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创新不应丢掉文化内涵

2024-09-10 07:03:28 - 媒体滚动

转自:嘉兴日报

月饼创新不应丢掉文化内涵

记者周佩佳

香菜味月饼、螺蛳粉月饼、酸辣月饼、松露鹅肝月饼、腐乳月饼……临近传统中秋佳节,月饼市场已经热闹起来。与这些创新口味相比,近年来出现的抹茶月饼、巧克力月饼等可谓是小巫见大巫了。

对于“奇葩月饼”,网友评价有很大分歧。有人认为吃月饼就是“吃”传统氛围,“五仁月饼、豆沙月饼请求出战”;也有人支持口味创新,“正因为有这些新口味月饼,让传统节日有了新的烟火气”;但更多人持强烈否定态度,认为“创新口味不应该是窒息口味”,甚至有人提出反向操作:“我反正不会买,除非买来给讨厌的人吃。”

不可否认,创新无处不在,传统节日也需要顺应时代潮流作出相应的改变,让古意与今韵来一次碰撞。前些年我们讨论“天价月饼”的过度包装问题,如今我们讨论月饼的口味创新问题,那么我们到底在讨论什么?

自古以来,中国人对吃都很重视,也衍生出每个节日特定的“标配”食物,不同节日的饮食背后蕴含着特定的文化内涵,创新不应该脱离其内涵而随意为之。中秋节吃的月饼,相传最初是用来祭祀月神的祭品,又因在这一天月亮最圆,被赋予了“团圆”的寓意。

前几年,月饼过度包装现象遭到了舆论一致否定,大家都认为应该将重点回归到月饼本身,在口味和文化内涵上与时俱进,而不是在包装上花样翻新。应该看到,月饼不仅是中秋节的传统食品,还附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同时还要努力走出“一到中秋吃月饼,平时不闻不问”的消费潮汐,让吃月饼成为一种日常,而不是为了赚眼球或者“吸金”而过度创新。

向年轻人靠拢,是当下各个领域谋求创新的一个方向。年轻意味着时尚,或许也意味着“冒险”。过度追求新奇口味,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月饼的传统韵味,使这一节日食品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内涵。商家在创新的时候应考虑到新意与传统之间的平衡,既满足消费者对新鲜感的追求,又不失去中秋节的文化底蕴。

对于商家来说,月饼口味的创新是实现品牌差异化的一种竞争策略。在高度同质化的月饼市场中,独特口味的月饼能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满足年轻消费者追求新奇、个性化的需求,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香菜月饼、螺蛳粉月饼等“奇葩”口味,正是商家为了抓住消费者眼球而作出的尝试。

月饼口味的创新,让我们看到了商家的“用力”,但最后能否“叫座”还有待市场的验证。我们应该明确,创新应以尊重传统为前提,避免为了创新而创新,失去了传统节日食品本身的文化价值和情感寄托。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既能体现创新精神,又能传承文化精髓的月饼,让这一传统节日食品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