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筛阳性人员、待复核……究竟是什么意思?

2021-12-10 06:08:25 - 媒体滚动

    孙美星 王颖

    镇海区疫情发生以来,每一次有关新冠肺炎疫情的信息发布都备受关注。最近几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出现了无症状感染者、初筛阳性人员、待复核等专业名词,不少市民想知道这些名词到底是什么意思。针对这些问题,记者请教了宁波市疾控中心的专家。

    初筛阳性是怎么回事?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是确定新冠病毒感染情况的“金标准”,利用大规模核酸筛查,还可以最大限度地找出尚在潜伏期的无症状感染者。

    那么核酸检测初筛阳性是什么意思?疾控专家介绍,新冠核酸检测必须经过两个流程:首先是检测机构的第一次检测(筛查),如果是阳性结果,那么该人员就成为初筛阳性人员。

    经属地疾控和上级疾控中心进行复采复检,复核也是阳性结果,根据是否有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初筛阳性人员会被判定为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

    由于专家进行症状判断及上报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就会出现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和初筛阳性人员同时存在的情况。

    “待复核”是怎么回事?

    不少市民对“待复核”这个名词不是很理解。据市疾控中心专家介绍,由于新冠核酸检测的灵敏度非常高,因此就存在一定比例的假阳性情况(干扰或污染)。

    所以,无论是真阳性还是假阳性,按照检测规范,所有初筛阳性样本都需要由更高资质的机构进行复核检测,确保每一个结果都准确无误。

    目前,我市一旦混检出现初筛阳性结果后,检测机构会将信息按照预案流程逐步上报,同时对混检中被检人员实施双采双检,分别送至属地区县(市)疾控中心和宁波市疾控中心进行复核确认。这期间,初筛阳性人员就属于“待复核”状态。

    什么是无症状感染者?

    对于无症状感染者这个名词,大家都不陌生。市疾控中心专家介绍,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是指新冠病毒病原学检测呈阳性,无相关临床表现,如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和体征,且CT影像学无新冠肺炎影像学特征者。通俗点说,就是指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但无相关临床症状表现。

    如果在观察期间,无症状感染者慢慢出现症状了,那就是无症状感染者转变为确诊病例。

    有市民关心无症状感染者有传染性吗,需要进行治疗吗?

    专家介绍,无症状感染者也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无症状感染者应当在定点医疗机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这样做一方面是防止其作为传染源导致病毒在人群中传播,另一方面是可以动态观察看他是否出现临床症状,从无症状感染状态最终转为确诊病例。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