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理财总裁苑志宏:对银行理财业务的再认识

2023-01-10 20:00:31 - 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

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2年会于近日在京举行。本次年会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为主题,广泛邀请政府与监管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及业界领袖展开高水平的思想交流,分享真知灼见,展望前沿趋势,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并做好开局之年经济金融相关工作建言献策。华夏理财总裁苑志宏出席年会并在“全面净值化:银行理财的发展对策与能力提升”高峰论坛上发言。

苑志宏围绕“对银行理财业务的再认识”主题,重点就四个方面展开:一是短期内银行理财业务发展面临巨大压力。二是长期银行理财业务发展面临重重挑战。三是打造差异化核心能力是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破题之钥。四是大力发展银行理财业务是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苑志宏认为,全面净值化转型后,商业银行应尽快转变对理财业务的功能定位,适当降低对理财业务规模和创利的要求,重点着眼于提升客户综合服务能力、估值水平和品牌影响力等方面。

一、短期内银行理财业务发展面临巨大压力

2022年是资管新规正式实施的第一年,银行理财产品实现全面净值化转型,估值方法全部采用市价估值,产品净值波动幅度加大。年内银行理财遭遇了两轮明显的市场冲击,第一轮是3~4月间,A股市场单边大幅回调,上证综指跌12%,深证成指跌18%,创业板指跌20%。受此影响,银行理财收益和净值明显回撤,截至4月末,年初以来收益率在0及以下的银行理财产品占比近16%,净值在1及以下的银行理财产品占比近15%。第二轮是11月中旬至今,债券市场单边大幅调整,1年期AAA城投债收益率上行80个bp,1年期AA+城投债收益率上行100个bp,1年期AA城投债收益率上行120个bp。

银行理财是信用债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持有信用债余额15.3万亿元,占同期信用债市场总规模的35%和同期银行理财总资产规模的48%,受市场影响,银行理财收益和净值显著回撤,截至12月16日,期间收益率在0及以下的银行理财产品占比近60%,净值在1及以下的银行理财产品占比近1/3。截至目前,此轮信用债市场下跌引发的银行理财行业危机尚未结束,目前市场已经形成明显的负反馈效应:债市下跌—产品净值回撤—客户赎回—产品被迫卖债—债市加速下跌—产品净值进一步回撤—客户继续赎回,如不及时阻断这一链条,极端情况有可能引发银行理财产品出现系统性兑付风险。更严重的是银行理财产品原有的本金安全、收益稳定的市场形象已被颠覆,投资者对银行理财产品的信心受到很大损伤。

二、长期看银行理财业务发展面临重重挑战

全面净值化转型后,银行理财业务的底层逻辑发生根本性变化。2018年资管新规颁布之前,支撑银行理财规模快速增长的基础是资金池运作模式下银行理财产品本金和收益刚性兑付;2018年资管新规颁布实施到2021年底过渡期结束期间,支撑银行理财规模维持平稳的基础是摊余成本法的广泛使用以及老产品向净值型产品转型过程中债券浮盈的持续释放,银行理财产品保持相对较高且稳定的收益水平;2022年之后,上述制度优势和阶段性红利已全部消失,银行理财运作模式和产品特征与公募基金基本一致,原有的银行理财投资者将根据自身风险收益偏好在存款、理财和公募基金之间重新选择,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将转向存款,风险偏好较高的投资者将转向公募基金。

目前看,银行理财与公募基金相比,在税收政策和销售渠道等方面存在明显劣势。从增长趋势观察,近年来公募基金规模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从资管新规出台前的2017年末~2022年6月末,公募基金规模增长超过1.3倍,期间年均复合增速超过20%,而银行理财规模却略有下滑。照此趋势推测,公募基金将在未来1~2年内超越银行理财,成为全市场规模最大的资管产品。

