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眼中的恩师 | 导师卢冀宁教授:低调做人、认真做事

2023-09-10 11:46:56 - 媒体滚动

转自:人民政协报

前不久,我的博士导师卢冀宁教授,托师弟捎来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新作——《辩证法核心的核心之研讨》,让我代他赠给国防大学图书馆收藏,当然还有令我们好好学习的谆谆教导。导师已年近八旬,应是颐养天年之时,可仍夙兴夜寐、笔耕不辍。捧着散发着油墨之香、凝聚导师心血的新书,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

导师一辈子读书、教书、著书。1978年,导师师从当代著名哲学家赵凤岐老先生攻读硕士,打下了坚实的哲学基础;1983年,又在人民大学哲学系肖前教授门下攻读博士,成为全军第一位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的教师。在几十年军旅生涯中,导师致力于哲学特别是军事哲学研究,是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哲学课题组主要成员,长期担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现代哲学史研究会常务理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导师学养深厚、著作等身,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军事理论等研究领域,均取得了丰硕研究成果,是国防大学第一届学科学术带头人、军队著名军事哲学专家。

2003年,我有幸师从卢教授攻读军事哲学专业博士。这其实是一个较难啃的专业,既要掌握系统军事知识,又要养成较强哲学思维。三年的学习,不能说是苦不堪言,但也至少“脱了三层皮”。正是在导师严格学术训练下,我全面提升了学术研究能力,博士论文《军事危机论》由国防大学出版社出版,收入《战略智库丛书》。而更大的收获,则是在跟随导师的学习中,在耳濡目染中,领悟学术研究真谛,感受学者人格魅力,学会了低调做人、认真做事。

导师是一个胸怀高远的人。导师经常讲,研究军事问题,要有强烈的使命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常怀报国之心、常思武备兵事,要站在世界战略形势发展演变大局看中国,站在国家安全与发展高度看军事,这样研究的东西才有大思路、大格局。导师喜欢静静地站在世界地图前思索、研究,而自此流淌出的一份份研究报告、战略咨询建议就极具战略性,受到中央、军队领导机关的重视,在一些重要决策中发挥了咨询作用。

导师是一个恪尽职守的人。导师对工作兢兢业业、勤勉尽责,对学术砥砺深耕、笃行不怠。对我影响至深的一件事,就是对于军事领域的一个重要战略问题,导师觉到存在有失偏颇的情况,他不顾多方劝阻,疾笔上书,建议从新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索研究,以形成全面系统的认识。导师为人谦逊、真挚诚恳,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保持学者风骨,不为五斗米折腰。

导师是一个思维缜密的人。在他的书柜里,整齐摆放着《马恩全集》《毛泽东选集》等经典著作,反复学习研读。导师常说,“如果革命领袖的著作没有学懂弄透,就无法运用先进的科学理论指导军事研究,那你的博士也就不要读了。”导师如此要求,他自己更是以身作则。因此,他的学术研究,政治方向明确、学术观点严密,具有理论创新性又紧贴中国军事实践。记忆尤其深刻的是导师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的哲学思想》一文,挥洒自如、析理深透,给人以深刻启发。

导师是一个治学严谨的人。导师极其重视学术研究的规范性、逻辑性。导师常讲,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搞军事理论研究,浅尝辄止不行,玩花架子、做表面文章不行,一定要严谨、认真,对学问要有敬畏之心。对于学术研究,导师要求每一论点、每一论据,都认真推敲、一丝不苟。我们的学位论文,导师几乎是逐字逐句进行批改,标点符号都不会放过。看到自己粗糙的论文一页又一页被导师的红笔圈改,看到导师指出的一个又一个不该犯的低级错误,我常常羞愧不已,真有挖个洞钻进去的感觉。往事历历在目,也在时时提醒自己,做学问,一定要认真、认真、再认真。

导师是一个情趣高雅的人。深耕细研军事哲学问题,但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老夫子。导师关爱家人,生活淡泊,宁静致远,与师母相濡以沫、琴瑟和鸣。导师兴趣广泛,身材高大还微微有些胖,但跳起华尔兹来,舞姿优美,在一众白发老人中尤其出彩。对待学生,导师既严格要求,又亲如慈父。记得有一次,单位举办联谊晚会,我年幼的女儿表演节目有些紧张,导师耐心引导、加油鼓励,孩子圆满完成独唱节目。这些生活中的小浪花,都成为人生旅途中的美好记忆。导师的精神和品格,不仅对我的学术研究产生深刻影响,也对我的整个人生道路产生重大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在教师节慰问北京八一学校师生时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更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正是有无数位好老师、好教员,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培养了千千万万栋梁之材、有志之士,为中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在我的人生中,有幸遇到了卢教授这样的好导师。如今,我也是41年教龄的教师了,并有幸成为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我在时刻鞭策自己,要像卢教授那样,严谨治学、清白做人、辛勤耕耘,像春蚕吐丝,像蜡烛燃烧;对学生,要像导师那样,既严格要求又关心爱护。作为政协委员,要把使命扛在肩上、责任放在心上,关心教育事业、积极建言献策,发挥好政协委员的作用。

委员眼中的恩师 | 导师卢冀宁教授:低调做人、认真做事

来源:《人民政协报》(2023年09月06日第11版)

作者:于巧华

版面编辑:贺春兰朱英杰

新媒体编辑:洪琳

审核:周佳佳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