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十年省域改革发展成效指标评价研究
转自:国家治理》周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回顾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深刻指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过去五年和新时代以来的十年,在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总结新时代十年来的改革发展成效,不仅有助于凝心聚力,在整体范围内树立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焕发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而且能够通过分析历史演变机理探求时代规律、提供前瞻性视野,增强改革发展的系统性、创造性和指导性,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行稳致远。省域是国家发展和治理中的关键层级,既要准确落实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又要因地制宜开展创造性实践和开拓性建设。新时代以来的十年,各省根据自身发展状况,开展了许多变革性的实践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短板和不足,有必要对此进行总结评价。为此,人民智库构建了新时代十年省域改革发展成效指标体系,并将在对不同省域改革发展成效进行系统、客观地评价过程中,持续推出阶段性的测评成果。
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具有里程碑意义
党中央关于改革发展的理念创新和重要部署是改革发展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前提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理念,引导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其中,坚持新发展理念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指导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8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中强调:“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从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转向追求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全领域的高质量发展,这不仅仅是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基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时代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
新时代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扩大对外开放推出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形成了一系列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实践成果。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十年来的伟大变革,既是一场思想理论创新的深刻变革,也是一场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以及组织机构的深刻变革,更是一场人民广泛参与的深刻变革。
地方坚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方针政策是改革发展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保障
新时代十年之所以取得伟大成就,根本在于坚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在于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贯彻落实党的理论方针政策,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立足自身实际,把远大目标、思想伟力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紧密结合起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谋划和推动本地区本部门工作,要有计划、有部署,在把握总目标、总方向、总要求的前提下,创造性、创新性地开展地方实践,制定明确的时间表、施工图,扎扎实实向前推进,做到既为一域增光、又为全局添彩。
十年来,各省市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不断探索转型创新发展的道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立足自身区位优势统筹区域布局,打造区域新的增长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推动经济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使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人民群众。因此,有必要从省级层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视角来研究新时代十年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实践路径。
全面评价、总结新时代十年省域改革发展成就,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积累宝贵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在推动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各省市应积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实现更加科学高效发展提供重要依托。当前,对于省域改革发展成效的探讨仍是以各自归纳总结为主,实证分析较少。且由于测评时间跨度大、测评对象差异性明显,省域范围内的改革发展成效测评缺乏集中统一量化指标。鉴于此,本研究通过建构新时代十年省域改革发展成效评价指标体系,以期能够更加客观、系统地评价各省十年改革发展的具体成效。
构建新时代十年省域改革发展成效体系主要基于三方面的诉求。一是立足新发展阶段,客观评价各省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状况。二是对省域经济社会发展质量进行全面扫描,了解省域发展的强项和弱项,为其在新征程上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提供数据参考。三是通过对各省改革发展成效的评价和总结,归纳总结共通点,提炼出以改革促发展的一般性经验和典型模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经验启示和实践借鉴。
省域改革发展成效的内涵与评价维度
省域改革发展成效的内涵
改革发展成效评价是一种事后的绩效评价,其内涵需要结合改革和发展两个概念,以及新时代新目标进行掌握。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通过深化改革,打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藩篱,把国家发展中旧的不合理的部分改成新的、能适应客观情况的。发展理念的核心元素是现代化理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将坚持改革与发展并重,以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改革的深度,关系到发展的质量;发展的进度,锚定着改革的刻度。
如今,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应实事求是进行改革调整,以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办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既要以新发展理念指导引领全面深化改革,又要通过深化改革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提供体制机制保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在要把着力点放到围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系统集成、精准施策上来”;“要在已有改革基础上,立足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增强创新能力、推动平衡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开放水平、促进共享发展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继续把改革推向深入,更加精准地出台改革方案,更加全面地完善制度体系”。这为评价改革发展成效提供了理论遵循。
省级治理既是中央治理的继续和延伸,又应当是其在特殊地域和环境条件下的创造性展开,承担着多位一体、承上启下的复杂使命。对省一级改革发展成效的评价,应科学理解和把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把普遍真理寓于特殊的具体环境。本研究将新时代十年省域改革发展成效界定为十八大以来,各省在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改革决策部署和新发展理念的基础上,统筹推进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的进展和成果。
省域改革发展成效的评价维度
具体来说,省域改革发展的成效大致可分为省域治理现代化、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生活品质提高三个维度。
新时代背景下推进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省域治理效能,是省委省政府坚决落实中央关于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十年来各省在体制创新、机制完善、制度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果成效,反映了各省对中央重大决策和部署的贯彻落实能力和立足省域的创新实践能力,也为新征程上持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增进民生福祉提供了重要前提和制度保证。
