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芜湖全城惦念淹没在水中的“一家三口”,这不在设计师于小平创作意图之内

2024-07-10 10:08:28 - 上观新闻

转自:于量

记者采访于小平的前一天,安徽芜湖的“一家三口”彻底淹没在了江水中。

“一家三口”是一件雕塑作品。2009年,在中国美术学院任教的雕塑家于小平受邀,为刚刚落成的芜湖滨江公园创作了一系列雕塑,“一家三口”便是其中之一。这尊描绘长江渔民拉纤场面的雕塑原题《纤夫》,安放在公园亲水平台步道上,是雕塑群由南向北的“排头”。

日复一日,“一家三口”沉默地伫立在长江边。生活在附近的本地人都爱去滨江公园散步,与“一家三口”的每一次擦肩,于他们而言不过是寻常生活中的又一个寻常瞬间;而对于住得稍远些的市民或是外来游客,“一家三口”则难言是一处值得专程来“打卡”的地标,即使偶遇,似乎亦不值得为外人道。

芜湖人几乎都知道滨江公园里的“一家三口”——但往往也仅限于“知道”而已,甚至能够说得上这件雕塑作品原题的人也并不多。在这座彼时刚刚展现出一丝“起飞”苗头的安徽城市,“一家三口”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存在感有限。直到多年以后,一次偶然的契机,让铜铸的“一家三口”以一种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成了全体芜湖人最记挂的“家庭”……

如今,“一家三口”是芜湖人衡量长江水位最直观、最具象化的“刻度尺”。每年汛期一到,“一家三口”必遭“强势围观”。通过观察雕塑浸水情况判断水情严重程度,成了夏季的一大保留节目。当地媒体甚至在雕塑上方设置了固定机位,24小时进行直播。

今年入夏以来,长三角多地遭遇“暴力梅”,长江芜湖站水位随之一再爬高。芜湖水情吃紧,整个城市又一次将目光齐刷刷投向“一家三口”。而身在浙江杭州的于小平,也又一次惦念起了故乡的江边,那出自自己之手、寄托着自己乡愁的“一家三口”。

安徽芜湖全城惦念淹没在水中的“一家三口”,这不在设计师于小平创作意图之内

背景与道具

于小平当年就知道“一家三口”可能会浸水,但是没有想到自己的作品会因此走红。

2006年,芜湖滨江公园启动建设。长江边高大的防洪墙经过全面改造,被隐藏到了木质的步道下,其上则建起了亲水平台,让游人得以尽览江景。2008年,滨江公园一期工程完工。为丰富沿江景观,滨江公园雕塑群的设计工作也被同步提上了议事日程。

在于小平的工作室,他向记者展示了雕塑群当年的设计画稿。雕塑群总计包含16组作品,主题各不相同,展示了历史上芜湖沿江地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不同侧面。而雕塑与周边现实环境的结合,则是设计上的一大特点。比如码头附近,安放的就是一组手提着大小行李、等待渡河的人物群像;天主教堂的广场前,则是反映旧时牧师为信众施洗场景的雕塑。

《纤夫》的位置,被安排在了景观步道最靠近江水的一端。“一家三口”的身后,就是滚滚长江。于小平说,这件作品表现的其实是“回家”的场景。

“纤绳拖着的,既是他们的船,也是他们的家。”于小平告诉记者,纤夫拉纤的场面,当年多见于流经芜湖的长江支流青弋江沿岸。青弋江边的渔民大多以船为家,每日潮起时便驱船去江中打鱼或是跑运输,待到潮落就将船拖回江边浅滩。在于小平眼中,这个“回家”的场面既有生活感,又极富戏剧性,同时也颇为浪漫,非常适合以雕塑的方式加以定格。

“一家三口”中,父亲走在最前,身体前倾角度也最大。作为一家之主,这个体魄强健的男子此时肩头上背负着的不仅是纤绳,更是沉甸甸的责任;紧随其后的母亲,肩上的纤绳同样紧绷。她微微仰头,用手巾擦拭脖子上的汗水,姿态温婉,却又透着东方女性的坚韧;走在最后的孩子,则无忧无虑,手里摆弄着芦苇荡里随手采的芦秆,肩上的纤绳也是松松垮垮,压根没有受力。

