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哪些优势和条件

2024-06-10 17:23:44 - 媒体滚动

转自:求是网

我国推动科技事业快速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根本就在于我们拥有独特的优势和宝贵的经验,能够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集中力量办大事,抓重大、抓尖端、抓基本。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具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社会环境。

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哪些优势和条件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出实招,大力发展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图为2024年5月11日,内蒙古包头市一家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人在生产车间作业。新华社记者李志鹏/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可靠保障。我们显著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正是依靠这一优势,我们一次次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突破,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道路。当前,科技创新越来越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和高效协同攻关,亟须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引领作用。近年来,党中央不断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有力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显著提升了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不断提升的科技能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大动能。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科技创新条件不断改善,2023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超过3.3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提升到2.64%,超过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OECD)国家平均水平。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加快布局,国家大科学装置在建和运行57个,纳入新序列管理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07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798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606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2376家。科技创新在众多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嫦娥”探月、“天问”探火等深空探测项目成功实施,量子信息、干细胞、脑科学等前沿方向取得重大原创成果,太阳能光伏、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等领域实现换道超车,5G网络运用全球领先。

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重要载体。产业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载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前瞻布局类脑智能、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新赛道,新一代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一批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强的新产业持续壮大。202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2012年的5%提高到13%以上。同时,我国工业特别是制造业体系完整,既为孕育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提供了良好条件,也为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提供了配套支撑。比如,围绕锂离子蓄电池,从上游的原材料,到中游的电解液、隔膜、电芯,再到下游的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和储能电站应用,上中下游集群共生、联动发展,规模经济效应充分彰显,也正是凭借完整的制造业体系优势,我国新能源汽车在国际市场上才更具竞争力。

海量数据的资源优势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要素支撑。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资源,对传统生产方式变革具有重大影响。我国人口数量众多,人们每日的生产生活消费活动都会产生大量数据,消费电子、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领域的市场规模位居全球第一,且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直接催生社交媒体、移动出行、数字医疗等产业爆发式增长。我国制造业规模世界第一,机器设备台(套)数存量也是世界第一,工业机器人保有量占世界1/3,有力支撑了工业互联网的快速兴起。2023年我国数据生产总量超32ZB。这些场景形成的海量数据资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丰富的“原料”供给。

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拓展需求空间。我国拥有超过14亿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经营主体超过1.8亿户,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47万亿元,是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近年来,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在技术创新、生产制造、市场销售上形成良性互动,庞大国内市场成为“新三样”技术迭代、产品升级、走向国际的关键支撑,2023年“新三样”产品出口值合计超过万亿元。同时,中国巨量市场需求持续吸引全球的新技术新产品,成为吸引外商投资的强大引力场。比如,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正是依托庞大的中国市场,快速形成规模经济效应,有效降低成本,加速技术迭代,成为其全球最大的智能工厂。

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人才支撑。人才是第一资源。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不断优化、作用日益突出的人才队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最活跃、最具主动性的因素。2022年我国研发人员全时当量提高到635万人年,规模连续多年稳居世界首位。入选世界高被引科学家数量从2014年的111人次增至2022年的1169人次,排名世界第二。人才资源总量达到2.2亿人,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每年理工科毕业生超过发达国家理工科毕业生总和。2023年世界500强中国企业上榜数量位居全球首位,拥有一批具有国际眼光和创新思维的企业家人才队伍。这些丰富的人力资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