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生长智慧创新通达未来
转自:成都日报锦观
实干生长智慧创新通达未来
——成都市青白江区实验小学“实·创”教育理念下“创·生”课程的构建
科创活动
“打卡争章”无纸化测评
“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要创造的地方。”未来学家埃利雅德博士或许没有想到,他的这句名言会成为成都一所学校努力实践的方向。
在成都市青白江区实验小学,“实·创”是这里的“主旋律”。“实”是实在实干、基础扎实;“创”是与时俱进、发展超越。校长程辉认为“学校应该在复杂多变的世界里,用实干的态度和创造的精神去点燃学生的梦想与激情”。
近年来,基于“实验创新,通达未来”办学理念,秉持“培养通往未来世界的中国人”育人目标,青白江区实验小学在追寻高品质课程建设道路上几经摸索,构建起自己的“创·生”课程体系。该课程打破时空局限、拓展课堂边界,以“重基础、开视野、强能力、优合作、求创新”为目标,实现了育人方式的迭代升级,促进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让师生共创,为未来而教。今天的青白江区实验小学已形成本部校区、北区分校、陆港分校“一校三区”集团化办学格局。三个校区文化一脉相承、管理规范一致、教学形式多样,在总体框架内又各展其能,以课程创新推动教学变革,共同开拓一条通达未来教育的探索之路。
铺好课程“跑道”
促进多元成长
根据课程管理、开发主体、组织方式的不同,“创·生”课程分为“创·根”“创·干”“创·枝”三大类课程。“创·根”即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确保学生学习的基础性;“创·干”对应的是校本课程,专注于学科拓展,营造和而不同、个性张扬的校园氛围;“创·枝”对应的是融合课程,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主要方式,是校本课程的新样态。这三大类课程点面结合、纵横推进、螺旋上升,强基础、展优长、拓潜能,所有指向都是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把学生看成完整的、发展的、具有潜能、富有个性的个体,并赋予课程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学校在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把“创·干”课程和社团活动紧密结合,形成“基础储备—兴趣启蒙—特色培育—自主发展”的课程“生态链”,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学校特色化发展。在秉承课程总体文化的基础上,三个校区又研磨出各自课程的生长点。本部校区根据学科拓展把校本课程分为侦探、数学、编程、体育、医学、美术、书法、舞蹈、音乐、信息、科学、劳动、礼仪、表演和文学共15个学院,每个学院又分不同的“专业”方向,如数学学院以网络画板为主,美术学院分为创意线描、多彩黏土等,科学院分为木工、搭桥等。北区分校开发出科技、文艺、体育、劳动实践4个大项、43个小项的特色课程,比如心灵导航、花式跳绳、经典吟诵、趣味阅读、民间剪纸、织工造物、小码农工坊、可爱的四川、妙手丹青等课程。陆港分校设计出“根、干、枝——创·生石榴芯”三级课程架构,其中电子钢琴课程通过技术赋能将传统的“一对一”钢琴授课模式转化为“一对N”新型授课模式;而电子书法又将传统的“一对N”授课模式转化为技术赋能的“一对一”授课模式。这些校本课程整合学科教学内容、聚焦能力训练点、点燃兴趣生长点,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衔接贯通形成合力,用“有趣、有效、有温度”的高阶教学营造“好知、乐知、有深度”的学习氛围,培养出身体结实、基础扎实、情感朴实、实事求是,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通达未来的中国儿童。
“这是我用超轻黏土做的螳螂”“我观察到蜻蜓是这样飞舞的”……前不久,本部校区开展了一场“小昆虫·大世界”主题学习活动,孩子们纷纷上台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如何在核心素养导向下更好地发挥校本课程的价值?“创·枝”融合课程从真实问题出发,打通学科壁垒,以数字技术支持、以科研思维助力,通过跨学科综合学习提升学生的探索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以“小昆虫·大世界”项目式学习为例,教师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问题驱动,整合科学、语文、音乐、数学、体育等不同学科的相关内容,形成“分析”“设计”“建构”“应用”四大学习样式,让学生以探究、实践、合作、个性化的方式解决问题。“创·枝”课程强调从他者(比如昆虫)的角度进行思考,让创造成为可能。目前,三个校区以学科渗透、学生社团、主题活动、项目学习、社会实践、外出研学六大校本课程为实施路径,已形成“食育”“科创”“劳动”“国际理解”等跨学科主题学习融合课程。追随新课标,不断跨越学科边界,学校把课程建设从经验建构走向意义追寻,赋能学生的未来,也迎来自身文化创新的“高光时刻”。
