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看他们如何在平凡岗位,创造不凡业绩🤩

2024-05-10 18:52:42 - 媒体滚动

转自:全国总工会

筑梦现代化共绘新图景·劳动者之歌

揭秘!看他们如何在平凡岗位,创造不凡业绩🤩

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

在民航维修一线

有的人用创新推进发展

在大山深处的村落

有的人三十年如一日守护村民的健康

在广袤南海

救助船队为航运保驾护航

在焊枪的火花之间

有的人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智”造篇章

在万伏高压电场

有的人在高空电“舞”,守护万家灯火

......

在奔腾向前的“复兴号”列车上

有他们的辛勤劳动、智慧汗水

有他们的默默坚守、无私奉献

他们唱响了这样一首铿锵旋律

——

“咱们工人有力量”!

揭秘!看他们如何在平凡岗位,创造不凡业绩🤩

王璐璐带领团队在航空维修技术领域走出一条自主创新之路

守护飞机“小心脏”二十载

APU,是飞机的辅助动力装置,安装在飞机的尾部,主要负责提供电源和引气,一般每分钟的转速高达近5万转,在紧急关头能为飞机提供电源,号称飞机“小心脏”。因其结构复杂、维修难度大、修理费用高,其深度修理能力也是航空维修的核心技术。

在南方航空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有这样一个人,扎根民航维修一线,先后从事过技术员、维修工程师、检验员等工作,担任过工段长、车间副主任、主任等职务,兢兢业业守护飞机“小心脏”20年,带领团队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追赶到超越、从本土到国际化的自主创新之路。她就是南方航空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沈阳基地附件修理部副经理王璐璐。

揭秘!看他们如何在平凡岗位,创造不凡业绩🤩

与APU结缘

王璐璐大学学的是航空器动力工程专业,2000年毕业后选择成为一名机务人。她凭着良好的英语基础,将工卡与原文手册中的工艺相结合对应,编写、整理、修改了大量工卡,掌握了越来越多机务维修技能。

2004年,沈阳维修基地决定上项APU深度修理。王璐璐成为APU项目负责人。“无技术支持、无经验借鉴、无模式参考,手里有的只是几本简单的手册。”王璐璐说。她与团队6名成员从零开始,200多个零件、近千个分解装配步骤、几十个关键测量点,从工卡编写到修理报告整理,从分解装配到试车排故,开启了漫长的破冰之旅。

终于,2006年,她们完成了首台MD82飞机APU自主维修。王璐璐至今难忘当天的场景。APU起动机带转……点火……加速……起动机脱开,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启动成功,显示滑油压力正常,EGT正常,主轴振动正常……”王璐璐报出一连串的监测结果,试车间内爆发出热烈掌声。

2008年实现A320飞机APU首修,获得中国民航局、美国联邦航空局维修资质。2015年取得国产ARJ21飞机APU维修资质,2018年维修能力扩展至B787飞机,取得欧洲航空安全局维修资质……如今,王璐璐早已具备6种主流民用APU型号翻修资质,成功填补了中国民航维修领域空白。

核心是创新

在王璐璐看来,APU修理项目多年来发展的核心就是创新。核心技术长期被国外厂家垄断,每一次突破都无比艰难,需经历无数个昼夜的奋战,以及无数次反复尝试、应用、验证、迭代。

为了推进产学研结合,建立部件本土维修能力,减少对国际供应链的依赖,王璐璐带领团队开发高价值部件维修能力,进行自主标定APU试车台的尝试,摆脱了国内民用动力装置试车台标定工作完全依靠国外原厂的现状;她建立了多型号涡轮修理能力,持续开展涡轮修理QC小组活动,解决了涡轮热启动刮磨问题,将涡轮修理时间缩短了32%,一次性成品率提高至96%以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中国民航维修领域内,建立了首个基于国内航司实际运行数据、体现中国地区运营特点的构型可靠性模型,首次实现产品构型可靠性数据、在翼运行实时监测数据与车间修理数据的三方资源整合,提高智能化维修水平。

她带领团队共参研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两机专项专题指南论证工作,拥有专利14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

搭建智能维修

随着逐步建立维修能力,南航实现了自主维修,同时面临着机队增长与维修产能不足的突出矛盾。

王璐璐通过推行精益生产管理,梳理车间各生产环节,引入节拍时间控制理念,减少工作中环节间的浪费,产能保持年均20%的增长幅度,APU修理年产能不断创造并刷新国内纪录。她带领团队累计修理APU超过2100台,创造产值超40亿元。

