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耕门”仪式什么样子?一起探寻传统农耕文化的生态智慧

2024-04-10 13:54:07 - 环球网

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从特色的农事节气,到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都是传统文化中的鲜明标签。清明时节,大地回春,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关键时期,在《二十四节气农事歌》中有这样的描写:清明春始草青青,种瓜点豆好时辰。

去贵州省的龙里县领略一下那里独具特色的“开耕门”仪式,探寻农耕背后所蕴含的传统文化。

总台央视记者焦健: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这里,每年春耕的时候,都会举行一场叫“开耕门”这样的仪式。人们会穿上当地特有的民族服装,通过在田间地头高声吟唱以及舞龙串巷这样的方式,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开耕门”仪式什么样子?一起探寻传统农耕文化的生态智慧

这样以蓝天为背景,以农田作舞台的“开耕门”习俗,在当地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被称作是独具文化特色的农耕“活化石”。这天开始,人们连同牛们,都进入到春耕的节奏。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张显波:“开耕门”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丰收的期盼。而现如今这种传统仪式带给我们更多的则是一种文化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一粒种子从浸种、育秧、播种、移栽、分穗、孕育、壮籽到收割,要付出多少辛劳和汗水。

“开耕门”仪式什么样子?一起探寻传统农耕文化的生态智慧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这既是农业生产的规律,也是大自然周而复始、繁衍生息的道理。从古至今,祖先们在顺应自然的同时,也将农耕智慧发挥到了极致。

总台央视记者焦健:在当地有句俗话,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正是由于这里山多,耕地面积大小不一,因此难以应用大规模的农业机械,一些地方仍采用原始的耕作方式。

早在先秦时期,我们的祖先便开始在丘陵坡地上进行农业生产,到了汉代,随着技术与工具的提升,特别是耕牛的普及,人们开始用农具修建出田埂沟渠,将坡地改造为台地。于是,便诞生了梯田。

“开耕门”仪式什么样子?一起探寻传统农耕文化的生态智慧

总台央视记者焦健:千百年来中国人的农耕智慧,将本不适宜耕种的山地改造成梯田。目前我国不仅是梯田面积最大的国家,还是类型最多,分布最广的国家。

以山为田孕育农耕文化

我国的农耕文化历史悠久,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量居世界首位。人们在与自然协同进化的过程中,因地制宜,产生了许多具有各地特色的智慧与民俗,赋予了农耕文化更为广泛的内涵。

悠久的农耕文明,孕育出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超凡想象力以及丰富的色彩,让村民们有了把农耕场景搬到墙上的本领,形成了极具风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坡苗族画。

“开耕门”仪式什么样子?一起探寻传统农耕文化的生态智慧

贵州省龙里县平坡苗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兰群:这些都是来源于生活,今天我们做很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就把它画下来,表达自己的(感情)。画山画水画自己,画天画地画生活。

凑近瞧瞧,画中很多人物的眼睛都采用鱼的造型。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张显波:他们认为鱼是龙的子女,这一信仰赋予了鱼一种神圣的地位。“鱼”是“雨”的谐音。在一个缺水的地区,雨水显得尤为珍贵,寓意着人们对风调雨顺的渴望。

“开耕门”仪式什么样子?一起探寻传统农耕文化的生态智慧

您看,当地人毫不掩饰他们对于雨水的渴望。那么如此缺水,山高坡陡的梯田是如何灌溉的呢?在山顶的森林中,浓雾和雨水形成了天然的溪流,向山下流淌。

总台央视记者焦健:由于当地的地势特征,导致水量分布不均,而梯田又因山势而建,面积大小不一,需水量也各不相同,那么如何保证每一块梯田都各取所需,从山上流下的泉水通过这里流入各村寨呢?

“开耕门”仪式什么样子?一起探寻传统农耕文化的生态智慧

从此,这溪泉水便开始了它的使命。通过村寨的蓄水池逐渐汇聚,之后裹挟着营养物质流入到梯田当中,而这些营养物质,也成为梯田中的肥料。在山下,通过预先设置好的渠道将水次第注入,使每一块田都能得到滋润,每一滴水都能充分利用。森林、村寨与梯田之间的物质流动,形成了生态循环农业。

复合生态稻鱼鸭和谐共生

贵州被称作是八山一水一分田,在有限的田地里如何能产生出更大的价值?2011年,贵州当地的稻鱼鸭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地,体现了当地人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也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人们还将空间的利用发挥到了极致。农民们在田里放养鱼和鸭子捕食害虫,而它们的粪便又会成为田里的肥料,当水稻成熟时,它们还会被做成美食,庆祝丰收的到来。这就是稻鱼鸭共生体系。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张显波:(农民)利用鱼类的攫食习性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利用鸭子的捕食习性来控制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

稻、鱼、鸭,这三类习性不尽相同的小伙伴们在一起生活如何做到不内卷,这就得考验农民伯伯的智慧了。

“开耕门”仪式什么样子?一起探寻传统农耕文化的生态智慧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张显波:比如在鱼苗比较小的时候,为了避免被鸭子吃掉,会搭建一个鱼苗避难所。同样在水稻出穗后,就必须把鸭子圈养起来,避免鸭子吃稻谷,而等收割完水稻后,再把鸭子放出来,捡食稻田中洒落的稻谷。按照水稻、鱼和鸭子的生长特点和规律来安排农业生产活动,使得整个系统能够和谐运转。

“开耕门”仪式什么样子?一起探寻传统农耕文化的生态智慧

贵州省博物馆里的这件一级文物汉代陶水塘稻田模型,就将这种生态智慧凝结在了这方陶器之中。

贵州省博物馆讲解员黄春艳:朝向我们的这边有鱼,有黄鳝,有田螺。后面就是稻田。然后中间它有一个通水涵洞。保持每一块田的水都能够平均,非常充分地利用了水资源。

农耕建立起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联系。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农耕方式也许有一天会退出历史舞台,但这其中蕴含的生态智慧,则会一直延续下去。

“开耕门”仪式什么样子?一起探寻传统农耕文化的生态智慧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张显波:这些传统农耕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对于我们当代的发展也有很多创造性的启发,比如现在的立体农业,在有限的耕地面积上,如何提升单位面积农产品产量,就是参考了传统的稻鱼鸭共生生态系统的循环利用思路。还有绿色有机食品,很多也是利用生物之间的自然生长互补法则,减少对于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依赖。

贵州大学贵州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高端智库副主任段忠贤: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我们既要改造自然,使其符合人类的愿望,又要遵循自然规律,不破坏生态平衡。与我们现在所说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一脉相承的。所以说,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是从来没有断代的,而我们现在的文化自信来自这些传统的智慧结晶。

(总台央视记者焦健王溪钱坤贵州台龙里融媒绿春融媒)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