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黄河边 系列报道③兰州:河润金城美 诚揽天下客

2023-10-20 08:45:12 - 郑州日报

家在黄河边 系列报道③兰州:河润金城美 诚揽天下客

家在黄河边 系列报道③兰州:河润金城美 诚揽天下客

黄河,这条母亲河,孕育了中华文明的起源。

兰州,作为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

因河而生,因河而兴,

因河而盛,因河而美。

这座城市与黄河相互依恋,

在日复一日的倾心眷顾中

诞生出无数动人的兰州故事,

长期以来与黄河的共生共存,

也形成了独特的黄河文化。

家在黄河边 系列报道③兰州:河润金城美 诚揽天下客

今天,沿着黄河两岸,一条百里黄河风情线打通了兰州的黄河记忆,这是新时代的兰州兼容并蓄的见证,也代表了擦亮“黄河之滨也很美”金字招牌的决心。走在黄河边,南来北往的人们坐在茶摊,人手一个“三炮台”惬意地“刮着碗子”时,仿佛两千多年前张骞出西域的身影就在眼前,耳边也恍惚飘来了“茶马互市”商埠重镇的悠悠驼铃声。

到了夜晚,静谧中只有一条大河的水流淌得生生不息。

家在黄河边 系列报道③兰州:河润金城美 诚揽天下客

1986年春夏之际,在北依黄河、南邻小西湖公园的地方,著名雕塑家何鄂创作完成了大型雕塑《黄河母亲》。雕塑中的母亲,秀发披肩,身姿优美,仰卧在滚滚的波涛之上,她以生动的寓意象征着黄河作为华夏文明孕育者的母亲形象。雕塑中的孩子幸福地依偎在母亲的怀中,顽皮中蕴藏着机灵,代表着万万千千的炎黄华夏子孙,在黄河的养育下茁壮成长,象征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时代精神。

如今,“黄河母亲”早已成为兰州的城市地标,向往来的人们展示着母亲河的宽厚与博大,以及黄河母性的恬静与柔美。

家在黄河边 系列报道③兰州:河润金城美 诚揽天下客

素有“天下黄河第一桥”美誉的中山桥历经百年沧桑,畅通黄河两岸。从桥南到桥北,从南岸到北岸,从早晨到晚上,游人如潮,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男女老少,川流不息。徜徉桥上,拍照留影,驻足观赏,南腔北调,赞不绝口,呈现出特有的中山桥景象,成为来兰游客必先打卡游览的景点。

家在黄河边 系列报道③兰州:河润金城美 诚揽天下客

桥因河而建,河因桥而美,桥与河相交,使文化更为亲近相融。以中山桥为开端,兰州人民在黄河上建起了形状各异、功能完备的多座大桥,使南北通行更为便利,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文化旅游的兴盛。

水车作为兰州的标志性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工艺。兰州水车历史悠久,外形奇特,起源于明朝,是兰州市古代黄河沿岸最古老的提灌工具。兰州水车,又叫“天车”“翻车”“灌车”“老虎车”。

家在黄河边 系列报道③兰州:河润金城美 诚揽天下客

如今,在兰州水车博览园,大家漫步在园内,水车车轴吱吱作响,水筒哗哗倾注,水车转动激起的水珠像细雨一般飘洒于河岸,缓缓转动的水车声与黄河水流声交相鸣奏,诗意而浪漫。而兰州的水车制造工艺,也早已进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这让古老的兰州水车再一次焕发了生机。

每年旅游旺季,游客来兰州,大都会乘着羊皮筏子漂流黄河,感受与母亲河的“零距离”接触。相对于现代快艇、水上巴士,古老的羊皮筏子因其独特的人文印记更加受到游客青睐,俨然成为兰州旅游的“爆款”。随着黄河浪涛的起伏,羊皮筏子颠簸前行,给乘坐者带来了十分刺激的体验。

家在黄河边 系列报道③兰州:河润金城美 诚揽天下客

羊皮筏子旧称“革船”,是黄河特有的风景和古老的运输工具。兰州羊皮筏子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作为河道上的短途运输工具,除了摆运渡河商旅和两岸百姓外,还用于商贸贩运。现在,黄河兰州段上常见的是以13只羊皮胎扎成,可坐五六人的小筏,供游人体验黄河漂流。操控皮筏需要高超的技艺,一定要胆大心细。上筏时要轻,如同上电梯。

兰州还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这为兰州的文化交流和发展带来了影响。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兰州地区的文化也受到了丝绸之路沿线文化的影响。在兰州的传统艺术和手工艺品中,可以看到丝绸之路文化的元素和痕迹。

家在黄河边 系列报道③兰州:河润金城美 诚揽天下客

此外,兰州的民俗文化也是兰州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传统节日、民间艺术表演和民俗习惯都体现了兰州人民对黄河的崇敬和依赖,是兰州黄河文化的重要方面。

总的来说,兰州黄河文化是兰州地区独特的文化景观,融合了黄河文化、丝绸之路文化和本土民俗文化,展示了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地方特色。这是兰州人民与黄河共同演绎的文化传承,也是人们了解和感受兰州地区的重要窗口。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李超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