通过应用物联网技术与可靠性方法,搭建了民航部件维修全过程质量控制数字化智能维修生产线,王璐璐及团队开发生产过程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利用数字孪生技术,打造3D工厂,实现生产过程中的智能决策和动态优化。此外,王璐璐还带着团队开发基于机器学习的APU维修专家系统,利用车间10余年的维修经验和维修数据建立专家数据库。

王璐璐和团队始终立足岗位持续深耕,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和成果转化,用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如今,南航APU维修业务已经走上“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道路。凭借良好的质量信誉和市场口碑,南航APU项目已经成为亚洲民航飞机维修领域一张闪亮的名片。(记者刘旭)

一袭白衣守护村民健康30年

张智娟性子急,走路步伐也快,只要接到求医的紧急电话,转身几步就没了影。

作为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彝族自治县平坡镇高发村的一名乡村医生,只要村里有人生病,不管白天还是晚上,张智娟都会随叫随到。从医30年间,她的足迹踏遍了13个自然村,做到了户户上门服务。

揭秘!看他们如何在平凡岗位,创造不凡业绩🤩

高发村距离县城28公里,山高路陡。此前,就医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当地群众。

张智娟13岁那年,父亲因病离世,原本幸福的五口之家突然少了顶梁柱,家庭生活变得极为困难。张智娟回忆:“村里的乡亲们都伸出了援手,帮我们做农活,还送食物、送衣服,把我们当亲人对待,让我们的生活慢慢好了起来。”

那时张智娟便暗下决心:学医,救治病人,救助像父亲一样因离医院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的病人。

小时候的日子虽然清苦,但张智娟十分努力。19岁从漾濞县职业高级中学医护班毕业后,她回到高发村,一边代课一边行医,后来成了高发村的一名专职乡村医生。

“山里离城里的医院远,出去一趟不方便,我选择回来帮助这些老百姓解决一些小问题,想的就是让村民花最少的钱治病,不把小病拖成大病。”张智娟说。

“许嬢嬢,你手关节风湿好点了吗?”“张大妈,你脚上旧伤康复了吧?”在开展村民健康体检工作时,每遇到一个人,张智娟都能叫出他们的名字,熟知他们的身体情况。

高发村村民许从美说:“张医生服务很周到,我身体哪里疼,需要用什么药,都去找她。”

张智娟生长在一个多民族家庭,爷爷是彝族,奶奶是白族,姑姑嫁到一个傈僳族家庭。从小受多民族文化熏陶,张智娟熟知当地的民族文化习俗,会说汉、彝、白、傈僳4种民族语言,她结合多年从医经验,用多种民族语言向村民普及换季疾病预防知识,很多患者因此获得疾病防治的新知识。

学西医的张智娟也推崇中医治疗。从大理州中医院进修结业后,她运用所学创建了全县首个位于农村的中医理疗室,为村民们提供针灸和按摩等服务。

当地村民大多以务农为生,常常下地干活,基本都存在着关节炎和腰腿疼痛的老毛病。听说中医理疗对腰腿问题有疗效,村里人纷纷前来,经过针灸和推拿果然好转了很多。一传十,十传百,来理疗的村民一天天多了起来,张智娟中医理疗室的名气也大了起来。

之后,张智娟便教给村民一些简单的知识和手法,这样他们就能在家自己给家人按摩缓解疼痛。“来中医理疗室看病的人越少,说明我们这儿的人越健康。”张智娟不在乎病患有多少,更在乎患者的健康。

当地村民不仅找她寻医问诊,有的还找她接生小孩,据不完全统计,经她接生的小孩已经有80多个。村里无论老小都认识她,都夸她人好医术好。

张智娟说:“我有时间还是会去认真研究学习,希望有机会精进医术,提高水平,救治更多的人。”

三十年如一日,期间有别的地方医院高薪“挖”张智娟,但都被她拒绝了。她说:“这里的乡亲们需要我,我也欠乡亲们一份情,不能离开,一定要守护好每一位乡亲的身体健康。”

张智娟也有“私心”,她“希望村医待遇越来越好”。她也在寻找自己的“接班人”:“很多年轻人都出去了,找人接班不太容易。”张智娟希望待遇提高后,能有年轻人加入到村医行列中。(记者赵黎浩)

