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谣快评:旅游火了就会被造谣,谁来叫停这种“规律”?

2024-07-10 16:21:17 -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辟谣快评:旅游火了就会被造谣,谁来叫停这种“规律”?

近日,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曝光了一则谣言:造谣者发布视频称,新疆江布拉克景区453元,区间车票35元。但经核实,该景区成人门票价格为43元/人,自成立起至今未做改动。

这并非第一条涉及新疆旅游的谣言。此前,新疆文旅部门已多次澄清网传离奇的“新疆旅游信息”,包括悬崖边的厕所、多年前就被查处的1.7万元民宿等。

这些谣言显然损害了当地的旅游形象,官方下了不少功夫澄清。但为什么类似传言屡禁不止?背后的原因显而易见:流量驱动。

事实上,新疆并不是第一个因为旅游人气高而被造谣的地区,国内不少知名旅游城市、景区,都有过类似的遭遇。梳理相关谣言不难发现,造谣有“规律”,几乎都围绕着“景点”“客流”“门票”“服务”等出行要素展开——

首先,选择热门旅游目的地、景点等自带“流量”的目标作为谣言主角;

随后,针对当下游客规划出行高度依赖网络信息的特点,造谣者采取体验或盘点目的地的方式吸引关注,用“亲身经历”博取信任;

最后,谣言内容真假混杂,其中有部分真实的信息,以增加可信度,再将个别要素偷换成虚假信息,从而实现以假乱真。

值得注意的是,叠加热点要素本身就是一种造谣手段。而且当下部分造谣者并非只造谣负面信息,还出现了所谓“正能量”造谣。

例如,近日洞庭湖决堤险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是网上的“热点”,大量自媒体号将该事件与热点人物韦东奕联系在一起,发布“韦东奕为洞庭湖水灾捐款1600万元”的信息。然而,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与华容县慈善总会都回应消息不实。可见,看似正能量的信息,本质仍旧是叠加热点的谣言。至于造谣者的目的,“万变不离其宗”,还是为了博眼球后,进行流量分成。

需要警惕的是,在新的造谣“规律”中,还有一条:造谣者“脑洞大开”,补充各种细节,以求增加谣言的“可信度”。

近日,有一则“学生眼中最胖的老师2年减重150斤”的消息冲上热搜,原始新闻只是对事件进行了简单描述,但随着话题升温,一些自媒体开始各种编造。在他们发布的帖子中,出现了很多与事实有出入或无法查证的细节。比如“在青春年华里,每个人都有追求美好、实现自我超越的梦想”的励志鸡汤;比如“孩子们天真无邪的问题,却像尖锐的刀子,狠狠扎进鑫鑫心里”等苦情细节……总之,添油加醋,企图用细节增加可行度。

以上种种都说明,“火了就被造谣”已成为社交平台谣言的生产规律,而造假的手段也出现了一定的“进化”,包括以“亲身经历”的口吻捏造、用“细节”打动观看者等。

要从根本上杜绝这一现象,还是要改一改“流量导向”的平台传播规律和算法。

一方面,网络言论自然会生成热点,但哪些热点值得推广、哪些热点需要降温,平台应当有自己的价值观,也有相应的“算法”,从源头建立规则,杜绝造谣者追热点的行为。

另一方面,对于热点中的信息,平台尤其要加大审核力度。从那些涉及热点的谣言看,往往真假参半。对真实的、符合正向价值观,或者合情合理的舆论监督、消费者投诉,平台支持,无可厚非。但对于那些蹭热点,用虚假信息、胡编乱造来博取眼球,再利用流量获益的行为,显然要严格制止,并采取惩戒措施。

当然,对公众而言,面对互联网的海量信息,也需擦亮眼睛,关注热点的同时,多一些求证精神。比如,类似“江布拉克景区453元”的谣言,其实是利用了信息差,游客只要在正规购票平台简单搜索,就能发现漏洞。再比如,社交平台的不少“亲身经历”并不可信,发布者的身份、经历中的“细节”等,都值得推敲。总之,不信谣、不传谣应当成为重要的上网素养,既要避免盲目追求热点,从而为“热点谣言”制造生长环境;更要避免传谣,成为热点造谣者的帮凶。

辟谣快评:旅游火了就会被造谣,谁来叫停这种“规律”?

线上购票平台就可搜寻到门票的实际价格。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