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前消费的现状和应对措施

2023-11-20 09:10:00 - 金融时报

今年以来,消费持续恢复提升,三季度社会零售总额增速逐月加快,分别增长2.5%、4.6%、5.5%。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增强,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的效能持续增强。但也要看到,消费恢复还不平衡,居民消费意愿仍显不足,消费能力尚需提升。从全年来看,随着扩内需、促消费各项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叠加岁末年初等消费旺季的拉动作用,四季度消费有望继续呈现稳步恢复态势。本文将从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层面出发,分析当前消费形势,并提出合理性建议。

我国当前消费的现状

消费是居民为满足自身需求,使用其可支配收入进行交易产生的经济行为,基于众多消费理论,宏观层面一般从收入、消费倾向等角度来解释消费的变动,其中,收入居于主导地位。具体来看:

(一)受疫情影响,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放缓,但今年有了显著改善。收入是影响消费的核心因素。疫情之前,收入增速持续高于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2015年至2019年,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为8.79%,高于同期GDP增速2.07个百分点。受疫情影响,2020年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GDP增速0.1个百分点,2021年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GDP增速0.3个百分点,2022年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GDP增速0.1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全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累计同比增长6.5%,较2022年全年的5.0%有了显著改善。

(二)居民消费信心有待提高。如果说收入增速放缓制约居民消费能力,那么消费信心反映了居民的消费意愿。

一是失业率已有回落态势。就业涉及千家万户的生计和发展,是老百姓的财富之源,只有工作稳定,人们的收入来源才能稳定,也才会更有动力开展各项经济生产活动或者通过消费来享受生活。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以及经济持续恢复影响下,今年以来,失业率已有回落态势。但从居民心理角度看,受疫情影响,人们对未来收入预期稳定性下降,消费倾向的恢复需要时间。

二是居民杠杆率继续提升空间有限。2011年至2020年,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一路走高,从27.9%增至62.3%。居民杠杆率快速提升有力支撑了消费的增长。2021年以来,居民部门杠杆率提升速度大幅放缓,截至2023年6月末为63.5%。居民杠杆率处于高位,对居民消费信心产生了影响。

综合来看,从收入和消费倾向的分析框架出发,能较好地对消费低迷现象做出解释。但在我们看来,上述分析框架仍存在一些不足。其一,对消费倾向的解读过于笼统,可能会忽视一些重要的细节;其二,纯粹从收入和财富层面分析消费变动,忽视了社会观念变化对于消费的影响。事实上,过去三年来,无论是微观层面的消费者心理还是宏观层面的消费观念,均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对于理解当前消费形势具有较强的启发意义。

我国当前消费的现状和应对措施

从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层面看当前消费形势

(一)微观消费心理的变化。1980年,芝加哥大学著名行为金融和行为经济学家理查德·萨勒(RichardThaler)首次提出“心理账户”概念,认为消费者会明确将消费划分为租金、食物、水电费、娱乐、衣着等不同用途,并在心理层面设定预算上限,且很少跨用途调剂。

一是基于“心理账户”看消费。疫情防控期间,教育文化娱乐项目受损最大,复苏力度也大;居住、食品、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项目疫情防控期间受损较小,疫情后修复空间也小。所以,今年以来的消费修复,在不同消费用途(场景)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难以在整体层面形成合力,从整体数据上就体现为消费复苏仍待提高。

二是分结构来看消费。受益于线下场景的恢复,服务消费的表现好于商品消费;在商品消费中,受益于整体失业率的走低,中低收入群体消费信心明显回暖,必选消费好于可选消费,可选消费中,金银珠宝、化妆品等升级类品种表现较好。大宗消费来看,受地产销售走低影响,装修家居家电等地产链消费整体不及预期,空调是个例外,受高温天气催化表现亮眼;受益于鼓励汽车消费政策陆续出台,汽车消费仍然保持韧性。

三是从消费心理来看消费。一个重要的现象“庄家的钱效应”,指的是赌徒在赢钱的时候会把赢来的钱和本金分开到两个账户,本金轻易不会动,而赢来的钱却会被归入到"不劳而获”账户,认为那是庄家的钱,会将其挥霍掉或者冒险投入下一次赌注中。李爱梅(2014)就发现,个体更倾向于将意外之财用于旅行、聚餐等享乐消费,支配起来更加随意。

