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书院角度看清代科举

2024-10-10 02:55:44 - 贵阳日报官方微博

从书院角度看清代科举

《博览群书》2024年9月号,月刊

中国历史上的诸多制度中,对文人士大夫阶层的生活方式、思想面貌以及感情状态影响最为深远的,非科举制度莫属。科举制度起源于隋唐,唐太宗看到熙熙攘攘的读书士子涌入科举考场时,不禁感叹:“天下英雄尽入我彀中矣。”对科举的了解,我们往往是从一首诗、一句谚语中了解的。唐代诗人赵嘏“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一句,感慨的是科举制笼络天下士子为之奋斗一生的现象;“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谚语,表达的是明经易考,进士难得。两者都表达了同一个意思:科举内卷很严重。所谓内卷,简言之,就是过度的竞争造成了无谓的消耗。事实上,科举发展到清代,更是卷之又卷。清人是如何应对内卷的呢?最新一期《博览群书》刊文给出了解答。

文章是从书院的视角来观察清代科举的。纵观中国书院发展史,“书院”之名最早诞生在唐朝,但彼时的书院只是官方的修书机构,与后来以聚徒讲学为主的书院略有差异。到两宋、明代,书院与官学并立,成为重要的文化与教育组织;至明代中后期,官学逐渐失去了其在国家教育中的价值,书院承载“匡冀学校之不逮”的使命悄然复兴,各地开始兴办地方书院,成为广大士子科举之途的新出路;清朝前期逐渐认识到“书院之制,所以导进人材,光学校所不及”,雍正下令在各省广设书院,各地官员闻风而起,视兴办书院为“人才之薮,教化之源”。到乾隆年间,新建及修复书院达1298所,总数居历朝之首。

换言之,书院是清代教育的主体,清朝书院学子的内卷几乎是一种常态:一为生存焦虑,二为发展焦虑。文章写道,在内卷化最为严重的清代,书院做了不少努力,旨在缓解学子的生存焦虑和发展焦虑。

首先是实施膏火助学制度,为寒士提供生存保障。清代以前,书院为士子提供经济补助并非普遍现象。清代乾隆朝及以后,则制定了与成绩绑定的膏火奖赏制度,在相当程度上减轻了士子的经济压力,即便考取不了功名,考书院也不失为一条生路。

其次,清代书院制定“成圣贤”“做好人”的读书目标,缓解了士子的发展焦虑。清代的书院师长普遍认为,醉心“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功利性读书、短视读书,是造成读书人发展焦虑的主要原因,其结果必然会导致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以致内卷化愈演愈烈。于是,许多书院设置了“成圣贤”的育人目标。当然,“成圣贤”的目标过于高远,书院还会设置一个相对平易的目标:做好人。这一目标更接地气、更能缓解焦虑。两个目标的设定,不仅关乎教育的初心,也关乎现实的困境。

(《从书院角度看清代科举》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