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对话鸟类学家约翰·马敬能:这本影响一代观鸟人的书,出新版了

2022-05-10 21:30:42 - 媒体滚动

独家对话鸟类学家约翰·马敬能:这本影响一代观鸟人的书,出新版了

每年4月到5月初,全国各地陆续开展爱鸟周活动。今年,除了“长枪短炮”的观鸟装备,新编版《中国鸟类野外手册》(以下简称《手册》),也成为不少观鸟人行囊的必备品。

2000年,英国鸟类学家约翰·马敬能博士编著的第一版《中国鸟类野外手册》横空出世,一“火”便是20余年,影响了一代观鸟人。在这20余年间,被观鸟人亲切地称为“老马”的马敬能,也见证了我国观鸟行业的发展。

独家对话鸟类学家约翰·马敬能:这本影响一代观鸟人的书,出新版了

《手册》究竟有多火?

2017年,老马受邀参加在四川举办的第一届若尔盖高原观鸟赛。彼时,主办方从第一版《手册》的出版社购置了仅剩的200多本库存,请老马在观鸟赛上签名赠书。然而,活动当天,他签名的书远不止200多本。四川省成都观鸟会理事长沈尤回忆,大批观鸟者慕名而来,捧着自己珍藏已久的书,争相请作者签名。

到了2018年,第一版《手册》已然脱销。观鸟者王溪在当当网守株待兔了半年多,平台却一直显示缺货。彼时的京东、亚马逊等电商平台,也均无货。在专营二手图书的孔夫子旧书网上,九成新以上的二手《手册》,标价从416元到780元不等。而它的原价仅85元。

观鸟者对这本书给予了高度评价。上海辰山植物园科普部王西敏说:“我国观鸟事业的快速发展,和这本书有很大关系。”自然之友野鸟会原会长李强称其是“里程碑式的图鉴”,广西科学院朱磊博士则将其比喻为观鸟人的字典:“没有字典,怎么认字呢?”

独家对话鸟类学家约翰·马敬能:这本影响一代观鸟人的书,出新版了

许多观鸟者认为,《手册》影响了一代观鸟人。

上世纪90年代,我国观鸟者少,观鸟工具书更少。作为我国最早的观鸟带头人之一,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原副教授高武曾经回忆,那时大家手头没有合用的鸟类图鉴,他和朋友们就四处搜寻些书,把有价值的内容拍照冲印出来,东拼西凑出3本简单的图鉴相册,以备野外观鸟时查阅。

2000年,第一版《手册》出版。书中描述了1329种鸟,每种配有彩色绘图和分布图,另描述了几百种亚种。分布图标明了每种鸟在中国及邻近国家和地区夏候、冬候及居留期的分布。

“当年我听说,由于没有好用又便宜的图鉴,中国年轻人观鸟入门不容易。”老马表示,他们因此向世界银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和世界自然基金会申请资金,支持本书中文版出版。几经努力,英文版定价48.49英镑的书,中文版仅标价85元人民币。“我希望让中国年轻人买得起。”

得益于此,当年动物研究相关专业的不少学生,人手一本《手册》。书的前半册是鸟类手绘图谱,后半册是文字介绍,他们就把书一分为二,野外考察时带上前半册。由于鸟种全、携带轻便,它成为学生们的高性价比之选。而那批学生中,有不少如今已成为相关领域的佼佼者。

比如,成都观鸟会秘书长杨小农。鸟类研究相关专业的他,爱观鸟也爱画画。但绘画技法上难以精进突破,让他一度产生挫败感:“感觉自己当不了画家,更成不了大师,那绘画这条路就走不通。”

2010年,正在读研的杨小农随大流,买了本《手册》,却没想到,“它为我打开了一片新天地。”他发现,原来观鸟在欧洲早已开展多年并形成规模、产业,而观鸟图鉴的编写也自有一套科学的体系。更重要的是,手绘的图鉴激励他拿起画笔,以鸟类为题材,画大艺术家们鲜少涉足的科普画。

“它让我找到了自己的发展空间,也影响了我的职业选择。”毕业后,杨小农没有选择做科研,而是深耕观鸟行业,以画笔科普鸟类知识,以专业助力商业观鸟活动发展。

更令他意外的是,多年后,自己竟成为新编版《手册》的图鉴的绘画者之一,180幅画被收录书中。“读者变绘者,有点魔幻,但真是太荣幸了。”

独家对话鸟类学家约翰·马敬能:这本影响一代观鸟人的书,出新版了

第一版《手册》出版至今,已逾20年。其间,鸟类分类学有了较大变化,一些亚种被提升为种,一些种类的种名、属名甚至所属的科和目都发生了变化。同时,更多鸟类被发现,不少鸟类的种群分布也产生了变化。