(二)宏观消费观念的变化。消费的低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经济周期影响。但除了经济周期导致的消费变化以外,疫情以来,国人消费习惯和消费偏好在潜移默化中也发生了不小的改变,导致消费市场上出现了许多新趋势。日本社会学家三浦展在《第四消费时代》一书中,总结了1960年以来日本消费的变化,并将居民消费的演变进程其划分为四个阶段。整体上看,疫情前的中国大致相当于日本的“第二消费时代”,消费者逐渐从追求温饱型消费转向追求品牌、追求个性、追求体验消费,消费偏好由量向质升级;疫情后的中国,开始具有更多“第四消费时代”的特征。(见表)

一是炫耀性消费退潮,实用性、功能性消费备受大众青睐。2019年之前,大消费是国内最火的赛道之一,各类瞄准消费升级的新消费品牌层出不穷,社交媒体上炫耀性消费大行其道,消费主义成功俘获了很多年轻人。在这种情况下,甚至出现了“贵即是好”的畸形消费观,不少新品牌靠高定价出圈,产品越贵,买的人越多。

然而从过去三年来看,人们的消费心态逐渐发生扭转,变得更加务实和理性。消费者更注重产品的实用功能,消费观念越来越趋于务实和理性;更加看重商品的性价比、实用性及耐用性,淡化品牌意识,冲动消费逐渐减少,即媒体口中的“精研型消费者”。贵、天价、名牌等关键词不再是消费力的证明和加分项,而是被贴上了智商税、“钱多人傻”的标签。根据MorketingResearch发布的《2023中国消费者洞察报告》,面对种种不确定性,消费者对于自身的消费需求比以往多了更为严格的“审视”过程,多余的商品正在被移出购物车,冲动消费大大减少,且不必要的开支也在下降。来自该机构2023年4月的调研反馈显示,62.56%的受访者认为相较于前一年,自己在消费时会思考是否真的有购买需求,而76.2%的受访者声称自己比前一年冲动消费的次数有所减少。

二是国潮崛起开始成为一个重要的消费现象。近几年,国潮一直都是消费市场上的热点,许多带有国风元素的东西很容易“出圈”,并且备受市场追捧。从大白兔、回力的翻红,到故宫IP联名款商品的风靡,再到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现象级爆火,无不佐证了国潮之风的盛行。与此同时,近年来,国货护肤品、国产品牌运动服饰的市场份额不断提升。

国潮崛起的背后,一方面是中国产业链的整体崛起,“中国造”成为商品的加分项,当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产地,品牌因素就弱化了,客观上为国货崛起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逆全球化背景下,支持本国商品是全球潮流所在,国内也不例外,尤其是中美博弈的背景下,很多消费者开始用购买国货的方式来表达对中国崛起的期待与支持。国潮消费观念的崛起,能够在相当程度上解释商品消费层面一些结构性的变化,如高端化妆品销量的下滑以及免税销售额修复的整体不及预期等。

三是消费观念变化的背后离不开人口结构的影响。据统计年鉴数据,2000年我国人口平均年龄为31岁,2010年为35.7岁,2020年为38.8岁,社会平均年龄不断增大。39岁这个年龄段的人正是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和生活压力最大的阶段,其消费观念、消费行为与35岁、31岁的人有着明显的不同。这种不同,成为社会消费观念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也使得一些消费观念的变化具有不可逆性。整体上看,年龄越大往往消费观念越趋保守,越是注重商品的功能和实用性。

现阶段促消费的几条措施

放眼当下,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我国出口动力减弱,需要快速释放内需空间以强化经济增长动力,消费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政策端亦强调“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从实际情况来看,仍有一系列因素在制约着居民消费的扩大,因此有必要在政策端继续发力。

