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的书院梦

2024-07-10 04:51:57 - 媒体滚动

转自:沈阳晚报

沈阳的书院梦

徐云华

书院在古代是一个区域教育水平的标志,某种程度上决定一座城的文化影响力。

在古代,东北不乏有影响力的书院,比如辽阳有辽左书院,锦州有辽右书院,而北镇有辽西书院。沈阳的书院在哪里?

毁于战火的蒲阳书院

沈阳最早的书院,要追溯到明正统二年(1437)。据记载,它就建在当年的蒲河城内。

蒲河城为当时辽东十八城之一,和当时的抚顺是一个城市级别,隶属于沈阳中卫。这个年代在此修建城市是巩固边防的需要。相关资料还记载,蒲河城的城堡周长为725丈4尺,护城河深1丈,阔2丈,有南北城门。城东南设有校军场,有官军745人,军马988匹。沿边设有墩台15座,有瞭守官司员76人。这些记载表明,蒲河城当时的主要功能还是军事上的,那么一个疑问是:在书院盛行的明代,为何不在更大一点的城市沈阳修建书院,而选在这里修建了蒲阳书院?

有此一问的,还有沈阳文史名家初国卿先生。2018年,初国卿先生在他的文章中就记录了探寻蒲阳书院的过程。文脉永续,惺惺相惜,即使一点小事情,只要和文化沾边,便会大书特书,这是文人的私心,也是文化的特性。尽管在《辽东志》《全辽志》以及《奉天通志》中都有记载,但仅有的信息只是:在蒲河城,嘉靖十三年巡按御史常时平建。按历史记载,蒲阳书院建于1534年,那一年离蒲河建城正好97年,而86年后的万历四十八年,蒲河城被努尔哈赤的军队攻破,城内大部分设施毁于战火,蒲阳书院不复存在。

萃升书院的创建是为了某种托付

1719年萃升书院的出现,给沈阳这座城市增加了文化砝码。

当时正是康熙五十八年的“康乾盛世”,书院选择在奉天城天佑门内的府丞公署东面的三间厅堂作为书院。从当时的选址及规模来看,这个地方作为书院应该是临时之举。

在清代,沈阳一直被认为是皇亲贵胄的自留地,是龙兴之地,一般情况下,他们是不允许外边人介入的,特别是敏感的教育,这时候要在沈阳筹建书院,说明他们已经感觉到江山一统、河清海晏了。另有一背景是,在康熙二十八年确定奉天府丞兼提督学政,主管奉天考试之事,并管理盛京宗学、觉罗学、官学及义学。从这一点上理解,当时创建书院也是为了完成某种托付或工作。

后来,萃升书院的发展还离不开一个人,他就是李永绍。据记载,乾隆元年,李永绍在沈阳德胜门(今大南门)学宫右面建立义学,不久改为沈阳书院。李永绍曾官至工部尚书,在清代是二品大员,可是这个修建书院的工部尚书却没有在《清史稿》中有记载。说来也有意思,这里牵扯出的另一个人,也和沈阳有关,他就是曾做过盛京将军的赵尔巽。

赵晚年受邀出山编纂《清史稿》,这部清史前后历经14年,其间因经费拮据,不得不向民间募集资金。话说当时李永绍的裔孙李子宾已是“裕兴祥”绸缎商号的老板,于是赵的手下就向他募集“袁大头”,谁知这个李子宾是个“硬茬”,对来人说:“我家尚书爷临终有遗训,不拿金钱买虚名。”此话传到了赵尔巽那里,赵大怒,在馆务会上公开声称:不许为李永绍立传。于是煌煌《清史稿》就缺了这位清代名臣李永绍的名字。

乾隆七年沈阳书院才真正有了名气

沈阳书院得到真正发展,是在乾隆七年(1742),由时任奉天府尹霍备率领下属劝募官绅捐献,集资开基拓土,扩建书院,增建学堂宿舍和食堂,从此沈阳书院才真正有了名气。

奉天府尹、书法家欧阳瑾曾题写了“萃升书院”四字牌匾,同时作跋,记述了书院的发展历程、取得的业绩以及对后世的期许。在此背景下,萃升书院才得以成为沈阳地区书院的金字招牌,与那时的银冈书院、襄平书院并称盛京三大书院。

沈阳书院的发展,其实是和当时清朝对书院的政策分不开的。比如,乾隆元年,朝廷就发布了书院建设上谕,明确了书院作为教育机构的定位以及对学制、办学方针等明确的规范。其后,乾隆又数次下达谕旨,规范书院的管理,在聘请院长、选择生徒方面都有要求。

朝廷的重视,客观上促进了书院的发展。不过,如果从中国整个书院发展史来看,建筑硬件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人,一些名家大儒成全了书院,推动了文化教育的传承和发展,萃升书院亦不例外。

相关名人

王尔烈

清嘉庆四年,72岁的王尔烈从大理寺少卿位置上卸任,回到当时的沈阳掌教萃升书院。他的到来给沈阳这座百年书院增添了别样光彩,也给自己辉煌的人生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程伟元

说起这位程伟元,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大家熟知的《红楼梦》中的“程甲本”“程乙本”中的“程”,指的就是程伟元。

花谢花飞,光阴荏苒,如今历史上的这些书院早已不在,有的只是漂泊在时间里的各种传说。不过在我心里,他们仍一直都在,只不过形式不同罢了。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