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创局相关负责人谈科技创新之“进” 深圳高新技术企业达2.47万家

2024-07-10 07:26:00 - 深圳新闻网

转自:深圳特区报

深圳新闻网2024年7月10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闻坤)7月9日,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邵钢及相关处室负责人做客《民心桥》,详细解析深圳在提高海归人才吸引力、科技计划项目具体实施及细则、提高科学家科研主动权等科技界关切重点和工作亮点,并回应深圳在以科技创新之进拓产业创新之路的最新成效。

人才评价“立新标”“更自主”

深圳作为一座充满魅力、活力和创新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大都市,在吸引海外人才归国就业创业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那么,深圳如何不断提高海外人才吸引力、提供更加公平的人才竞争和识才辨才用才环境呢?

市科技创新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邵钢表示,深圳高度重视海外人才引进工作,正在对标国家和省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构建和完善专门针对海外引才的项目支持体系。按行业领域分类评选一批创新创业人才、青年人才,给予相应奖励补贴。针对人才评价,深圳正在深入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以“评什么、谁来评、怎么评、怎么用”为着力点,以“破四唯”“立新标”为突破口,着力破解科技人才评价的制度性障碍、政策性束缚和机制性问题。

2023年10月,深圳市印发《关于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促进人才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今年又出台了市级引才、特支、特聘岗位、人才服务等相关政策,全面重构我市人才政策体系。结合“双招双引”和“20+8”产业重点项目,靶向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同时不断壮大青年科技人才队伍。

市科创局外国专家和科技人才处处长陈颖介绍,我市正在深入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已列入国家6个试点省市之一。今年1月以市政府一号文印发《深圳市关于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的实施方案》,选取14家试点单位、16个责任部门、四大核心战略平台共同推进2年期的试点工作。一方面,分类推进人才评价“立新标”;另一方面,改革评审方式,健全评价结果使用和激励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

深圳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和创新政策,引进了一批战略科学家,目前全市各类人才超679万人,高层次人才2.5万人,留学回国人员超20万人。

加大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

有企业提出非常关注每年的科技计划项目什么时候实施、具体怎么实施,今年的细则又有什么变化?

邵钢表示,目前,深圳正在进行市科技计划管理优化改革,建立一个遵循科研发展规律、适应科技现代化发展要求,总体布局合理、功能定位清晰、实施机制灵活的科技计划管理体系。在确保合法高效的基础上,精简优化制度实施体系,让科技资源投入更加有效。

市科创局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处处长杨滢亮表示,2020年,深圳印发实施《深圳市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贷款贴息贴保项目管理办法》,有效期5年,规定对纳入贷款贴息贴保项目库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给予贷款利息、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费用和担保费用资助。截至目前,支持2600余个项目,贴息金额4.55亿元。今年,科创局兼顾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和“切大块、办大事”的战略导向,系统调整和优化贴息贴保项目。目前,相关方案正在加紧制定中。

市科创局科技重大专项处处长陈文献表示,在科技重大专项方面,今年,市科创局以“成熟一个、启动一个”“实施一批、储备一批、滚动推进”的方式,组织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智能机器人、网络与通信、低空经济与空天等10大专项,目前正在组织评审和专家凝练。

鼓励科研人员心无旁骛开展基础研究

有市民提出疑问,深圳一直以来在应用转化上做得很好,那深圳要不要大力加强基础研究呢?

对此,市科创局政策法规处处长陈望远表示,深圳非常重视基础研究,通过特区条例的形式规定必须将一定比例的财政科技资金投向基础研究。今年机构改革,深圳将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发展的支撑。在支持方式方面,基础研究项目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方针,在组织实施主动布局的基础研究重点、重大等项目基础上,将会继续支持科研人员开展基础研究自由探索,鼓励科研人员心无旁骛开展基础研究。

邵钢表示,深圳抓科技创新主要做法总结为“四个强化”: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强化高水平创新平台和载体建设;强化以技术攻关形成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积极催生新产业;强化科技创新环境与氛围的营造。目前,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1880.5亿元,已经连续8年两位数增长,拥有国家、省、市各级创新载体38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47万家。在光明科学城布局建设了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1个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创新要素正在源源不断地集聚。大力发展风投创投,通过培育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帮企业跨越“死亡之谷”。通过不断努力,“人人皆可创新、创新惠及人人”的良性循环正在深圳加快形成。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