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最美铁路丨草原“小慢车”承载牧区百姓大幸福

2024-09-10 11:09:00 - 媒体滚动

转自:中工网

中工网记者尹文卓

呼和浩特、呼和浩特东、卓资东、集宁南、七苏木、大陆号、贲红、芦家村、白音查干……8点40分,6856次“小慢车”准时由呼和浩特站发出,开往二连浩特站。这是两地间唯一一趟票价低廉、逢站必停的“小慢车”,共经停28个车站(其中有19个乘降所),全程票价53元,每公里仅需0.11元,开行至今从未涨过价。

这趟列车车厢只有10节(其中行李车1节,发电车1节,餐车1节,硬座车厢6节,宿营车1节),在400多公里的戈壁山丘之间已往返开行30余年。

发现最美铁路丨草原“小慢车”承载牧区百姓大幸福

受游牧文化影响,锡林郭勒盟地广人稀、居住分散,“小慢车”将嘎查(乡村)与城市紧密串联,平均每隔10分钟就会停靠一站,有的站点甚至只有一二位旅客上下车,但一直保留着。站站停的“小慢车”成为沿途百姓就医、求学、务工的主要交通工具。

列车长韩丽娜当年就是从托马尔台站搭乘“小慢车”去乌兰察布求学,如今又回到这辆见证自己成长的列车上守护乘坐“校车”去上学的孩子们。由于列车沿途大部分牧区教学资源匮乏,当地牧民们就送家中的学龄儿童搭乘这趟列车前往赛罕塔拉、乌兰察布、呼和浩特等地求学,所以这趟车也被他们亲切地称作“校车”“求学车”。在这趟“小慢车”上,总能看到写作业或阅读课外书的孩子,车厢俨然成了他们的临时自习室。

“选择这辆列车,因为它经济实惠。”胡女士说,她每个星期都要乘坐这趟列车去看望5岁的孙女。对于退休后工资不高、不赶时间的她来说,这趟列车是最好的选择。多年来,这趟列车方便沿途群众出行的同时,也成了他们外出打工、脱贫致富最有效的渠道。每逢丰收时节,“小慢车”就成了移动集市。牧区百姓除了外出打工,还会带些自家的土豆、土豆粉、胡麻油和奶制品等,乘车到市区售卖变现,贴补家用。车上的乘务员也会热心地帮他们“带货”。

由于沿线医疗条件有限,时常会有患病旅客乘车前往呼和浩特等地就医。每每遇到此类旅客,列车员都会对其悉心照顾,积极解决旅途困难,帮助联系市区的三甲医院和救护车。此外,每个乘务班组都会配备一名参加过红十字会培训的职工,车上也备有血压计、体温计及常用药物,以便及时为旅客提供帮助。

发现最美铁路丨草原“小慢车”承载牧区百姓大幸福

为了给沿线通勤职工提供更好的乘车环境,他们在列车上增设书籍、棋类、便携行李袋、雨衣、鞋刷鞋油、粘毛器、针线盒等娱乐生活用品,竭尽所能给他们提供舒适和方便。列车途经部分站点物资相对匮乏,通勤职工往往需要从外地购置生活物资,列车乘务人员也会主动为他们捎带粮食、蔬菜、药品、衣物等生活必需品。

“‘银发服务’是我们列车上的亮点!”韩丽娜介绍,为全力确保老年旅客顺利出行,在呼和浩特至二连浩特间往返的这趟“小慢车”特别推出“四个一”服务法,即一个爱心药箱、一次便捷支付、一支“帮帮团”和一个爱心包裹,旨在为“银发一族”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便捷服务。在乘降、验票、补票、换乘等各个环节,列车乘务工作人员主动为使用智能技术存在困难、行动不便的老年旅客伸出援手。此外,列车备齐充电宝、老花镜、医药箱等暖心设施,还通过发放便于携带、识读方便的《爱心服务卡》,在坐席上方悬挂“爱心蝴蝶结”等方式,为“银发”旅客提供重点照顾。

因出行的旅客较为固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乘务人员和旅客以及通勤职工相处得犹如“一家人”。送衣买药、捎菜带粮……在乘务人员的记事簿中,写满了需要帮助旅客办理的事件,他们早已将旅客的事当成了自己的事对待。

透过车窗,草原一望无际,成群的牛羊、野生的黄羊、野驴等动物,悠然惬意地漫步在蓝天白云之下;车内,乘坐“小慢车”的乘客们,在列车独有的律动下,慢悠悠地享受生活、感受幸福。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