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湿地公约》科技委员会前主席雷光春: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湿地保护为何如此重要?

2023-12-10 09:51:14 -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环境网

根据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报告,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共有湿地面积628万公顷,占全国湿地面积的11.7%,主要涉及我国西北部的新疆、内蒙古、甘肃和宁夏四省区。一些众所周知的湿地都位于这一区域,包括呼伦湖、达里诺尔湖、乌梁素海、博思腾湖、居延海、尕海、红碱淖、乌拉盖沼泽、图牧吉沼泽、巴音布鲁克沼泽、查干诺尔沼泽、阿尔泰山高山泥炭沼泽、额尔齐斯河河谷沼泽,以及黄河中游湿地、黑河湿地、塔里木河湿地、伊犁河湿地等河流湿地。这些湿地对维护我国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该区域的湿地是全球迁徙候鸟的关键栖息地。在全球九大候鸟迁徙路线中,有4条途经我国,即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西太平洋迁徙路线、中亚迁徙路线和西亚—东非迁徙路线。除西太平洋迁徙路线外,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湿地为3条候鸟迁徙路线上156种水鸟提供了关键的候鸟繁殖地、停歇地和越冬地。其中,呼伦湖与蒙古东部达乌尔自然保护区及俄罗斯联邦达乌尔斯克自然保护区构成了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最重要的候鸟栖息地之一;内蒙古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球濒危物种大鸨的关键繁殖地,被誉为“中国大鸨之乡”;内蒙古乌梁素海、新疆巴音布鲁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著名的疣鼻天鹅、大天鹅的关键繁殖地;红碱淖及鄂尔多斯周边小型湖泊是世界濒危物种、“湿地精灵”遗鸥最大的繁殖地;甘肃尕海还是黑颈鹤繁殖地,黑河流域是我国最大的黑鹳繁殖地等。此外,迁徙路线上数量众多的雁鸭类、鸻鹬类候鸟高度依赖这一区域的湿地作为迁徙停歇地,在这儿补充迁徙能量。

其次,塔里木河、黑河、黄河与星罗棋布的湖泊、沼泽,确保了荒漠绿洲的稳定,并在近年来各项生态系统工作和综合治理措施下,荒漠绿洲范围不断扩大,有效控制了荒漠化,防风固沙效果显著,维护了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天山山脉和昆仑山源源不断的融雪水源为巴音布鲁克沼泽和塔里木河两岸胡杨林的生长提供了基本条件,有效阻止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扩展;发源于祁连山的黑河不断为居延海补充水源,有效控制了巴丹吉林沙漠的合围,减轻了我国华北地区沙尘暴天气发生的频率。此外,阿尔泰山泥炭湿地是我国除若尔盖湿地之外最重要的泥炭地,是陆地生态系统极为重要的碳库。该区域的湿地具有比其他区域更为高效的净化水质、储藏水资源的能力,是区域饮水安全、调节小气候等的重要保障。

因此,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湿地对于维护我国生态安全、国土安全、粮食安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的干扰,及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生产活动、人口数量的增加,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以及人为活动的影响,该区域超过60%的湿地退化,湿地生态极为脆弱,加强这一区域的湿地保护修复迫在眉睫。

一是严格执行湿地保护法,禁止任何形式的湿地围垦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明确了湿地保护方式,规定了5类湿地的禁止行为,即禁止开(围)垦、排干自然湿地,永久性截断自然湿地水源;禁止擅自填埋自然湿地,擅自采砂、采矿、取土;禁止排放不符合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及其他污染湿地的废水、污水,倾倒、堆放、丢弃、遗撒固体废物;禁止过度放牧或者滥采野生植物,过度捕捞或者灭绝式捕捞,过度施肥、投药、投放饵料等污染湿地的种植养殖行为;禁止其他破坏湿地及其生态功能的行为。这些规定明确而详细,切中了湿地保护的要点,需要加强督查力度,将之切实落实到位。

二是建立流域尺度的用水量控制,确保湿地的生态用水。干旱半干旱地区湿地保护的关键控制因子是水资源,该区域60%的湿地退化甚至消失与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直接相关。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很多湿地均以小流域水资源的补给为前提,上游大量开采水资源,会导致下游湿地的退化与消失。对此,可参考黄河流域、黑河流域等的做法对水资源实行严格管控,通过有效保障流域内湿地的生态用水,来确保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

三是制定干旱半干旱地区湿地保护修复方案,主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包括气温上升、蒸发量增加,极端降水和极端干旱更加频繁,对脆弱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而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弱全球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从这一角度而言,应从管理体系、责任划分、监管机制、评价体系等方面,有重点有步骤地完善湿地保护修复方案,维持湿地生态系统健康,以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来主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作者系国际《湿地公约》科技委员会前主席,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教授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