未来一段时期,银行理财规模快速增长的局面很难再现,甚至有可能出现阶段性下降,直至银行理财在大资管版图内重新找到明确定位,并在某个方面建立起相对竞争优势。

三、打造差异化核心能力是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破题之钥

对银行理财子公司而言,当务之急是打造差异化核心能力,应重点聚焦三个方面:一是提升产品力,完善“产品标签”,清晰界定产品风险收益特征,提高产品与客户需求、市场点位的适配性,增加低波产品供应。二是提升投资力,扩大投资边界,丰富投资策略,提高大类资产组合管理能力,提升产品管理精细化水平。三是提升服务力,加大对销售渠道的营销支持力度,充分运用网站、公众号、视频直播、线下客户沙龙等方式,为客户提供产品全生命周期的陪伴服务。

华夏理财致力于以绝对收益为目标,打造优质理财工厂,不断完善以规模化生产、体系化运作、精细化管理、ESG融合、金融科技赋能为特征的“理财工厂”运作模式,健全体系化运作机制,将投资运作和产品管理的全流程按照工序和环节拆解为不同的业务模块,模块之间职责清晰、分工明确,形成投研引领、信评保障、策略生产、资产创设、产品组装、统一质控等核心工序,并进行交互、协作和组合,最终形成标准化的产品输出。应该说,“理财工厂”运作模式能够较好地将商业银行的体系化运作经验和资本市场的专业化运作特征相结合,充分发挥银行理财的特色优势,实现银行理财的高质量发展。 

四、大力发展银行理财业务是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的方向

长期以来,银行开展理财业务主要基于自身资产负债和利润的扩张需求:在资产端,通过非标债权、明股实债等方式突破表内信贷额度限制或合规要求,加大类信贷融资规模;在收入端,通过资金池运作模式,可以赚取较高的利差收益。但随着资管新规的颁布实施,理财业务的上述功能大幅削弱,一是期限匹配要求导致非标资产规模快速下降;二是理财业务回归资管本源,业务收入从原来的利差收益变为管理费收入,收益水平大幅降低。

全面净值化转型后,商业银行应尽快转变对理财业务的功能定位,适当降低对理财业务规模和创利的要求,重点着眼于提升客户综合服务能力、估值水平和品牌影响力等方面:一是通过理财产品创设发行满足客户财富管理需求,通过债券、非标、股权投资等手段满足客户多元化融资需求;二是理财业务属于轻资本业务,相较于传统信贷业务,资本市场给予的估值水平较高,通过开展理财业务可以有效提升银行自身在资本市场的估值水平;三是理财业务具有专业性、普惠性等特征,市场关注度高,理财业务做得好可以有效提升银行品牌影响力。

从国内外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实践来看,有以下几个明显的趋势特征值得思考借鉴:

一是资产管理业务是商业银行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资产管理业务规模较传统商业银行业务规模更为巨大。2021年末,全球最大资管机构——贝莱德资管资产管理规模超过10万亿美元,其资产管理规模体量远超商业银行传统业务规模。全球老牌商业银行摩根大通和瑞士银行的资产管理业务规模均超越其传统银行业务规模。

二是商业银行发展资产管理业务具有较强竞争优势。根据韦莱韬悦发布的2020年全球资管500强榜单,排名前10的资管机构中,银行系资管机构占据半壁江山,包括瑞银集团、道富全球、摩根大通资管、纽约梅隆银行、法国农业信贷银行等5家银行系资管机构。商业银行强大的客群基础为资产管理业务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摩根大通资管和瑞士银行资管均将私行客户财富管理业务作为发展重点,其中瑞士银行资管有超过1/3规模来自于私行客户财富管理业务。

三是商业银行发展资产管理业务可以获得更高的资本市场估值水平。理财业务的资本金占用较低,对全行综合化经营带动作用强,有助于提高全行非息收入,是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方向,受到资本市场青睐。例如理财业务规模占比较高的招商银行,实现了理财业务与私人银行业务的融合发展,资本市场给予招商银行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倍的市净率估值。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