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需不够外需凑?两百亿卤味巨头赴港IPO,走国际化路线却“惹怒老板们”

2023-03-10 09:17:13 - 快消

内需不够外需凑?两百亿卤味巨头赴港IPO,走国际化路线却“惹怒老板们”

文丨李珂

当业绩“狂飙”不再,曾经的“鸭脖一哥”也将跌落神坛。

出境,为何反遭质疑?

刚交出史上最差业绩,绝味食品便宣布拟赴港上市的消息。

近日,绝味食品发布公告称,为加快公司的国际化战略,增强公司的境外融资能力,公司拟在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公司董事会授权公司管理层启动H股上市的前期筹备工作。

绝味食品在公告中进一步表示,目前公司正与相关中介机构就本次H股上市的相关工作进行商讨,关于本次H股上市的具体细节尚未确定。待确定具体方案后,公司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履行相关决策流程。

根据发行境外上市股份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相关规定,本次H股上市需提交公司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并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备案,香港联交所审核,本次H股上市能否通过审议、备案和审核程序并最终实施具有重大不确定性,公司将后续进展情况进行披露。

若成功赴港上市,绝味食品或将成为第一家在“A+H”两地上市的卤味公司。

在业内人士看来,绝味食品赴港IPO或是出于进一步拓展国际化的举措。根据绝味食品此前披露的2022年上半年经营数据,去年上半年,绝味食品在新加坡以及中国港、澳地区的主营业务收入为6735.82万元,占整体的2.07%。相比而言,周黑鸭在国际化上的声量则更高。

事实上,从绝味自身的规划来看,早在2017年,绝味食品就开始布局新加坡等东南亚市场。财报显示,公司2021年来自新加坡、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的收入为1.14亿元,占总营收比例为1.79%,而在上述地区,产品的综合毛利率高达55.36%,远超其所有业务32.06%的平均毛利率。此外,2017年-2021年,绝味食品在海外市场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了53.23%。在国内市场“内卷”加速的情况下,绝味“出海”似乎成为必然之举。

内需不够外需凑?两百亿卤味巨头赴港IPO,走国际化路线却“惹怒老板们”

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开拓海外市场摆脱行业内卷的企业并非只有绝味。就在上周,卫龙发布公告,公司于3月3日成立海外事业发展中心,任命公司现执行董事、首席财务官兼高级副总裁彭宏志兼任海外事业发展中心负责人。而在疫情放开后的2023年,香飘飘、徐福记等企业也都积极重启海外市场的营销和渠道布局,为企业的下一步增长创造空间。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去年3月15日,绝味食品调整了A股非公开发行预案,拟募集金额从23.8亿元下降到了11.8亿元,计划投资扩产的项目从6个减少到了2个,产能也从16万吨下降到了8.75万吨。而此次发行港股,更多可能是要补足上次没有募集的资金,进行全国性扩展项目的布局。只有产生更好的规模效应,原材料单位成本才能下降,才能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和提升毛利。

值得注意的是,同处A股的煌上煌也在积极筹钱。两天前,煌上煌宣布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4.5亿元,全部用于丰城煌大食品有限公司肉鸭屠宰及副产物高值化利用加工建设项目(一期)、浙江煌上煌食品有限公司年产8000吨酱卤食品加工建设项目及海南煌上煌食品有限公司食品加工及冷链仓储中心建设项目。

遗憾的是,无论动机如何,在赴港上市消息公布后,市场对绝味食品的反应却并不积极。次日,绝味食品盘中跌幅便超过9%;最终收报47元,大跌8.22%。

究其原因,对于绝味食品冲击港股,业内存在不少质疑与担忧。有投资者担心,绝味在A股的市盈率将近100倍,而同为卤味三巨头之一的周黑鸭在港股的市盈率还不到60倍。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绝味食品的H股定价与估值一定会参考周黑鸭,这将直接损害绝味食品A股投资者的利益。

年轻人,不啃鸭脖了?

问题终究在于,绝味食品未来还有多大发展空间?

近年来,我国卤制品发展迅速,卤制品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张;同时市场集中度逐步提升。从市场规模来看,卤制品龙头企业少。目前,卤制食品领域的市场竞争更多源自于规模企业对于小微作坊式企业的挤压,品牌企业间竞争相对缓和。

过去数十年里,绝味食品凭借小小卤味鸭货一路高歌猛进,创造了经营和资本市场的双奇迹。截至2021年,公司的营收已经攀升到了65.49亿元,净利润更是上升到了9.81亿元。 

《中国餐饮品类与品牌发展报告2021》显示,2020年卤味赛道前五名品牌市场占有率为20%左右,其中,绝味食品以8.6%的市占率位列第一。截至2022上半年,绝味食品内地门店已达14921家。在赛道接近天花板的大背景下,绝味食品亟需开拓更多市场寻求突围。

内需不够外需凑?两百亿卤味巨头赴港IPO,走国际化路线却“惹怒老板们”

不过,进入2022年,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伴随着行业竞争加剧,绝味食品的“高增速”却似乎走到了尽头。

不久前,绝味食品发布了2022年度业绩预告。在公告中,绝味食品预计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66亿元-68亿元,较上年同比上升0.78%-3.83%;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20亿元-2.60亿元,同比下降73.49%-77.57%;预计实现扣非净利润2.50亿元-2.90亿元,同比下降59.69%-65.25%。

这也是自2017年上市以来,绝味交出的最差成绩单。对于业绩变动原因,其表示,主要系疫情导致的公司部分工厂及门店暂停生产营业,以及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涨,都对公司销售收入及利润造成严重影响。

事实上,自2020年以来绝味已两次提价,幅度分别为5%,7%-10%;但每次提价后,消费者纷纷表示,产品售价过高,会减少鸭脖购买量。从实际业务数据看,提价也并未使绝味营收获得明显增长。

快消君统计,自2017年登陆A股主板,绝味食品6年间累计分红达15.6亿,已是当年募资净额的两倍有余。然而,绝味食品目前市值已下挫至287亿元,2年内蒸发超370亿元。

当然,面临业绩压力的,不仅是绝味食品一家。同样是在2022年,煌上煌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00万元至4000万元,同比下滑79.25%至72.33%;周黑鸭预计2022年公司净利润不少于2000万元,而2021年其净利润约为3.42亿元。

业内观点认为,相似的“成绩单”背后,也有着相似的成因:首先,2022年国内疫情反复加大经济下行压力,人流量的下降和各地人员流动的管控措施,使得公司门店的单店收入一直未能恢复;其次,原材料成本上涨幅度较大,造成对毛利率的负面影响。此外,受疫情影响,作为休闲食品而非刚需食品,经济下行、消费者消费意愿降低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内需不够外需凑?两百亿卤味巨头赴港IPO,走国际化路线却“惹怒老板们”

当“年轻人为何不爱吃鸭脖?”逐渐成为趋势,募资也好,出海也罢,对企业而言都只是阶段性举措。随着市场规模逐渐扩大,新兴品牌不断增多,卤味行业的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如何生产出爆款产品、重拾消费者的注意力,仍是“绝味食品们”的终极课题。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