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孟子的精神世界

2024-07-10 09:31:42 -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从生前的不得志,到身后留名千古,被尊为亚圣,孟子有何魅力?今天我们重读《孟子》,又能从中学到些什么?

在读《孟子》时,总会被其深入浅出的生动语言所触动,这大概也是《孟子》中能流传下如此多脍炙人口的成语的原因。正是在这种干净利落、朴素自然的叙述中,一个耿直豪爽、敢于直言不讳的孟子被展现了出来。他在与齐宣王的对谈中,言辞犀利让“王顾左右而言他”;在齐宣王要“召见”他时,脾气上来就是不去,非要齐宣王“就见”。“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

走进孟子的精神世界

也正是这样一个有圭角的孟子,心里却有着至醇的信念。孟子认为,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他说,仁义礼智是人本身就有的,不必向外求,“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他重视人格修养,认为“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孟子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性善论是孟子思想的核心,是其仁政王道的基础。关于性善论,《孟子·告子上》这样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侧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为了说明人皆有不忍之心,孟子讲了“孺子将入于井”的故事。当你突然看到一个小孩就要跌到井里去了,你该怎么办?孟子认为,看见的人都会大声呼救,选择救这个小孩。接着,孟子又追问,那你为什么要救这个小孩呢?不是为着要和这个小孩子的爹妈攀亲结友,也不是为着要在乡里朋友中间博取好名声,更不是厌恶那小孩的哭声,而是人人都有的恻隐之心驱使着你那样去做。这个恻隐之心也正是人不同于禽兽的最后一道防线。正如孟子所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如果说孟子性善论的第一层含义是性本善,那第二层含义则是性向善。在稷下学宫,孟子曾与告子进行过这样一场关于人性的辩论。孟子认为性善,而告子则认为“性无善无不善”,水最能形象阐述这一点。告子觉得,人的本性好像急流的水,东边有缺口就向东边流,西边有缺口就朝着西边流。所以人的本性并不一定是善的,跟水不一定非往东流或西流不是同一个道理吗?对此,孟子说,水是没有非往东流或者非往西流,可是水难道没有向上流或者向下流的定向吗?我所说的性善,正好比水是自上而下流的。

对于后天的人格修养,孟子也十分重视,这就涉及他提出的“浩然之气”。什么是浩然之气?孟子认为,浩然之气是伟大的、刚强的,需要用正义去培养它,一点不加伤害,就会弥漫于天地之间。孟子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浩然之气,必须与义和道配合;缺乏它,就没有力量了。

浩然之气该如何“养”呢?孟子认为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也就是说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这样做,就是“集义”;只是选择特定的时间、地点做好事,就是“义袭”。只有一如既往地按照正义的方式做事,时时刻刻如此,不能偶尔为之,才能养好这股气。孟子说:“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对这句话的理解,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孟子研究院特聘专家杨海文认为,首先,“必有事焉”是指人活在世上,都是在做事,做任何事,都要把这件事做好,“而勿正”则是说在做好事情的同时,不要抱太高的要求。“心勿忘,勿助长也”是说要在心中时时刻刻记得这件事,不要忘记,但是也不能像揠苗助长一样目的性太强,违背生长规律。这就是养浩然之气的方法。

乍一看孟子的性善论和修身理论,似乎有些形而上,颇有“心灵鸡汤”的味道;但细细研究后,才能发现,看似简单的故事中,蕴含着积极美好的力量。也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困难,面临“义”和“利”的道德选择;或者遇见诸多不公,质疑人性的善。但在孟子的精神世界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君子最美好的社会愿景,他相信人性本善,他认为民贵君轻,他善养浩然之气。这些愿景在现实社会中,始终会打折扣,但它在人们心中构建出了一个美好的乌托邦,一个始终存在的理想目标。也许,这就是孟子思想穿越千年仍历久弥新的魅力所在。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梁雯)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