值得一提的是,父母二人肩头的纤绳与雕塑主体一样,皆为铜铸。唯独孩子背着的纤绳是软质的缆绳。于小平表示,观者若是愿意,甚至可以背起那一截缆绳,“加入”拉纤队伍。这个小小的巧思,也为雕塑平添了几分趣味性。

按照于小平的设计,“一家三口”背后的江水也是整件作品的一部分。“对于《纤夫》这件作品,长江是背景,某种意义上也是道具。”

然而,作为背景与道具的母亲河,偶尔也会向江边的人们展示她的愤怒与严厉。

2016年夏天,芜湖接连遭遇多场暴雨,长江中下游水位持续上涨,芜湖汛情告急。面对多年未遇的严峻汛情,芜湖人难免焦虑。那年7月2日,骤雨初歇,当地诗人陈东吉如常去公园散步,却发现亲水平台已经漫水,江水淹到了雕塑中父亲的膝盖处。于是,他卷起裤脚涉水靠近“一家三口”,用手机记录下了这一场面。

次日下午,陈东吉又一次来到江边。他惊讶地发现,“一家三口”中的两个大人已经被江水分别淹没至肩膀和胸口,而走在最后的孩子仅在水面上露出半个脑袋。陈东吉又一次拍下了照片,和前一日的照片一道发布在了社交媒体上。随着这组照片在互联网上一次又一次地被转发,“一家三口”被水淹的消息不胫而走,各家媒体也纷纷采用“一家三口”雕塑的照片来报道汛情。

由此,“一家三口”成了芜湖的另类“网红”。

安徽芜湖全城惦念淹没在水中的“一家三口”,这不在设计师于小平创作意图之内

江水与生活

“对于生活在长江边上的人,江水从来都是件大事。”于小平说。

出生于1957年的于小平是个地道的芜湖人。在考入浙江美术学院,也就是如今的中国美术学院之前,他在芜湖完整度过了自己的童年与少年时光。于小平说,自己当年就住在芜湖的主干道中山路一带,距离如今“一家三口”的所在地并不远。

高大的防洪墙,是少年时代于小平关于长江的主要记忆。为了守护城市的周全,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不得不为自己构筑起一道人工屏障。而这道屏障的存在,也遮蔽了人们的视线,使得一墙之隔的母亲河再难亲近,即便是想一窥其真容亦并非易事。饶是如此,这座城市依旧时常为水情所困。每年夏天,接连暴雨引发的城市内涝乃至水灾几乎都会成为芜湖人生活中绕不过去的主题之一。

少不更事,孩子们并不能理解城市中突然涨起的水对于生活会造成何等巨大的破坏。当年的于小平,就像“一家三口”里那个摆弄着芦秆的少年。每每遇到发大水,他都只觉得兴奋,甚至还有些期待:水没脚面,只是寻常情形;一旦到了小腿肚,学校大概率要停课,如此便不必再早起上学了,可以窝在家里尽情玩耍。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一次又一次的水情中,于小平也逐渐在长辈的脸上读到了忧虑与恐慌。

随着城市建设与防汛抗灾能力的不断提升,大水对于芜湖人生活的冲击逐渐弱化。虽然此后也曾经历过1998年、2016年两次严重水情,但是最终都有惊无险,安然度过。而在2016年的那场大水中被淹没了的“一家三口”,则似乎在提示着生活在此地的人们,隐患与危险其实从未远离这座城市。

“一家三口”意外走红后,当地媒体《大江晚报》曾就此专门采访了当地水文水资源局。相关工作人员贴心地给出了测量数据:淹没“父亲”时,水位为12.04米;淹没“孩子”时,水位为11.72米;当江水完全淹没“一家三口”时,水位为12.17米。作为参照,长江芜湖段的警戒水位为11.2米,保证水位为13.4米。这也就意味着,“一家三口”被江水淹没,芜湖的防汛机器就要开始全力运转,因为此时已经超过警戒水位1米,洪水威胁到了城市安全。