自2010年入列以来,“南海救115”轮长期坚守在祖国南海

将救捞力量根植于广袤南海

南海是我国重要的海上通道,越来越多的商船和渔船往返于这里。为了给大家保驾护航,2018年7月27日,交通运输部南海救助局“南海救115”轮作为我国第一支海上专业救助民事力量进驻南沙岛礁执行应急救助值守任务。

近日,记者走访探寻他们克服恶劣气候环境,探索辖区水域境况,将救捞力量深深根植于广袤南海的故事。

值守南沙立潮头

南沙值守动态待命点距离大陆500多海里,路程远、时间长,自然环境恶劣,人员轮换、物资保障、设备配件保障以及技术支持是一大难题。

“越是艰苦的地方,越需要党员上。”救助船队党委书记李文告诉记者,面对南沙海域高温、高湿、高盐的特殊环境,进驻值守人员挑选政治过硬的优秀党员、专业过硬的技术骨干、身体健康的青年,用精良的装备、精干的人员、精湛的技能,确保值守队伍稳定。

与此同时,结合南沙海域水文特点,“南海救115”轮还有针对性地组织搁浅船施救、水上人命救助、潜水探摸、清障、遇险船拖带、对外消防等仿真训练。通过编制《南沙工作手册》涉救助船操作等10余项规章制度,应急值守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得到不断优化,救助船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显著提高。

“现在我们在南沙海域的搜救手段与技术有了明显进步,应对海上救助抢险行动的手段越来越多。在必要的紧急情况下,我们还会出动直升机、配备专业潜水员,开展空中、水面、水下三位一体的立体救助行动。”南海救助局副局长张贵平表示。

揭秘!看他们如何在平凡岗位,创造不凡业绩🤩

常备不懈定深蓝

救助是中心任务,实战训练是日常工作。

多年来,“南海救115”轮坚持“以训练促提高”原则,提升训练质效,扎实开展恶劣海况和复杂气象条件救助、大风浪接拖、直升机夜航、岛礁救助、水下应急救生等专项训练,实战技能稳步提升。

2020年7月,一艘砂石船于粤东海域翻扣,接报后,“南海救115”轮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依托救助模块化投送建设,及时将潜水员及其潜水装备打包,通过救助直升机运送到事故现场,缩短了救援时间,成功从翻扣船救助1名被困长达17小时的幸存者。

得益于该救助案例的经验,“南海救115”轮将模块化投送建设运用到南沙海域值守中,使值守力量在南沙海域具备快速应对翻扣船施救、水下应急抢险等救助能力。在此基础上,中国救捞联合驻地单位,让值守力量可以提供紧急主动医疗服务,缩短遇险人员救助时间。

自2010年入列以来,“南海救115”轮共执行救助任务111起,救助遇险人员1361人、遇险船舶42艘,获救财产估值约75亿元。

履约尽职显担当

南沙海域航线密集,承载着大量的国际贸易和物流运输使命。

2023年9月2日,一外籍货船在永暑以西约10海里处发生主机故障,失控漂航,船上有19名外籍船员,并载有货物。南海救助局立即派遣在附近海域常态化值守的“南海救115”轮出动前往应急处置。

救助人员发现遇险船距离附近岛礁已小于5海里,并仍处于漂移当中,可能随时发生触礁搁浅险情,情况非常紧急。“南海救115”轮救助人员立即组织实施拖带救助作业,克服风大浪高等困难,最终成功将遇险船拖带远离浅滩区。

2023年3月3日,一艘巴拿马籍货船在南沙群岛万安滩西南约120海里因主机故障漂航,船上21名船员情势危急。接到险情报告后,“南海救115”轮立即赶赴现场。

海上涌浪巨大,4到5米的海浪拍打着低矮的后甲板,历经四五个小时,救助人员泡在海水里完成接拖,经过近10天的不懈努力,成功将遇险货轮拖救至珠江口安全海域,拖带航程近1100海里。这是南海救助局建局以来历时最长、航程最远的拖带救助任务。

“把希望送给别人,把危险留给自己。”中国救捞人始终以实际行动践行承诺。(记者赖书闻)

从业十余年,王洋书写属于自己的“智”造篇章

焊接机器人的“最强大脑”