构建“创·心”课堂
重塑学习形态
课程建设并不局限于课程内容的变革,还是课堂教学的一次全方位探索。学校构建优质高效的“创·心”课堂,提出创造性地学——冲破思维定式,不局限于原有的学习方式、学习资源及传统学习工具,以高阶学习驱动低阶学习。在创造中学——强调情境学习,以创造性的任务驱动学习的过程,其学习成果可以是有形的物品,也可以是特定形态的创意作品。为创造而学——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创造新事物的品质及能力。这三个课堂“关键词”也正是“创·生”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指向。
要让学生创造性地学,教师先要创造性地教。为此,学校积极开展“创·力”教研,通过“向外看、向内求、向前走”的方式集聚教师参与课改的合力与活力。学校行政干部坚持深入课堂,透过师生教学行为的表象为课改把脉;年级主任、教研组长经常集体研究,针对课堂上的问题群策群力破解;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各级赛课、献课活动,从中领悟教育的本质与方法,推动课程改革落地生根。学校还强化三级校本研训模式,构建备课组、教研组、学校教研活动体系,通过“主题带动—课例引领—实践反思”逐渐形成“创·心”课堂范式。比如本部校区英语课堂上开展的开放式、情境式阅读,北区分校数学课堂上开展的“智、趣、思”三维练习,陆港分校语文课堂上开展的“独学—共学—展学—评学”,都倡导在自主、体验、探究的学习新形态中实现知识的贯通、连续和递进,形成统一课堂文化要求下的多元化表达。
创新评价体系
指向儿童发展
“这个孩子课堂上思维活跃、反应敏捷,但一些学习习惯需要纠正。”班主任会议上,教师们对照评价数据,认真分析班里每个学生的学业情况。在“双减”政策和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学校创新指向儿童发展的评价体系,通过强化过程评价、完善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等方式促进教育品质持续提升。育人是课堂教学的应有之义,学校为“创·心”课堂注入“五心评价”,从动心、专心、齐心、开心和润心五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包括每堂课的学情分析、目标达成度、特色呈现、问题归纳、教学反思等。不仅客观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长轨迹,也全面检验教师的课程建设与实施水平。“五心评价”最终指向是引导教师上好每一节课、关爱每一个学生;学生学好每一节课,得到全面发展。学校认为,每一名学生都应该是自我学习的构建者与创造者,“五心评价”是从这一理念出发的,最终也必将回到这里。
“这是我参加填图比赛获得的证书”“这是我数字闯关老师给的奖励”……二(1)班的孩子们兴奋地分享着各自的期末“考卷”。学校对一、二年级的测评方式进行改革,不再使用单一的纸笔考试,取而代之的是“打卡争章”的游园会。每个关卡的游戏设置分别对应一到两门学科的能力考核,让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建立了一生一案“成长记录手册”,从道德品质、行为规范、学习能力等方面为每名学生绘制“增值可视画像”,形成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情境和良好氛围。引入个人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定、家长评定等方式,充分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学校还利用信息技术对评价数据进行全方位、全过程、智能化的分析,形成“支持学习”的生态系统,帮助学生挖掘潜能、找到努力的方向。艺彩少年、阳光少年、美德少年、勤创少年……从单纯关注学业成绩到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而关注每个生命质量的持续发展,孩子们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体现,在各级各类科创、艺体活动中频频获奖,真正诠释“实验创新、通达未来”的教育内涵。
后记
聚焦于当下,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以未来眼光看待教育,让教育的意义与人才的培养丝丝入扣。这就是成都市青白江区实验小学“实·创”教育理念下“创·生”课程改革给予学生看不见却带得走,甚至伴随一生的知识财富。陈茵/文图由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