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餐具 “大”民生

2024-09-10 07:33:01 - 南宁日报

“小”餐具 “大”民生

●现象消费者在外就餐时习惯用开水冲洗餐具

餐馆是大众消费场所,提供的餐具、饮具被反复使用,因此必须进行消毒处理,确保卫生安全。《食品安全法》规定,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应当洗净、消毒,炊具、用具用后应当洗净,保持清洁;直接入口的食品应当使用无毒、清洁的包装材料、餐具、饮具和容器。面对规定要求,不少餐馆选择向餐具消毒公司购买包装封存好的消毒餐饮具套装。

近日,记者来到南宁江南万达广场的一家餐馆就餐,该餐馆用的是经过餐具消毒公司清洗、消毒、封存好的消毒餐饮具套装。当顾客落座后,餐馆服务员主动端上一壶热开水和一个空盆,供顾客清洗餐具之用。

撕开包装膜,用热水把碗、碟、杯子、筷子等快速烫一下,再将水倒入盆中……这是市民在餐馆吃饭时的常见操作。“在餐馆、饭店用餐,店里提供的餐具必须用开水烫过,不然总觉得不干净。”市民苏先生认为,消毒后的餐具虽然有塑料包装密封,但实际是否卫生,很难通过肉眼就能观察出来。

●探访

集中消毒洗出“放心餐具”

穿着塑料“外衣”的餐饮具是如何清洗消毒的呢?记者来到广西嘉恩智能餐具消毒有限公司,实地探访餐具回收、清洗、消毒的流程。

广西嘉恩智能餐具消毒有限公司是广西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规范化建设单位。记者在公司生产车间看到,车间干净整洁,分开设置有餐饮具回收通道与成品出口通道,以及一套完备的餐具清洗流水线。流水线上,工作人员将集中回收的餐具拆箱分拣,将筷子、碗、碟、勺子分门别类放入专门的清洗流水线中,经过机械化和标准化的除渣初洗、除油浸泡、喷淋精洗、中温漂洗、高温漂清、消毒烘干后,干净的餐具随着传送带被运输到包装台,包装成套后被重新装箱,经过微生物质检合格后,才会出库送往对应的餐馆,完成全部生产过程至少需要10道工序。

杀菌消毒、干干净净,无疑是洗出“放心餐具”的关键。以钢碗的消毒为例,记者注意到,餐具经过的每一道工序都通过科技化、智能化的设备在不同的清洗流程独立无重叠地分插在轨道上,让每一个餐具都能在数智化的设备运转下得到充分的清洁、消毒。

广西嘉恩智能餐具消毒有限公司董事长蔡岳华介绍,该套设备每日可清洗24万套社会餐饮套装碗,120万个学校学生餐碗。公司自今年7月正式运营以来,与近千家餐饮企业及50多个学校、团体合作,为他们提供全面的餐饮具清洗消毒服务。“餐具消毒是食品安全的一道防线,与消费者的健康息息相关。我们工厂借用互联网人工智能、AI视觉科技检测、数据远程监控等一系列的科技化系统,打造了餐饮具从进工厂到出工厂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体系。我们增强主体责任意识,严把消毒流程,将继续加大对生产设备智能化的投入力度,通过科技化、智能化、数智化,打造标准化、规范化、可远程监控的流水线生产车间,让消费者用上洁净、无菌的‘放心餐具’。”蔡岳华说。

●解惑

用开水烫餐具是否有用?

如今,用热水烫洗餐具仿佛已成了市民的习惯。对此,南宁市卫生监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要辨别餐具是否卫生合格,首先要看外包装膜是否干净和完整、是否有漏口现象,再看是否按规定在外包装膜上清晰地标注餐饮具消毒企业名称和地址、联系方式以及餐具消毒日期、保质期等内容,这些内容都应该是齐全标明的。

对于开水烫一下餐具是否能消毒、更干净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综合门诊部主任医师冯润川。冯润川指出,如果餐具清洗消毒不到位,转运、保存时受到破损或污染,就会让餐具受到污染,常见的是细菌污染,主要为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肠道致病菌及部分病毒,甚至有清洁剂残留物,可能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这种情况用开水简单烫及冲洗,达不到真正消毒杀菌作用,也冲不走附壁残留物。开水冲烫只能让餐饮具表面更干净而已。

餐具虽小,但关乎食品安全的大事。只有行业参与者严于律己,在“洗”的环节上下功夫,按规范做、按标准做,监管部门各司其职,“管”得到位,多方共举形成社会共治的合力,才能让消费者在使用时更加安心、放心、舒心。

本报记者吴青华文/图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