在浙江钱江机器人有限公司,焊接工程师王洋的生活围绕着“调试、测试、再调整”展开。与传统焊接工序不同,王洋只需在“人机界面”输入指令,就能指挥机械臂执行焊接任务。工业机器人的手,早已“伸”到了焊接领域,而王洋正是实践者与见证者。

从业十余年,王洋通过日复一日的钻研与实践,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智”造篇章。他说:“工艺是相通的。从人到机的转变不仅是技术的迭代,更是知识与经验的传承。”

揭秘!看他们如何在平凡岗位,创造不凡业绩🤩

一脚迈进了专业门槛

学生时代的广泛实践为王洋铺设了通往技术创新的道路。入职后,王洋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不断探索深耕,并将积累的经验应用于更高层次的挑战中。

2012年,王洋参与了国家级重大项目——“蛟龙号”深海潜水器40毫米以上钛合金手工氩弧焊焊接工艺的研发与生产工作。由3人组成的研发团队通过广泛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深入了解钛合金的各种材料性能,筛选适合的焊丝种类,并进行了大量的试验验证。最终全程采用手工氩弧焊的方式进行攻关。

氩弧焊技术并非易事,第一个难点就是稳。

王洋介绍说,样品厚度54厘米,焊接过程需要五六个小时,甚至更久,但焊接过程中,手要一直保持平稳。“抖动,就会产生夹渣。即使到了最后一步,有小差错也得重新再来。”

一切技术都无法弥补基本功不过硬带来的缺陷。这一项目,让王洋再次正视基本功,他开始埋头苦练。为了训练效果更明显,他在手腕上缠了根绳子,绳子另一端悬着铁块。最开始,他只能坚持半小时。半年后,这个时间变成了6小时以上。

回首这段经历,王洋感慨,这段艰苦而充实的学习与实践,成为他职业生涯中一笔宝贵财富。

和焊接机器人一起成长

2013年,浙江钱江机器人有限公司成立,王洋也在同年调入该公司。作为团队中最年轻的成员,王洋参与设计了研发机器人的弧焊功能包、焊接工艺、焊机焊枪的选型以及其他功能的开发测试等多项工作。

王洋翻出一本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试错过程。“忙起来不太注意时间。尤其是在焊接机器人即将推向市场的关键时期,经常加班到晚上10点甚至凌晨,反复进行测试,以确保其达到上市标准。”2015年底,浙江钱江机器人成功将首批焊接机器人推向市场。

作为焊接机器人的“最强大脑”,王洋现在主要负责末端应用以及售后服务等工作。“研发是一个从0到1的工作,而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比如产品的特性、定制功能等,我们需要在‘1’的场景上搭建应用场景,设计出最佳的焊接工艺参数和方案。”面对扩大的客户群和重复的产品需求,王洋计划着重开发高需求、高复用性的功能及解决方案,高效满足客户的共性需求。

“现在技术迭代太快,每天需要不断地学习来适应。”在不宽裕的业余时间内,王洋仍坚持带头攻坚,了解国内外机器人控制系统、阅读专业文献,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拓宽视野。

师徒共同传承技术

王洋深知国内市场对焊接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有多大,在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外,他也会带徒培训。“我们问什么,师傅教什么,师傅是毫无保留的。”王洋的第一位徒弟陈少波说。

一次,杭州某叉车制造工厂内,负责底盘焊接的机器人遇到了技术难题,导致焊接质量不稳定。王洋带着陈少波一起赶到现场,对焊接机器人的当前工作状态进行了全面观察。十几个小时的测试过程中,陈少波一直紧跟其后,仔细观察王洋每一个检查的动作。回去的路上,王洋还会和他复盘遇到的问题,以便他未来遇到类似情况时能妥善解决。

如今,王洋正带领着一批批零基础或非焊接专业的年轻人入门机器人行业。王洋认为,让徒弟们充分掌握传统焊接技术,在此基础上利用数字思维进行创新应用,是培养未来焊接领域卓越人才的关键所在。(记者 邹倜然实习生许驰)

电力“特种兵”贺彪十七年如一日深耕带电作业

勇立“刀锋”守护万家灯火

贺彪话不多,接受采访时,多数时间都是他的师傅胡斌和徒弟陈星望在一旁“帮腔”。可一站上举升至高空的斗臂车,面对“五线谱”一般的电线,贺彪又像换了个人似的,操作又稳又准,脸上也多了自信。

