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电动汽车临时反补贴措施被起诉 业内称全球汽车产业链将重构
转自: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肖伟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8月9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中方在世贸组织起诉欧盟电动汽车临时反补贴措施答记者问,中国将欧盟电动汽车临时反补贴措施诉诸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多位业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电动技术的全面发展,电动车主要指标对燃油车已形成碾压性优势,全球汽车产业链即将迎来一场重构,燃油车企业只有主动加入电动车技术阵营才有生存空间,所谓临时反补贴措施不能阻挡这一重构浪潮到来。
电动技术构成领先优势
为维护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权益和全球绿色转型合作,8月9日,中国将欧盟电动汽车临时反补贴措施诉诸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欧盟初裁中的认定缺乏事实和法律基础,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损害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大局,敦促欧盟立即纠正错误做法,共同维护中欧经贸合作和电动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副院长曹二保教授向记者表示:“临时反补贴措施是非关税贸易壁垒之一,对不同国家的产品采取差别待遇,从而构成对特定国家产品的歧视。非关税贸易壁垒主要为保护进口国的幼稚产业不受海外成熟产业冲击,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应用较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因其产业成熟、技术先进而极少使用。但是从上述案例来看,作为发达地区的欧盟采用这一贸易保护措施,表明该地区的汽车产业链正经历一轮较大冲击。”
对于欧盟电动汽车临时反补贴措施的出台,业内解读为电动技术全面发展,在电池、电控、电驱、热管理、零部件、整车及配套设备的全面发展下,燃油车产业链正面临格局重构的挑战。
一位汽车媒体资深人士向记者提供了相关数据:“汽车热效率是考核汽车工况的主要指标,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燃油车可做到30%以上,这属于燃油车行业的天花板,再往上1%都需要付出极大的成本。但是在我国电动车领域,结合混动、插电、热管理、动能回收等先进系统,比亚迪、长城汽车、蔚来、理想、小鹏、北汽新能源、广汽集团等等,能把电动汽车的热效率提升到40%以上,同时整车购置成本和使用成本明显低于国外同一水准热效率的燃油车。”
他举例进行说明:“国内主流电动汽车大多数在20万元/台以内,每公里行使成本仅0.20元,如果配套光伏发电、先进储能和万用充电桩,每公里行使成本会下降到0.03元,这是燃油车无法企及的水平。这对燃油车而言是碾压性的成本领先优势,意味着全球燃油车产业链正面临格局重构的挑战。”
业内预期产业重构将至
湘油泵原本以燃油泵为主要业务,为包括德国采埃孚在内的多家企业提供燃油泵配套服务,近年来该公司明显感受到电动汽车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澎湃之力,果断调整经营策略,大力发展电动汽车所需的电子泵元件及子系统,并在北美和东南亚新建产能。该公司董秘蒋沙向记者表示:“欧盟的临时反补贴措施在我们意料之中,这并不能阻挡全球汽车产业链重构浪潮。我国电动汽车产业链配套完善,技术成熟,领先优势明显,其产品和服务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广受欢迎。我们也多次接到海外客商邀请,前去洽谈合作开发、投资办厂事宜。就我们的切身体会来看,全球多数国家和地区已经看明白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都想先人一步接入我国的电动汽车产业链中,获得先发优势。”
上海同驭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初创企业,主要从事电动汽车线控制动系统研发、设计和生产,该公司目前拥有上海嘉定、江西宜春两大生产基地,已建成年产能150万套线控制动系统的智能制造中心,是全球极少数具备线控制动系统量产能力的公司之一。
该公司董事长舒强听闻欧盟相关事宜后表示:“今后必然是电动汽车产业链在全球扩张和布局的时代,燃油车企业只有及时调整经营思路,主动加入到电动汽车技术阵营当中才能生存下去,这不是哪一国哪一地区的贸易保护政策就能扭转的。”
(编辑乔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