安徽芜湖全城惦念淹没在水中的“一家三口”,这不在设计师于小平创作意图之内

自己的雕塑作品成为衡量水情严重程度的“刻度尺”,这显然并不在于小平的计算之内,更不是他的创作意图。但是,如今他也早已欣然接受了作品的这一“新功用”。于小平表示,作品能以这样的方式被市民看见并且接受,对于艺术家亦不失为一种有趣的经历。同时,也算是自己为家乡带去的一份微小贡献。

事实上,在滨江公园的雕塑群中,于小平的另一件作品则是被有意设计成“刻度尺”的:“我做了一组螃蟹,沿着阶梯错落排开。江水上涨时,螃蟹就隐入水中;下降时,就爬出水面。没想到螃蟹没火,‘一家三口’反倒是被记住了。”

不过于小平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一家三口’是这座城市中特殊的一员。大水中‘一家三口’唤起了市民的共鸣,并随之产生共情。芜湖市民关心‘一家三口’,就是在关心这座属于自己的城市和自己在这座城市中的生活。或许,这就是这件作品在雕塑艺术之外最大的存在意义。”

安徽芜湖全城惦念淹没在水中的“一家三口”,这不在设计师于小平创作意图之内

艺术与城市

当年第一次在新闻报道中看到“一家三口”浸没在水中时,于小平的心情很复杂。

于小平说:“对于艺术家,当然希望自己的作品都能被妥善保存、精心养护。放置在户外的作品,一旦遭遇来自大自然的不可抗力,作者肯定比谁都着急。作品被损坏,恨不得自己第一时间冲到现场去修补。但是相比之下,如果自己的作品遭受冷落,始终不被看到,更会使作者感到伤心。”

“一家三口”浸水之后在社会层面引发的种种,让于小平找到了看待这一问题的全新角度。一方面,自然的伟力不可阻挡,《纤夫》在大水中的遭遇只能被无奈地认作某种宿命;另一方面,亦是因为自然之力的加持,这件作品才能有机会被赋予新的含义,从而收获另一种意义上的成功——即便这种自然之力实质上是破坏性的。

《纤夫》通过与所在环境的互动所收获的成功,无疑是偶然得之,很难被复制。但是于小平认为,这恰恰也是“公共艺术”这一概念的题中应有之义。艺术与城市的关系,正是公共艺术所要探讨的。

2002年,中国美术学院正式组建了国内首个公共艺术专业,于小平从当时任教的湖北美术学院调至母校。此后,他先后出任国美公共艺术学院副院长、书记等职。搞了大半辈子雕塑,在于小平看来,城市公共空间中的雕塑作品不仅仅是城市风貌的组成部分,更是对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的关怀:“与陈列在博物馆和美术馆里的雕塑作品不同,公共艺术更强调开放性、可互动性,同时也将创作的主体与重点更多地放在城市中的普通人身上,所要体现的是一种对于人的尊重。”

一说到城市雕塑,不少人总是第一时间联想起欧洲城市。于小平则指出,欧洲无处不在的城市雕塑大多是不同时期建筑雕塑的留存。依托延续数百年的城市化进程,这些欧洲城市方才得以成为雕塑艺术的“露天博物馆”。相比之下,我国的城市化起步晚、步伐快,新城普遍体量大、密度高,因此需要以完全不同的逻辑构筑起城市公共艺术体系。

城市需要艺术的装点,城市生活也需要艺术的滋润。于小平表示,城市公共空间中的艺术装置首先要与周边环境融合,不能生硬地嵌入其中。同时,新时代的公共艺术装置除了运用传统的经典雕塑语言,也应思考融入更多技术手段,从而实现作品与人的互动,让人能够真正参与到作品中。此外,面对城市公共空间有限、交通拥堵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作品在展陈方式上也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为未来留出足够的空间。

7月9日,长江芜湖站水位报11.63米,较此前一日下降0.12米,但依然在警戒水位以上。苦等多日,“一家三口”中的“孩子”终于从水中露头。于小平和所有芜湖人一样,急切地等待着“一家三口”再一次齐齐整整地出现,拉起纤绳,继续他们回家的旅程。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