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财经职业学院迎来建校60周年

2023-10-20 02:19:16 - 封面新闻

栉沐风雨一甲子以“财”育人弦歌不辍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迎来建校60周年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迎来建校60周年

张华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迎来建校60周年

符刚

初秋的成都,凉风习习,88岁的退休老人张德林一早便提着一大包资料,来到四川财经职业学院,袋子里装的全是学校老照片、工作资料,泛黄的纸页仿佛诉说着学校几十年来历经的风雨和发展历程,也体现了一位老员工对学校深深的爱和珍视。

如今的川财是四川省唯一一所行业办财经类高职学校。学校始终坚持特色化、差异化、数字化、品牌化、小而精发展,紧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持续深化数字化转型,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关键办学能力明显提升、社会服务与科研能力迈上新台阶。曾经张德林为招聘一位优秀老师而全国奔波的场景早已一去不复返。

六十载文脉传承,六十载滋兰树蕙,在这结满枝头硕果的秋日,近万名在校师生及数万名分散在海内外的校友,带着令人骄傲的“川财人”身份,启程、聚首,共贺川财60周岁生日,见证川财荣光时刻,凝聚奋进力量,高扬理想风帆,共同续写下一个历史章回!

筚路蓝缕启杏坛

4万余名高素质财经人才从这里走出

1963年,一封来自四川省财政厅的文件打破了夏日沉闷,信中写道:转告教育部同意开办“四川省财政学校”。短短十几字,拉开了川财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办学序幕,巴蜀大地,一所专门培养财政和财会人才的中等职业院校就此诞生。

服务社会是学校成立之初便植入血脉的基因:为四川财政金融系统培养人才,提高在职干部素质,满足四川省财政工作实际与经济发展形势需要。1964年学校开始招生,首届学生借住重庆市小龙坎省委初级党校的校舍,1964年底迁至成都市省委党校内继续上课。1965年7月正式迁入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十二号新校址办学。

从“重庆小龙坎”到“成都磨子桥”,从“人民南路”到如今的“龙泉驿”,四个办学点,三迁校址,川财在辗转中完成了从国家重点中专、升格高职院校到探索职业本科发展的跨越与升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办学成就,60年来累计培养了4万余名各级各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财经人才,他们供职于政府、企事业单位及银行、保险、证券等各类金融机构,为国民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党旗飘扬风帆劲

牢牢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使命需要新作为。旗帜指引方向,党建引领发展。近年来,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党委致力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为学院深化教学改革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取得多项“零”的突破:学院党建工作连续两次入选中国职教学会党建工作委员会全国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典型案例,入选首批省级党建“双创”建设单位4个,入选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自主试点高校和四川省职业本科首批试点院校,获评四川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四川省“双高”院校建设单位、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四川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学院在全省职业院校和全国财经商贸类高职中也实现了排名升位。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在推动党建引领改革发展过程中,探索出一套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组织建设为重心、以带动发展为中心的“一二三四”党建工作体系,即把稳一个“方向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守马克思主义阵地,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解决“魂”的问题;抓牢两个“着力点”: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夯实支部和党员基础,解决“本”的问题;健全三条“标准链”:党委工作标准链、基层工作标准链、党员管理标准链,理顺组织建设工作机制,解决“实”的问题;打造四张“创新名片”:智慧党建、质量党建、活力党建、融合党建,树立党建引领事业发展标杆,解决“绩”的问题,实现提质增速。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以红色财经书写“立德树人”新答卷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了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四川财经职业学院立足学校的基础和优势,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关键,破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一体化构建“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使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四个体系,即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打通“三全育人”最后一公里,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学院弘扬“理财至诚、精业至能”的校训精神,构建“54321”三全育人工作体系,“5”是完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教育体系,“4”是充分发挥政行企校“四方联动”作用,“3”是实现一二三课堂“三环贯通”作用机制,“2”是建设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双轮驱动”育人模式,“1”是打造“一院一品牌”“一群一特色”示范工程。通过这个“54321”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财经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对话校领导

实施十大工程

建设特色鲜明全国一流的高职学校

弦歌不辍一甲子,历久弥新铸辉煌,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发展的60年亦是中国经济取得辉煌成就、人民生活质量大幅提升的60年,作为一所深耕财经领域人才培养的高等院校,川财与时代同频共振,致力于建设人才高地,以专业优势为社会经济发展事业源源不断地输送“靠得住”、“能留下”的“永久牌”人才。值此学校建校60周年之际,学院党委书记张华和院长符刚就学院的发展进行了一番展望。

 问:

学校迎来60周年校庆,踏上新的征程,您对学校未来发展目标有哪些展望?

张华:

60年一甲子,学校将站在新的起点上,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最高追求,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围绕“党建引领下的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坚持“育训融合、产教融合”两个融合,抓牢“双高建设、成都基地建设、创新平台建设”三个重点,突出“创新引领、人才驱动、数字赋能、开放发展”四大战略,强化“注重在解决长远问题中应对当前挑战、注重在对接市场需求中遵循办学规律、注重在提升整体质量中适度扩张办学规模、注重在抢抓战略机遇中保持战略定力、注重推进系统性改革中构建现代治理体系”五个注重,实施“培根铸魂工程、专业(群)品牌工程、育人提质工程、校企合作工程、服务提能工程、人才鼎兴工程、数字生态工程、治理效能工程、资源优化工程、文化厚植工程”十项工程,加快建设财经特色鲜明、全国一流、最具活力的高等职业学校。

问:

作为一所财经类院校,学校如何培养更具竞争力的人才,为此搭建了怎样的平台资源?

符刚:

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为:坚持立德树人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凸显财经职教类型特色,以服务数字四川、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体系现代化战略为引领,分层分类培养具有财经特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面对新时代职教发展大势和财经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挑战,四川财经职业学院聚焦人才培养核心任务,围绕“专业建设、质量工程、产教融合”三个维度,为财经类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提供优质平台资源。一是科学布局专业。建成以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群为优势,以电子商务专业群、金融科技专业群、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群为特色,以大数据技术专业群为支撑的专业集群,形成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技术赋能的专业(群)协同发展格局。二是实施质量工程。以“提质培优”“对标竞进”等质量工程建设为抓手,提升人才培养成效。近年来,学院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四川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学生连续8年获省级会计技能大赛一等奖,近五年获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奖项149项。毕业生就业率长期稳定在95%左右。三是深化产教融合。学院与40家规模以上合作企业,共建101个顶岗实习基地,建成现代产业学院5个,开展现代学徒制及订单班培养专业4个,获批省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和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项目各1个,校企合作案例入选教育部2021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及2022年四川省产教融合典型案例,学院入选第二批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培育单位,获批工信部全国首批“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牵头成立的四川财经职教联盟获批教育部第二批示范性职业教育联盟培育单位。

文/宁馨本版图片由校方提供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