因此,《手册》迎来了修订再版。新编版收录的鸟种更多,从1329种增加到1505种,更新了500余种鸟类的绘图,并在图中新增鸟类主要识别特征标识,方便读者区分相似种。

老马坦言,修订过程中,近20年来中国专家的鸟类研究,让他获益良多。比如,郑光美教授主编的《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中国观鸟记录中心不断更新的《中国鸟类名录》等,对于修订鸟类分类和名称很有帮助。中国研究和监测鸟类的技术也不断升级,鸟类环志技术日趋成熟,甚至可以通过卫星信号定位鸟类,帮助人们改变了对一些迁徙鸟类的理解,比如雨燕、杜鹃和鹤类。

数年前,老马曾感叹,修订《手册》比写它更难,因为相关研究成果越来越多,且以中文文献居多。但他近日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中国观鸟大咖们的英语水平越来越高,大多数有关中国观鸟的热门资讯和最新研究成果,很快会在英文网站或国际期刊上发布。”他不无自豪地补充道:“当然,我的中文也进步了,能从中文论文中获得更多信息。”

独家对话鸟类学家约翰·马敬能:这本影响一代观鸟人的书,出新版了

不断壮大的中国观鸟群体,同样是《手册》修订的助力之一。老马说,20多年前,中国鲜少有观鸟者,但如今情况完全不同,涌现出大批观鸟爱好者,其中不乏很专业的“发烧友”,他们提供了大量一手观鸟信息。更有帮助的是,观鸟者们拍摄到了几乎每一种鸟类的精彩照片,使图鉴绘画者对物种特征进行标注时,更加有的放矢。要知道,“当年编写第一版《手册》时,有些物种的标注还只能参考博物馆里的标本。”

观鸟者的增多,也助推了鸟类鸣唱或鸣叫录音领域的发展。新编版《手册》新增鸣声二维码,全书共1448条,读者扫码就能听到对应鸟类的典型鸣唱或鸣叫。老马表示,大部分鸣声是从国际音库中获得的,它们多数由访问海外的观鸟者录制,“但我很高兴地看到,中国国内观鸟者发布的记录越来越多。”

“与20多年前相比,当下中国的观鸟行业全然是另一番景象。”老马说,大批观鸟者行进在观鸟的路上,将足迹延伸到许多前所未至的地方。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如果我的书曾助力激发了观鸟者的探索欲,那便是有益的了。”

独家对话鸟类学家约翰·马敬能:这本影响一代观鸟人的书,出新版了

独家对话鸟类学家约翰·马敬能:这本影响一代观鸟人的书,出新版了

约翰·马敬能:工作使我有机会到访中国许多地区,并在许多鸟类比赛或鸟类节上担任评委。

在江苏盐城条子泥,我邂逅了非常罕见的勺嘴鹬;在江西鄱阳湖湿地,我看到了一种奇怪的麻鳽;在青海,我见到了大量猛禽、马鸡,还有雪豹和棕熊。在大兴安岭,我迷上了乌林鸮,花了好几个小时蹲守拍摄它们。虽然我被蚊子狠狠地饱餐了一顿,但那段拍摄经历着实愉快。

最激动人心的经历之一,发生在云南高黎贡山和滇西腾冲地区。我感受到那里非凡的鸟类多样性,见到了3种罕见的犀鸟,以及令人目不暇接的灰孔雀雉。

独家对话鸟类学家约翰·马敬能:这本影响一代观鸟人的书,出新版了

约翰·马敬能:自上第一版《手册》出版以来,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伐木限制举措和植树造林工程,使森林覆盖率大大增加,为许多物种提供了庇护。中国的自然保护区和其他保护区的数量也大幅增加。

不过,土地开发、城市化、栖息地破碎化等,也对一些物种产生了负面影响。尤其是湿地鸟类,受部分沿海地区围填海、围海养殖的影响,湿地数量减少,一些鸟类种群数量下降。

当然,近年来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努力和一系列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有助于减缓甚至扭转其中一些下降趋势。此外,中国还推动实施了大量重要的保护项目,以优化湿地和其他保护区的管理。

独家对话鸟类学家约翰·马敬能:这本影响一代观鸟人的书,出新版了

约翰·马敬能:新编版书可以直接从出版商那里买到,折后只需百余元。考虑到20年来人们的收入增长,以及观鸟者在野外使用的昂贵相机、瞄准镜和双筒望远镜,我想,买这本书的花销在观鸟成本中是微不足道的,或者说,它和20年前一样便宜。

这本书或许可以附一则温馨提示:书很便宜,但它可能会让你在光学设备上多花上万元。这样想来,光学设备品牌可欠了我一大笔钱呢(笑),因为我的书助推了它们的产品销量。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