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舟”再启航 他们在发射场谱写昂扬的青春之歌

2022-05-10 11:19:34 - 媒体滚动

 5月10日凌晨,伴随着雷鸣般的掌声,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在文昌航天发射场顺利升空,2022年中国空间站建造任务首战告捷,任务现场,年轻人的身影频频亮相。

追梦青春匠心独具护“舟”行

自文昌发射场步入高密度航天任务发射期以来,发射场人员和设备状态转换频繁,工作量显著增加,只知日期、不知星期,只知发射日、不知节假日,一个月下来,常常只能休息两三天。对科技工作者来说,工作上的苦不算苦,怕的是对家庭的那份亏欠,可是他们却依然守着这份事业、这份使命,默默奉献、甘之如饴。

“天舟”再启航 他们在发射场谱写昂扬的青春之歌

与发射塔架隔海相望处,是发射场铜鼓岭测控站。发射过程中,年轻的雷达岗位操作手们紧盯屏幕上两道短小的“杠杠”,这两道短小的“杠杠”,对他们而言,就是当前在空中响彻云霄的长征七号火箭和天舟四号货运飞船。

“天舟”再启航 他们在发射场谱写昂扬的青春之歌

机房内,一位高大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雷达技师管世磊。9年来,他见证了铜鼓岭测控站的建设发展,从光秃丘陵到繁荣翠绿,从一无所有到“万里海天第一棒”,管世磊参与了超过百次的航天测控任务,成功解决了试验任务中的10余种故障,被大伙亲切地称为“老管”。9年来,管世磊却从未现场看过火箭发射,每次陪伴他的,只有火箭发射带来的轰鸣声和电脑屏幕上的“杠杠”。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工作以来,他初心不改,依然坚守在雷达主操作台上,对于航天事业,有着用不完的激情。天舟四号发射成功后,管世磊和同事们只是简单地握手庆祝,便匆匆投入到飞行数据的资料整理中。

发射场内,处处可见注有“航天光缆”的通信标桩,下方的所有光电缆都是由文昌通信站外线岗位铺设。据统计,航天通信光缆接续高达20000余芯、通信电缆上架8000余对,线路走向、接头分布、线路布局复杂繁多。面对这些密密麻麻的线路,对于这些岗位上的年轻人来说,只要报出公里数,就能说出在哪个位置,有没有接头。海南的高温天气不断,他们常常一干就是七八个小时,赶上台风天气或是夜晚抢修,时间还会更长。

“天舟”再启航 他们在发射场谱写昂扬的青春之歌

除了艰苦的外出作业,机房内严慎细实的作风更是航天工作的铁律,也是文昌通信站气象岗位人员多年养成的一贯作风。气象机房里,大到一个仪器、一只扳手,小到一颗螺丝、一块抹布,都编上了专属号码,他们需要24小时不间断值班,守护着8大系统设备,每10秒钟更新一组6要素数据,每天上传96组回波数据。每当极端天气发生时,收集、分发、交换,将天气背后的“小动作”快速捕捉,提前预警将数据快速上传,为火箭腾飞守护最佳“天窗”。

“天舟”再启航 他们在发射场谱写昂扬的青春之歌

在放飞“天舟”的日夜风雨里,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技术部的系统工程师们以梦为马、奔跑问天、不辱使命,用一个个感人瞬间和行动,静静诠释着文昌航天人筑梦太空的滚烫初心,在发射场律动起昂扬的青春之歌。

筑梦太空,这个梦不止

高级工程师郭学文,是文昌发射场首席气象专家,虽然参与执行西昌、文昌两个发射场的发射任务早已超过百次,亲历见证了西昌航天走向辉煌、文昌航天发射壮大的壮阔历程,但每次任务,他都一如首次参加般细微谨慎。

“天舟”再启航 他们在发射场谱写昂扬的青春之歌

作为恢复高考后的那批大学生,1982年从中山大学毕业后,郭学文就怀揣着“知识报国”的想法走进大凉山,加入西昌航天的逐梦方阵,一干就是40年。研发西昌发射场雷电检测预警系统,推动中心气象预报能力迈出信息化建设第一步;转战海岛、二次创业,带领团队从零开始构建文昌发射场气象预报能力建设,实现中心气象预报能力从大山走向大海的跨越。青丝换白发,郭学文怀揣的那个“知识报国”的梦,带领着文昌发射场气象团队战斗在航天发射任务的前沿,不断提升气象预报能力,为问鼎苍穹奋力冲锋。

“天舟”再启航 他们在发射场谱写昂扬的青春之歌

因为儿时观看“神舟”发射新闻画面而倾心航天,同样的情绪亦流淌在“90后”助理工程师庄佳泰身上。作为文昌发射场气象团队中茁壮成长的“新星”,走上岗位仅2年多,庄佳泰已经参与到了此次任务气象预报保障中。从最初“预报考核连走麦城”到如今“任务预报会商侃侃而言”,期间是无数日夜与云图数据的博弈,更是无数次训练考核的摔打。每当顶着星星上班下班,庄佳泰在仰望星空时,总能感到星辰大海的梦想是那么真切,奋斗航天的热血是那么澎湃。

