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地民歌唱响京味津韵冀乡情

2024-08-10 06:01:00 - 北京日报

三地民歌唱响京味津韵冀乡情

三地民歌唱响京味津韵冀乡情

学员身系红腰巾,一招一式演绎修渠工人劳动的场景,整齐地演唱北京民歌《修渠号子》。

三地民歌唱响京味津韵冀乡情

三地民歌唱响京味津韵冀乡情

本报记者高悦实习记者田佳玮

“桃叶那尖上尖,柳叶儿遮满了天。在其位的这个明阿公,细听我来言呐……”8月8日晚,伴随着悠扬婉转的歌声,“瓣瓣同心歌续传承”音乐会在石景山区文化中心举行。本场音乐会作为“京津冀地区民歌表演人才培养”项目的汇报演出,30位学员深情演绎了《好热的天》《画扇面》《小白菜》等20余首京津冀民歌,为观众带来一场活泼生动、极具地域特色的音乐盛宴。

“好热的天儿——”随着北京民歌《好热的天》的旋律响起,演出拉开帷幕,来自中国东方歌舞团的国家一级指挥杨春林带领中国音乐学院民乐团现场伴奏,悠扬的乐声与歌声相辅相成,和谐共鸣。

只见一歌唱演员身着红色对襟上衣,扎着麻花辫从舞台中央跑出,边唱边抬手做擦汗状,仿佛正处于炎炎夏日下。两位穿着黑色立领中山装的男演员紧随其后登台演唱。“从南边儿来了一个大妞儿啊,梳着油头哇,戴着玉簪儿……”歌声风趣幽默,京味十足,带领观众走进老北京胡同里的夏日氛围中。

音乐会共选择了8首极具代表性的北京民歌,《探清水河》旋律悠扬、《水牛儿》质朴童趣、《对花》轻快活泼……老北京的风土人情在歌声中娓娓道来,现场气氛热烈,喝彩声此起彼伏。

“这玉泉山的水呀骆驼给我驮,南来的蜜蜂儿给我打窝。”这首《赶庙会卖酸梅汤》唤起了观众孙先生的老北京回忆,从小在石景山长大的他向记者介绍,“咱们过去西边就有养骆驼的传统,运煤用的是骆驼,这都是有渊源的。”

一阵清脆的快板声响起,演出进入天津民歌篇章。“正月里正月正,刘伯温修造北京城。”《莲花落》以天津方言为基础,唱出浓浓津韵。天津时调《画扇面》表达女子对心爱之人的思念,歌曲《探情郎》则活灵活现地勾勒出一位女子前往探望情郎的路上所遭遇的一连串啼笑皆非情景……舞台上,天津人那份特有的积极乐观与热情幽默被演绎得淋漓尽致。

“方言是民歌学习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民歌旋律的基础是按照当地人说话语调来的。”刘予希是《探情郎》的演唱者之一,据她介绍,方言是她在此次学习中遇到的最大难题。为此,来自天津音乐学院的指导老师赵振岭带领学员们逐字逐句朗读、演唱天津方言,才有了如此接地气的舞台呈现效果。

“今年为奴已经二十五,再过几年就三十出,妈妈娘你好糊涂!”这首《妈妈娘你好糊涂》以一位年轻女子的口吻,表达了对母亲不理解自己追求爱情的埋怨。饰演女儿的演员陈含露身着一袭粉红色的旗袍,撒娇跺脚十分俏皮可爱。而妈妈的角色居然由一名男演员戴着头饰反串,这样诙谐的搭配让现场观众忍俊不禁。

“三月呀里来是清呀那个明,姊妹们双双去踏青。”一首悠扬婉转的《放风筝》拉开河北民歌篇章序幕。袁筱璇等三位女演员登台,她们时而抬头装作望向风筝,时而侧首低语,生动展现了在春意盎然的三月天,姐妹们相约踏青、放飞风筝的情景。

