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探索跨界河流环境保护模式,筑牢流域水生态环境安全屏障

2024-09-10 15:00:00 -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环境网

作为辽宁省内重要的跨市界河流,碧流河与英那河不仅承载着沿线城市生态与经济的命脉,更是大连市不可或缺的饮用水水源。但随着工业活动的日益频繁和危化品运输的增加,两条河流的生态环境安全面临严峻挑战。为此,大连、营口、鞍山三市生态环境部门携手合作,创新实施“一河一策一图”策略,共同织密环境安全网,筑牢流域水生态环境安全屏障。

通过收集大量的水文资料、交通路网图及危化品运输路线分布图等关键信息,三市全面掌握了碧流河与英那河的水文水系特征,精准锁定了环境敏感区域及潜在的风险源;通过线上遥感技术与线下无人机勘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流域内的应急处置空间进行了全面梳理,为后续的应急处置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为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大连、营口、鞍山三市生态环境部门积极联动,携手水利、公安、交通、自然资源等多个部门,展开环境风险排查工作。特别是英那河流域的沙河段,通过无人机的“火眼金睛”,一系列包括已建拦河坝、临时筑坝点、干枯河道及应急池在内的被忽略的应急设施被逐一发现。据统计,碧流河与英那河全流域共可利用应急空间设施达352处,有效容积超过1.4亿立方米,这些被“点亮”的应急资源如同为流域安全装上了“加速器”,有效提升了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为确保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三市对流域内环境风险企业进行了全面排查,并模拟了多种可能的突发水污染事件情景。通过情景模拟,共发掘出101家重点环境风险企业和38条危化品运输管道及路线,全面列明了风险点。针对安全生产事故、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非法排污、汛期洪水等多种次生突发水污染事件情景,三市制定了详细的应急措施,明确了不同情况下应急设施的具体使用方法,以便迅速有效地控制污染扩散,为应急处置争取宝贵时间。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大连市多次组织实战演练,模拟真实的水污染事件场景,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通过演练,不仅锻炼了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还提高了各部门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为保障流域环境安全积累了宝贵经验。

目前,大连、营口、鞍山三市已构建了一套环境安全保障体系。省生态环境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不仅是对碧流河与英那河水源地安全的有力守护,更是对跨界河流环境保护模式的一次有益探索。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