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怀念80年代?

2024-09-10 10:59:40 - 市场投研资讯

我们为什么怀念80年代?

我们为什么怀念80年代?

其实80年代不是一个成熟的年代,无论是社会建设,经济发展都没办法跟今天的中国相提并论,但80年代却有我们今天这个时代唯独没有的向上和包容。

1979年随着邓公到美国进行正式的9天访问。从此,一个春天般繁花似锦的时代缓缓拉开了序幕。

有人这样总结:

八十年代开始改革开放的几个明显的迹象。

1.言论管制逐渐放松,思想上的禁区逐步被一个个的打破,社会思想比较活跃。

2.社会风气逐渐开放,女性的服饰开始逐渐多样化,并且开始暴露自己的身体。

3.媒体上上开始讨论老百姓真正关心的问题,并且减少各种八股,尽可能用老百姓都能听懂的语言。

4.对欧美的评价不再以批判为主,开始逐步承认其进步之处,学习其先进经验。

5.承认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且逐步加以改进,不再文过饰非。

6.电视台天天播放日本美国连续剧动画片。

桃树、梨树、杏树,百花齐放,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也睁开了眼,一切都孕育着希望。

崔健在北京工体演唱会上穿着布鞋高唱一曲:一无所有,唱出了一代人压抑后的释放,“我曾经问个不休,你何时跟我走?”这一句歌词标志着一个崇拜人的时代结束,一个尊重人的时代站起来了。随后邓丽君的歌也传入大陆,她歌颂爱情,歌颂生活。一句“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把当时人们的坚硬的内心都给唱软了。

诗歌更是一个积极向上最自由的象征,它奔放热烈,自由的氛围,唤醒了无数诗人。今天诗人顾城的一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一句话可以说是写出一代经历黑夜的人对心灵曙光,对一个春天的向往向上包容的心境,也让80年代的文艺得到蓬勃发展。《西游记》、《红楼梦》一步步中国百年荧幕经典相继被拍出被放映,那是一个时代的文艺复兴。

包容的环境,也让大量的港台音乐电影小说被引进,也让大量西方的哲学电影被引进。有琼瑶爱恨交织的电视剧,有金庸快意恩仇的武侠,有三毛的浪迹天涯,还有李宗盛、凤飞飞、张雨生、蔡琴的情歌,也有萨尔特、波夫娃、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还有日本的山口百惠,美国的电影《愤怒的公牛》,这一切看似毫不相干的文化,却都涌现在80年代的时代,浪潮里包容向上的环境铸就了文化的海南百川,也铸就了文化的包罗万象。

那个时代,一切都在冉冉升起,无数个寒门子弟在黑夜结束之后,他们纷纷考进大学,靠读书完成自己阶级的飞跃;他们也敢于直抒胸臆,也敢于批判向上的环境,也涌现出一大批有担当精神的年轻人。

今天我们之所以怀念80年代,我想并不是怀念那个时代的本身,而是怀念那个时代的向上,怀念那个时代的希望,怀念那个时代春天般的气息,怀念那个时代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