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反映了省级层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方面取得的成效。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迫切需要向改革要动力,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通过巩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进一步校准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以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引领带动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整体跃升。因此,对改革发展成效的评价也应当集中于变革质量、变革效率和变革动力。不应再以GDP的增量作为评价省域经济社会发展成效的主要标准,而是立足省域经济社会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角度,评价各省统筹发展和安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人民福祉增进是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评价省域改革发展成效时应着重体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对省域改革发展成效的评价,也应该切实体现是否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否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应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兼顾客观生活品质和主观生活感受的提升。增进人民福祉,最终反映的是省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能力。
新时代十年省域改革发展成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在深刻理解新时代改革发展的内涵、目标和主要维度,以及省域层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和推动深化改革的具体要求的基础上,本研究明确并遵循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通过合适的测评方法构建新时代十年省域改革发展成效评价指标体系,力求科学、系统、客观的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科学性原则。准则层和一级指标的建构要建立在对新时代改革发展内涵和目标的深刻理解和精准把握上,确保测评结果能够客观反映各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成果成效。选取的具体指标要有典型代表性,坚持问题导向,科学、真实、准确地反映改革发展具体成效;同时各具体指标应该分别反映改革发展成效的不同方面,不能重叠重复。
系统性原则。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推进改革发展、调整利益关系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测评指标的选取应坚持系统观念,一体认识、一体落实、一体评估,不仅需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方面体现,也要在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都有所体现。同时各指标间要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使指标体系成为具有层次性和逻辑性的严密整体。
时代性原则。对改革发展成效的测评应基于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立足社会主要矛盾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侧重对地区贯彻新发展理念、处理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取得成效的测评,注重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福祉增进方面取得的成效。同时本研究在基础指标选取方面,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和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作为理论依托,具备一定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可行性原则。为方便后续的测算分析,在构建指标体系时充分考虑具体指标的可量化性与可得性,选取能够从各类统计年鉴、政府统计公报等现有统计资料或较为完善的第三方测评中获取的具体指标。同时考虑指标的横向和纵向可比性,即在不同省份之间横向可比,在不同时间点上纵向可比,使测算结果具有排序比较的意义。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本次测评从政府层面、经济层面、社会民众层面切入,将省域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福祉增进三方面作为准则层。这三方面紧密相关,省域治理效能的提升从制度层面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又是人民群众福祉增进的重要前提,而人民群众福祉增进则为深化制度改革和高质量发展锚定了方向。此外,考虑到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之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意义,本研究增加了关于防范化解各领域重大风险的相关基础指标。具体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治理效能提升相关指标。省域治理效能提升既是改革发展成效的内容,也是不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这一维度的指标体系由党建引领能力、民主政治建设、法治政府建设、政务服务质量、基层社会治理5个一级指标构成。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需要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这一方面,本研究从党的政治、思想、制度、组织、执政能力和作风建设六个维度出发,选取了8个基础指标,用以评价省域层面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的情况。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对省域民主政治建设的评价,本研究从民主保障、协商民主、基层民主三方面选取了人民代表选举规范、每万人拥有的社会组织数等5个基础指标。在法治政府建设评价方面,本研究选取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报备率、公众行政执法满意度等5个基础指标。在政府提升政务服务质量方面选取了7个基础指标,用以体现政务服务在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等方面的成就。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人民群众感知公共服务效能和温度的“神经末梢”;在对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评价方面,本研究选取了7个基础指标,重点从社会矛盾化解、社区公共服务和社会治安三方面进行评价。
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指标。高质量发展是指经济数量增长到一定阶段之后,经济发展新动能转换、效率提升和结构优化的状态;这一维度由经济稳定发展、创新驱动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绿色低碳发展四方面构成。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我国经济运行新特点,我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及时作出“六稳”部署,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宏观调控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进一步提高。在经济稳定发展方面,本研究按照谋增量、强韧性、稳住经济基本盘的原则,构建9个基础指标进行测度。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新发展理念的引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构建了科技创新能力、创新创业活力、数字经济三个维度下的6个基础指标。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要把构建新发展格局同实施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衔接起来”的重要论述,从乡村振兴、协调城乡发展水平和测度地区共享水平三方面构建6个基础指标。绿色低碳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型的复杂工程和长期任务。在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本研究以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水平、节能低碳理念、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四方面为主要维度构建7个基础指标。
人民福祉增进相关指标。改革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需要多维度、全方位地反映与人民群众生活相关联各方面情况;因此,本研究选取了物质生活、公共服务、人居环境、精神文化生活四个一级指标,用以全面测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的情况。物质生活的富足和公共服务的全面覆盖是提升广大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重要保障。在物质生活方面,本研究从收入情况和消费结构入手,选取了居民家庭收入满意度、十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比率、十年恩格尔系数下降量等具体指标;在居民社会保障、就业水平和医疗、教育等公共事务方面,本研究选取了城乡基本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覆盖率、万名学生拥有教师数、人均卫生机构床位数等8个具体指标。居住环境的改善和精神文化生活的富足也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居环境方面,本研究选取了能够反映生态环境改善的空气质量优良率、污水处理率等指标,能够反映公共设施完善的公路网密度等指标,以及能够反映居民居住条件的人均住房面积等指标;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本研究既注重文化硬设施的构建,也注重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通过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数、每十万人拥有博物馆数、人均每周文化活动时间等指标测评公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
结语
本研究经过多方面的深入分析,从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福祉增进三个层面构建了一套面向省域的新时代十年改革发展成效的指标体系,以期能对新时代十年省域改革发展的成果成效进行客观、系统地测评,为各省研判自身发展状况,在新征程上砥砺奋进提供数据支撑。同时需要说明的是,该指标体系主要是基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论述和与改革发展相关的理论文献设计的,在实际应用中仍需要参考地方发展实际进行不断完善。
【执笔:人民智库研究员刘哲、刘苏毅】
责编:李懿/美编:王嘉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