(一)千方百计增加居民部门收入。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扩大消费需求、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扩大居民收入仍是首要选择。目前来看,我国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依然偏低(为45%左右),欧美发达经济体的居民收入占GDP比重多在65%以上,提升居民部门的分配占比仍有空间。同时,也需要持续优化收入结构,努力实现共同富裕,尤其是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从而提高居民部门整体消费倾向。

具体看,要在初次分配中提高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水平,在制定工资计划时,要切实落实最低工资制度,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年收入稳步增长。此外,考虑我国居民中绝大部分人仍以工资性收入为主,有必要进一步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来放大财富效应,提高资本市场赚钱效应是一个重要抓手。存款和理财等投资收益属于可预测的收入,股票、基金投资收益更多具有“意外之财”属性,从消费心理学的角度看,“意外之财”更容易被用来消费支出,因此活跃资本市场、努力营造赚钱效应,对于扩大居民消费倾向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二)顺应消费观念的变化,优化消费市场供给质量。除了在需求侧发力外,供给侧的升级也不可少。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着力于提升传统消费,扩大服务消费,培育新型消费,推动实施新一轮扩大内需战略。一方面,需要推动新一轮品质革命,提升产品质量,坚持创新驱动,鼓励市场竞争,通过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培育形成更多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以产品服务品质提升为导向,增加优质新型产品和生活服务等有效供给,激活中高端消费的同时,满足不同群体多样化需求,充分释放消费市场潜能,打造本土消费品牌影响力。另一方面,应继续完善新型消费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5G通信技术、物联网建设的落地,支持实体商业发展线上业务,鼓励互联网平台向线下拓展,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同时,要大力建设农村互联网与物流基础设施,提高农村电商及物流站点的覆盖率,进一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为农业农村的生产发展、乡村产业振兴以及农民增收致富助力。

(三)持续改善消费市场环境。消费环境在居民消费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是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教育、医疗、养老等事关民生的关键领域下功夫,切实解决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让人们愿意消费、敢于消费;二是要着力净化消费市场环境,继续完善法律法规,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产品追溯等机制,依法打击侵权假冒、坑蒙拐骗、泄露隐私等行为,引导市场有序竞争,营造安心放心诚信的消费环境;三是要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通过减税降费、发放补贴、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多方面措施来稳定中小微企业运行,同时要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劳动权益保护、保费缴纳、薪酬等政策制度,更好开辟消费和就业新空间。

(四)消费金融促消费仍有发力空间。消费贷款一直是支持消费回升、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力量,短期来看,国内消费仍未完全复苏,恰恰为消费金融促消费提供了空间。就金融机构而言,可着重从客群和场景两个方面进行发力。

一是找准客群。在存款余额高增的背景下,很多人不消费更多是信心不足,对于这类群体,消费信贷很难发挥作用。从潜力挖掘角度看,新市民群体消费弹性更大,面临的资金约束也更强,可挖潜空间较大。据统计,我国有约3亿新市民群体,潜力巨大。金融机构可着重强化对新市民的服务创新,围绕新市民扎根城市过程中衍生的住房(装修家居家电等)、汽车、医疗、子女教育、保险保障等需求,辅以针对性的金融支持,既有助于新市民更好地融入城市,也能有效扩大内需,推动消费复苏和消费升级。

二是绑定场景。从定义上看,狭义的消费金融是指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业务,不涉及住房按揭贷款和汽车消费金融,主要围绕家电、电子商品、家具等耐用消费品的购买和旅游出行、育儿教育、装修等支出提供贷款支持。结合当前国内促消费政策来看,主要围绕汽车、家电、家居、3C电子产品以及休闲旅游、体育等领域展开,与消费金融的传统业务场景具有高度契合性,基于消费场景发挥消费金融促消费的作用也变得顺理成章。

(作者单位:星图金融研究院、江苏苏宁银行)

主要参考文献:

①冯明.国民经济核算视角下中国居民消费率的因素分解研究——对“消费能力说”和“消费意愿说”的定量考察[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3,40(05):180-201.

②何兴强,杨锐锋.房价收入比与家庭消费——基于房产财富效应的视角[J].经济研究,2019,54(12):102-117.

③李爱梅,李斌,许华等.心理账户的认知标签与情绪标签对消费决策行为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4,46(07):976-986.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