演员们活灵活现的表演离不开幕后团队的精心设计。当天的演出,大多数民歌篇幅短且风格相近,如何在整个演出过程中持续吸引观众成为一大挑战。为此,演出导演、原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歌剧团女高音歌唱家孙丽英与团队绞尽脑汁,“我们通过类似情景剧的形式把民歌串联起来,每首歌都有自己的故事和独特的风格,在剧场既能听到美妙的歌声,又能看到精彩的表演,牢牢抓住观众注意力。”

“小白菜呀,地里黄呀;三两岁呀,没了娘呀。”一首家喻户晓的《小白菜》将当晚的演出氛围推向高潮。歌词以自述的口吻表达了一位小女孩对母亲的思念和呼唤,如泣如诉,催人泪下。

“这首歌传唱度很高,但在实际表演中,情绪的把握和层次的递进仍是一个挑战。”《小白菜》的歌唱演员之一袁硕向记者介绍了这首歌背后的故事。最初彩排时,三位演员被歌词打动,哭成一团,却被指导老师赵振岭指出她们“悲伤没有来由”。小白菜毕竟只是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姑娘,并没有那么苦大仇深,“我们需要表现出一种悲凉但不过分悲伤,害怕但不含仇恨的情感状态,这种情感处理是非常微妙的。”

“说了一个一,道了一个一,什么样子开花在水里?”“荷花开花在水里嘛一二呀二呦。”男女声对唱《十朵花》一问一答,巧设悬念引人入胜。在欢快愉悦的歌曲中,本场演出落下帷幕,为期一个月的“京津冀地区民歌表演人才培养”项目也随之迎来尾声。

“歌里的十朵花,每一朵都有独特的色彩和风格。这就如同我们祖国大地上丰富多彩的民歌文化,等待我们去挖掘、去传承。”项目负责人、中国音乐学院副教授李琳总结道,京津冀如同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今天不是项目的结束,而是另一段征程的开始。我们期待30位学员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带动更多的人热爱京津冀民歌,了解我们的传统音乐文化,让我们携手同行,共同见证。”

据悉,“京津冀地区民歌表演人才培养”项目由北京文化艺术基金资助,中国音乐学院主办。来自京津冀地区的艺术院校教师、专业院团演员、中小学音乐教师、高校在读学生等30名学员利用暑期“充电”,在权威歌唱家、教育家、音乐理论家、民族民间音乐专家等老师的带领下,系统深入学习民歌有关理论,在京津冀三地参与实地采风,提高民歌演唱技能,推进京津冀民歌的活态传承与发展。

导师寄语

30个“火种”将带动三地民歌发展

项目负责人、中国音乐学院副教授李琳

京津冀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民歌作为这片土地上的瑰宝,饱含着广大人民丰富的情感和生活智慧。在这个项目中,学员们不仅学习到京津冀民歌的演唱技巧,而且到京津冀三地实地采风,深入理论研究,更加真切地感受代代相传民歌的动人魅力,挖掘作为文化符号的民歌的深刻内涵,担负起传承和弘扬京津冀民歌的重任,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

艺术之路,道阻且长,然行则将至。希望30位学员保持热爱,不忘初心,善于传承,勇于创新。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就像30个“火种”,为传承和发扬这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作出我们的贡献。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希望学员们深耕京津冀民歌的艺术精髓,让京津冀民歌繁花璀璨。

学员心得

为发展京津冀民歌贡献力量

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学生陈含露

我们有幸接受来自京津冀各地知名专家、老师的悉心指导,聆听了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生动鲜活的高水准讲座。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授课专家孙丽英老师所说的“你们30个人要变成‘一棵菜’”。每一次的排练磨合、每一阵此起彼伏的掌声,都使我们这30片“白菜叶”紧紧团结在一起。我们也深深体会到,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未来,我们会将京津冀民歌的火种撒到各处,为传承和发展京津冀民歌贡献自己的力量。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