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遇到美食家,AI创作艺术绘画作品
转自:上观新闻
人工智能越来越融入人们的生活,对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其中绘画艺术创作就是其中之一。当食物与美食家相遇时,利用AI技术会创作出怎样的艺术绘画作品呢?2月8日下午,一场小型人工智能艺术展——尖叫美食家在上海锦沧文华三楼正式拉开帷幕,8幅AI艺术作品以夸张的人物表情与明快的色彩交织,给予人们强烈的视觉冲击。
美食家与草莓和蓝莓,美食家与鸡蛋,美食家与汉堡,美食家与蔬菜……绚丽的色彩、夸张的表情、诱人的食物,这些用人工智能创作的AI艺术作品,给不少观众带来了别样的感受。“我感觉这个作品非常有冲击力。刚开始看到的时候,我觉得像按照真人的面部去勾画AI的作品。”“在一幅油画上面你不可能去像AI那样随机去创作一些东西。我觉得AI给了人们一种创作的一种新的概念,这次看老师的这几幅画,觉得蛮有意思的。食物日常中都会接触,看这些画作你不知道食物是人的一部分,还是人是食物的一部分。”
AI艺术变革者徐佩麟一直从事建筑及室内设计项目,从香港到上海发展已经有12年了。近年来徐佩麟结合自身专业,对AI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尝试通过人工智能软件,以人机对话的形式创作AI艺术作品,这次是徐佩麟首次在中国举办人工智能艺术展。据介绍,创作一幅AI作品大约需要三个月的时间。徐佩麟告诉记者,AI创作就是把自己的技术背景告诉AI,AI会给自己一些选项。然后自己选一些比较适合自己现在创作作品的方向,之后从这个方向自己再与AI去深化。
本次展览的一大亮点是将艺术与食物相结合。食物一直是艺术家创作灵感的一个重要来源,超现实主义艺术家经常利用食物来探索事物。他们对食物如何唤起人们的不同情绪非常着迷,并利用它来探索人类行为的更深层次的根源。就像萨尔瓦多-达利的“记忆的持久性”中的融化的冰淇淋甜筒,勒内-马格利特的“拿烟斗的人”中的汤中的虫子等等。他们利用食物来探索奇怪的、怪异的和令人惊异的东西。徐佩麟表示,有很多人错误地理解人工智能很容易,“你叫AI做什么,它就干什么。但是如果你真的知道的话,它其实比传统的艺术的门槛更加高。”“因为除了你要有传统的技术之外,还要有创新的、科技的技术,才可以用得到人工智能的工具来帮你创作,这个时间不比传统创作的时间短。”
AI艺术的优势就在能赋予作品无限的想象空间,完全可以根据艺术家或创作者创作时的心理需要,在大胆实践中不断将色彩及创意应用方式予以调整,由此让作品更加具有丰富性和多样化。主办方希望通过此次AI艺术与变革的展示,探索未来以AI智能技术为依托进行的各种形式的艺术创作,丰富艺术形式的边界,利用AI其独特而带有前瞻性的艺术方式来赋予艺术作品更多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