“天舟”再启航 他们在发射场谱写昂扬的青春之歌

应用浅层风预报技术保障船箭组合体垂直转运至发射区、生成数值技术定量化预报产品……为保障好此次任务,为船箭飞行提供更加精准的预报,是庄佳泰和气象团队同事们连续奋战好几周的心血,亦是他们牢记嘱托、突破创新、争创一流的宣言和行动。

“天舟”再启航 他们在发射场谱写昂扬的青春之歌

这一夜,“天舟”第四次出征的壮美将在他们手中开启,无数晶莹的梦想将再一次被火箭升腾的烈焰照亮,汇聚起文昌航天人征战太空的强大正能量。

勇当使命,这份力不减

颗颗螺钉连着航天事业,小小按钮维系民族尊严。这句印刻在每一名航天人笔记本扉页上的标语,守望着西昌航天走过20多年的风雨历程,时刻向祖国和人民报告着——每一名“沟里人”从未忘记自己从大山走向大海的使命是什么。

“天舟”再启航 他们在发射场谱写昂扬的青春之歌

高级工程师朱良平,至今还清晰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那段负重无眠的日子。

接连遭受发射失利之后,一支由技术部科技人员组成的系统工程师队伍应运而生,走上各个系统各个岗位,担当总体责任人,负责总体设计、质量把关和技术监督工作,用一次次精益求精的把关、一次次万无一失的攻坚,护航长征火箭一次次成功点火,开启了中心质量建设发展和测发能力建设的崭新局面。

从西昌到文昌,朱良平们将“颗颗螺钉连着航天事业,小小按钮维系民族尊严”的信条融入了骨血里、刻进了行动里,在山海问天的征程上开始了新的长征。作为此次任务发射场的测发系统技术主管,朱良平带领团队,围绕任务重大技术状态变化,系统梳理了风险关键点,制定完善了近百项预案措施,为任务实施编织了牢固的“保险”。

“天舟”再启航 他们在发射场谱写昂扬的青春之歌

“此次任务发射窗口窄、流程优化多和技术状态变化大,并且是发射场首次实施液氧煤油并行加注,任务实施难度和风险挑战非常大。”低温加注系统高级工程师张青所在团队,连续20多天加班至凌晨,梳理识别液氧煤油并行加注的薄弱环节,针对预想的100多种故障模式,分别制定详细的故障处置预案,确保加注过程一旦出现异常可以高效、及时、准确处置。

勇当使命,燃情拼搏。当文昌发射场再一次迎来惊艳世界的点火,中国空间站建造的大幕悄然拉开。自2016年,长七、长五两型火箭成功首飞以来,文昌航天人已陆续将“天问”“天和”“嫦娥”“天舟”成功送入太空。蓦然回首,从长七火箭第1次的惊世出鞘到“天舟”第4次的飞向天宇,文昌航天人在这条新的“长征”路上已经足足走过了6年春秋,书写了民族航天梦想千年的芳华。而每一次的腾飞,其背后都是艰苦奋斗、求实创新、团结奉献的西昌航天精神和海岛创业精神在支撑,时至今日仍在薪火相传。

“天舟”再启航 他们在发射场谱写昂扬的青春之歌

奉献航天,这份情不变

“我的宝贝,当你醒来的时候,妈妈已经进场了,答应陪你过的生日,又失约了。亲爱的宝贝,不能陪伴见证你成长的快乐,妈妈心里同样遗憾,但是,妈妈选择了这项神圣的事业,已经做好了奉献的准备……”这是任务启动进场前,低温加注系统工程师郑艳写下的话语。这段话语,郑艳并没有舍得让孩子看见,却让人们读懂了航天人忠诚奉献的心声。

“天舟”再启航 他们在发射场谱写昂扬的青春之歌

郑艳和爱人樊晶都是中心技术部的系统工程师,他们双双奋战在发射任务关键岗位。郑艳是低温动力系统工程师,樊晶是气象系统工程师,小两口长年奋战在发射场任务一线,只得把年幼的孩子留在海口家中交由老人照顾。此次任务中,火箭加注状态变化大,郑艳就和低温加注团队的同事们宅在加注控制间,时刻关注着加注系统状态,常常一坐就是一整天,腰疼得都直不起来,把止疼片和水一吞,又继续战斗。

自文昌发射场步入高密度航天任务发射期以来,发射场上人员和设备状态转换频繁,工作量显著增加,只知日期、不知星期,只知发射日、不知节假日,一个月下来,常常只能休息两三天。对航天人来说,工作上的苦不算苦,怕的是心里的那份苦,是对家庭的那份亏欠。可是他们却守着这份事业、这份使命,默默奉献,甘之如饴。

气象系统高级工程师杨道勇,长年辗转于西昌、文昌两个发射场,参与两场重大航天发射任务气象保障,与父母爱人孩子分居长达十余年。从恋爱到结婚,再到孩子出生长大,他陪伴家人的时间每年不超40天。

低温动力系统工程师孙一龙与爱人赵兴娜虽同在技术部工作,但不在同一个系统,任务忙起来两个人见面的时间很少。结婚8年以来,他和爱人一次次推迟要孩子的计划,把全部的重心都投入到了任务工作中……

山海问天党旗红,矢志航天永不悔。这群放飞“天舟”的航天人面对忠与孝、情与义、乐与苦的重重考验,在建设世界一流航天发射场的新征程上,演绎着新时代文昌航天人忠诚使命的铁血丹心和豪情壮志。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