移植的单位之一,肺科医院自2003年成功开展第一例肺移植手术以来,先后开创亚洲首例再次肺移植、国内首例活体肺叶移植等多个国内、国际第一。截至今年9月,已经完成了超300例肺移植手术,移植成功率达发达国家水平。

2023年,在迎接建院90周年之际,肺科医院新大楼正式投入使用,医院肺部疾病诊疗高峰建设迎来了新起点。上海市肺科医院的学科融合进一步腾飞,助推医院进一步全面加强临床研究,积极推进成果转化,深化完善医疗质量管理,认真落实国家和本市重要战略部署,促使医院建成与上海城市地位相适应,具有国内一流学科实力、创新能力和较高国际影响力的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研究、教学中心,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精准医疗服务。

坚持人才强院

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人才建设”与“临床科研”犹如强院发展之两翼,对于医院来说,聚贤纳才是实现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如何厚植人才成长和发展的“肥沃土壤”,让各层次的人才都能在此扎根发展?医院党委书记陈昶介绍,肺科医院围绕“初步建成具有国内引领地位和较高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疗、创新研发和人才培育中心”的“十四五”发展目标,立足肺部疾病临床诊疗中心、临床研究中心、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与布局,以临床与科研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卫生人才引进政策,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扩充人才“蓄水池”,打造多层次“金字塔”人才梯队建设模型。

医院坚持“内育”与“外引”相结合,自主培养,创新多层次人才培养机制;构建员工职业发展跟踪培养体系,完善人才选拔、引进、研修、资助等政策措施,构建整体人才梯队培养和个人职业发展体系。在院内,多层次金字塔型人才培养机制已形成:扎实做好“雏鹰”青年人才、“梦想导师”和新人培育、学科骨干培养和创新研究群体等各层次人才培育计划,加强院内人才计划与院外人才计划的有效对接;以国家级人才计划项目为抓手,聚焦领军人才、优青、杰青、百千万、长江学者等重点项目,培养青年骨干;同时不断培育重点学科带头人、核心骨干人才、基础研究支撑团队和创新研究集群,精准推进两院院士等尖峰人才的培育,给予持续的学科发展支持。

在肺科医院,胸外科姜格宁教授团队、胸外科陈昶教授团队、肿瘤科周彩存教授团队、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徐金富教授团队、结核病重点实验室戈宝学教授团队、结核科沙巍教授团队等都在行业内实现引领和革新,成为国内相关专业领域的绝对权威。与此同时,医院涌现出大量的新兴亚专科团队,如肺循环团队、血管介入团队、麻醉学团队、核医学团队、超声影像团队、肺功能团队、检验医学团队等。这些团队在全国各专业中均体现出一定的显示度,并具有良好的发展态势。集胸外科、肿瘤科、放疗科和中西医结合科于一体的肺部肿瘤学科是医院优势学科,提升了对肺部肿瘤患者全周期服务能力。临床诊疗、转化研究、基础科研为一体的肺癌临床及研究团队,已建成人才梯队合理、学术氛围浓厚、国内具有极高影响力的肺癌研究团队,在肺癌早期诊断、手术治疗及晚期肺癌的精准领域成绩斐然。

而在人才“外引”上,依托大学和医院国际合作平台,聚焦肺癌和感染性疾病等领域的精准诊疗和转化研究等方面,面向海内外,搭建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育平台,推进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拓宽人才流动发展平台。

主动服务患者

打造优质服务品牌

以创全为抓手,医院形成了党建引领,行政推进,部门联动,全体创建的良好工作格局。医院党委书记陈昶和副书记徐金富介绍,医院遵循“医技护服务患者、管理后勤服务临床”的双中心主线,聚焦患者“急、难、愁、盼”的就医问题,“4+X+Y”的“创全”专项服务在全体肺科人的共同努力下诞生,以“X”管理促服务效率,以”Y”扩大服务品牌效能,精神文明建设始终贯穿于医院工作的方方面面。

对肺部肿瘤而言,放疗是不能手术早期患者、局部晚期患者的根治治疗手段,也是晚期患者姑息减症治疗的重要手段。医院在全市首创“一站式”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让肿瘤患者在一天内完成放疗定位、靶区勾画、计划制定、复位、计划验证、正式开始放疗等流程,实现了恶性肿瘤的“一站式”精准、高效的放射治疗。这项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精准放疗技术,缩短整个放疗流程,同时保持高精准性治疗,极大地提高了放疗工作的效率,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

快速高效的检查诊断,是患者得以及时治疗的“法宝”。2022年起,在肺科医院创全领导小组牵头下,创全办组织医务处、放射科和门办等多个部门经过多次调研与协商,对检查流程进行再造,缩短检查预约时间,保证门诊患者在就诊当天就能完成CT检查检验。为保证患者的CT当日完成,CT等检查由原来的日工作量1350人次增长到2100多人次;医生技师的排班由原来周六、周日两个班增加到八个班。以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为第一任务,医院多个部门共同出谋划策,动态监测预约情况、每台CT机器各时间段的检查类型、每日可完成量等指标,根据大数据分析,不断优化预约方案,精准评估,最大化地满足全院患者的CT检查需求。

近年来,为加快推进国际老年友好城市和健康上海建设,上海市肺科医院传承历史温度,持续优化就医流程,注重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多措并举帮助老年人跨越智能化时代“数字鸿沟”,切实做到老年人“不会操作有人教、没有手机有人帮、行动不便有人助、就医不畅有人管”,努力提升老年患者的就医体验。

2021年,医院成功创建“上海市首批老年友善医疗机构”;2022年,老年友善工作纳入医院第二批创全项目,集全院之力打造敬老爱老服务平台,形成“友善文化长效化、友善管理规范化、友善服务优质化和友善环境人性化”的长效机制。得益于医院助老文化的传承,上海市肺科医院今年成功入选上海市老年友善医疗机构优秀服务品牌。

2023年是上海市肺科医院建院90周年,也是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试点工作、争创全国文明单位的奋进之年。医院始终秉持“精医重道,务实创新”的办院宗旨,再次肩负起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建设健康中国的使命。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