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冰城底气十足

2024-09-10 08:26:21 - 媒体滚动

转自:哈尔滨日报

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冰城底气十足

■本报记者罗彦坤

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安。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视察时强调,黑龙江要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率先实现农业物质装备现代化、科技现代化、经营管理现代化、农业信息化、资源利用可持续化。强化数字技术和生物技术赋能,优先把黑土地建成高标准农田,切实把黑土地保护好。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推进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推进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配套推广先进适用科技和高端农机装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发展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要打造食品和饲料产业集群,提高粮食生产综合效益。要加快推进乡村振兴,让农村具备现代化生产生活条件。

一年来,哈尔滨市牢记总书记嘱托,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五良”融合,持续提升现代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攥紧“农业芯片”,扛稳筑牢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责任,从农业大市朝着农业强市目标坚实迈进。

实施黑土保护

殷实“大国粮仓”

金秋九月,白露时节,巴彦县红光乡丰裕村的一块高标准农田已初现丰收模样。登高俯瞰,万亩平畴,满眼黄绿相间的条带,那是“米豆轮作”特有的景象。笔直的田路两侧栽满了金叶榆、宿根花,十字路口架设了木栈道和观景平台。丰裕村党总支书记于云波骄傲地告诉记者:“我们村是巴彦‘黑土保护第一村’呢,也是我们县最早全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村。咱这儿的万亩农田,黑土层就有1.5米厚,大豆亩单产能摸高到500斤……”伸手摘下一个鼓鼓的豆荚,轻轻捏开,浑圆的豆粒泛着微黄。于云波底气十足地说:“自从建成了高标准农田,庄稼产量连年递增。今年,高标准农田还会再立新功。”

为保障高标准农田生产循环永续,丰裕村依托省农科院提供的黑土保护技术,以机械化深翻、秸秆全量还田、农家肥科学利用等多项举措,保护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粮食产量节节攀升,农民生产热情一年比一年高。

统计显示,2024年,哈尔滨市粮食实播面积3154.5万亩,其中,玉米1884.1万亩、水稻895.6万亩、大豆349万亩,其他粮食作物25.8万亩。哈尔滨市紧盯粮食生产全过程,通过生物技术、数字技术赋能,提供“耕、种、防、收”全程技术指导,金秋再现,丰收在望。

插上科技“翅膀”

推进“五良”融合

稻乡五常的龙头企业——“乔府大院”的有机稻田里,数字化、智能化大显身手。立在稻田里的大型电子显示屏,实时显示着气温、湿度等数据。管理人员根据电子显示屏提供的数据。对稻田进行精细化管理。科技助力,这里的稻田距离常年“旱涝保收”目标又近了一步。

技术升级后的五常市农业物联网中心,可对稻乡五常全域388个重要点位进行实时监控。“哪个村的水稻熟了,哪块地该放水了,在手机上就能查看,‘农业物联网中心’会及时提醒咱该干啥了。”乡亲们说。精准农业、智慧农业、高效农业不但让农户“慧”种田水平飞速提升,更凭借全程可追溯系统,提升了五常大米的品牌信誉度,种田收益也年年攀高。

在巴彦县松花江乡有一条“天上河”,松花江水被二级泵站水利提灌工程提升45米高,自流灌溉稻田。10万亩高标准农田孕育出一个“稻香国”,占地2000亩的巨幅稻田画,成了当地观光农业“会客厅”,每天慕名来打卡的游人不少。这里出产的“稻花香7号”大米,畅销江浙沪地区。

君阳瑞利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利民手捧沉甸甸的稻穗,笑容绽放。“今年开春,我们这里实施了‘大方田’改造,管水控肥更高效,良田配上大机械化作业,还有精心管护,丰收高产一点不含糊。”

抓“五良”融合促增产,落实黑龙江省千万吨粮食增产计划,是哈市今年农业生产的一个重大举措。2024年,哈市增发国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4个,建设面积108.28万亩,依托全国绿色高产高效行动示范县、大垄密植示范县等项目,主攻单产、改善品质、提升效益,打造了一批“百亩攻关田、千亩示范方、万亩创建片”,为保障粮食大丰收、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打下坚实基础。

攥紧“农业芯片”

源头把控粮食品质

农业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是种子,“藏粮于技”首先得抓牢攥紧“农业芯片”。

在通河县柞树岗水稻农民专业合作社,库房的屋脊上高高挂着一排排小钩子,这是专门用来挂稻穗的。十几年来,通河稻种“北育南繁”的成果都出自这里:稻种成熟后,乡亲们一株株精心挑拣出来,立即晾干,然后送上飞机去海南崖州“北育南繁”。合作社负责人付鹏飞告诉记者,如今,“通稻香”稻种已推出1、2、3号3个品种,“今年,我们是第二年推广种植,产量和品质提升都很明显。”

在方正县万聚粮食产销专业合作社的种子仓库里,为新稻种预留的储藏架已经打扫得干干净净。这家合作社与省农科院合作,培育出适合当地种植的水稻新品种“禧来稻1号”和“禧来稻2号”,已经连续种了5年。每一年,乡亲们都靠它们续写丰收增产的传奇。

冰城紧攥在手心里的“农业芯片”,不仅限于粮食作物,还包括稻田养殖。在通河县富林镇长兴村,农户捞起一网网稻田小龙虾,送进食品加工车间,制作鲜香美味的虾饺,“一田两用,一水双收”获得双重效益。通河县寒地小龙虾养殖协会会长李久明告诉记者:“这可不是一般的小龙虾,这是咱哈尔滨市农科院打破技术壁垒培育的寒地小龙虾,有了这优质充足的‘本地苗’作保障,为我们的稻田养殖产业发展打下了牢固基础。如今,通河的寒地小龙虾已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一支奇兵劲旅,每年都在丰收节上打头阵。”

今年,我市印发了《哈尔滨市2024年三大作物优质高效品种区划布局》普及“良种”,全市良种覆盖率达100%。为扛稳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责任,冰城攥紧“农业芯片”,从源头牢牢把控着粮食品质,守护好黑土粮仓。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