作为国网长沙供电公司带电作业分公司配网不停电二班副班长,工作至今,贺彪已深耕带电作业17年。在一“危”二“苦”的带电作业领域,他17年如一日,手脚并用丈量线路长短,步履不停守护万家灯火。“行胜于言”是他一直以来的人生信念。

从1万伏到50万伏,从学徒到“特种兵”,贺彪如游走于“刀锋”上的“舞者”,坚定而又从容。

“别人能行我也行”

带电作业作为电力行业最危险的工种之一,需要直接和10千伏甚至500千伏高压线路接触。2007年,参加工作以来,贺彪一直从事带电作业。他至今仍记得第一次爬上20多米的高塔时,手心冒汗、脚底发软的那种感觉。

电流电压穿身而过,稍有闪失可能万劫不复。贺彪从基本功练起,穿上屏蔽服,一次次攀上50米高的铁塔,走进模拟电场,练习各种检修技能。每次训练完全身湿透、腰酸背痛,身上的淤青总是“此起彼伏”。

“我就认一个理:别人能行,我肯定也能行!”贺彪在刚工作的头3年,爬了500余座铁塔,完成超高压、特高压输电带电检修近百次,进入强电场作业数十次;排除故障近百次,避免电量损失超过一亿千瓦时。

2011年,贺彪从输电带电作业转型到配网带电作业。电压等级下来了,危险系数却一点都没降。为了掌握配网带电作业,他从头学起,在重复又重复中锤炼技艺。半年后,他已经可以和同事一起在现场开展配网带电作业。

城市配网线路运行环境复杂,每天都要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在学中干、在干中学,两年时间,贺彪就熟练掌握4类33种作业技术。

揭秘!看他们如何在平凡岗位,创造不凡业绩🤩

练就一身真本事

2019年全国电力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贺彪作为省电力公司团体项目主力队员,在竞赛中获得个人一等奖,勇夺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荣誉称号。聊起贺彪当时艰苦备赛的情景,国网长沙供电公司带电作业分公司副经理贺韧记忆犹新。

竞赛既考理论也考实操。贺彪白天抱着700多页的资料“啃”,晚上又一头扎进模拟训练场,加练到凌晨一两点是常有的事。竞赛有个更换耐张绝缘子串的实操环节,一般作业需要1个多小时,贺彪硬是通过苦练,将时间缩至28分钟。

长期实操、竞赛历练,让贺彪练就了一身精湛技能。他连续8年作为选手或教练参加各级专业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作为省电力公司带电作业最年轻的高技能人才,他还活跃在培训一线、授课传技,培养出大批的带电作业优秀人才。

贺彪还先后参与研发“10千伏带电立、撤多回路杆提升导线组合工具”“10千伏电缆线路不停电作业新方法及应用”“配电线路引流线绝缘支撑架”“10千伏电缆不停电作业旁路柔性电缆竖立式安装固定装置”等创新成果,有15项获得国家专利认证。

到最艰险的地方去

完成作业,脱下身上的绝缘防护服和工具,贺彪整个人就像刚从水里捞出来,全身湿透,汗水不断从鼻子、下巴滴落。贺彪每天上班都会随身带两三套衣服,“我们基本是全天候工作,湿一套就换一套”。

带电作业很辛苦,有的人干个几年就会转到其他岗位,但贺彪始终坚守一线,坚持上杆作业。

作为“带电尖兵”,贺彪时刻冲锋在前。2008年初,湖南电网经历特大冰冻灾害。工作刚满半年的贺彪,火线加入抗冰保网攻坚队,和同事们一起顶风冒雪,日夜奋战在抗冰救灾第一线。

新冠疫情期间,确保供电质量,特别是医疗机构的用电安全可靠成为头等大事。作为连接广大电力客户的“最后一百米”,贺彪所在的配网带电作业班更是处理线路隐患、消除故障的尖兵。“那会儿通宵抢修是常有的事。”

为了不让家人担惊受怕,工作的头3年,他一直瞒着家里人。“现在知道了,我们相信他的能力。更何况,他这个工作本来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作为家属更要支持和体谅他。”贺彪妻子说。

“一斤汗”换一度电,一次带电作业往往需要几个小时。每当完成作业,老百姓递来西瓜、矿泉水,总会让贺彪感觉“值了”。前不久,贺彪带儿子路过一处检修过的输电线路,他头一遭给儿子认真讲述自己的工作。

儿子问:“爸爸,你爬那么高,是耍杂技的吧?”(记者 王鑫方大丰)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