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副主任解读2023年前三季度海洋经济运行情况

2023-11-20 18:40:01 - 媒体滚动

“蓝色引擎”持续发力

——2023年前三季度海洋经济运行情况解读

崔晓健

海洋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达的海洋经济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撑。今年前三季度,在扩内需、提信心、防风险等政策作用下,国内需求持续释放,涉海经营主体信心不断提振,海洋经济主要指标回升向好。

海洋产业体系不断完善,海洋资源供给稳步提升,企业经营情况总体向好,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海洋运输平稳发展……11月20日,自然资源部在京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前三季度海洋经济运行有关情况。初步核算,前三季度海洋生产总值7.2万亿元,同比增长5.8%,海洋经济总体延续恢复向好态势。

海洋产业体系日趋完善,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海洋传统产业释放新动能。海洋船舶工业、海洋旅游业等海洋产业增势良好。前三季度,海洋船舶制造企业紧抓新船市场轮动的机遇,我国海船市场份额保持全球领先,新承接订单量加快增长,船企经营效益持续回升。全国新承接海船订单、海船完工量、手持订单量同比分别增长40.2%、23.3%、34.3%,其中,交付的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显著增加,批量交付24000标准箱集装箱船、LNG双燃料动力散货船及气体运输船等。海洋旅游业加速进入全面恢复新阶段,前三季度海洋客运量同比增长121.0%,已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

海洋新兴产业不断成长。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持续向好,前三季度交付海工订单金额同比增长50.0%,占国际市场份额64.3%。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等地海水淡化项目稳步推进,前三季度在建和新开工项目规模超30万吨/日。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企业经营总体稳定,调研结果显示,有53.3%的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企业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增长。

海洋产业数字化绿色化发展取得新进展。国内首个海洋油气装备制造“智能工厂”二期工程在天津开工建设,加快推进海洋油气装备制造数字化转型。国内首台新型数字智能化深海养殖平台“珠海琴”正式开工建设,将实现数字智能化养殖新突破。山东港口首座自动化数字变电所建成投运,有效提升智慧运维效率。洋山港“蓝海通”数字平台上线运行,保障船舶航修有序开展。我国船企新接批量9200标准箱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订单,助力船舶绿色低碳发展。

强化海洋资源要素保障,助力宏观经济高质量发展

海洋资源供给能力稳步提升。前三季度,全国批准用海用岛项目1219个、170万亩,同比分别增长4.6%、下降2.7%,涉及投资6千多亿元。海洋油气增储上产持续推进,前三季度海洋原油和天然气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6%、9.7%,渤海亿吨级油田群垦利6-1、陆丰12-3油田等多个项目建成投产,为我国提供稳定的海洋能源供应。“蓝色粮仓”建设稳步推进,前三季度,国内海洋水产品产量和海水养殖产量同比增速均超5.0%。农业农村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深远海养殖发展的意见》,大力推进深远海养殖,加快海水养殖现代化升级和增加优质水产品供给。

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不断取得新突破。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前三季度在建和新开工项目共计约1940万千瓦,较去年同期增加约200万千瓦,新增并网容量和发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4.8%、19.2%。继潮流能实现稳定商业化运行后,温差能、波浪能也相继进入工程化运行或发电试验。20千瓦海洋漂浮式温差能发电装置完成海试,首次在实际海况条件下实现海洋温差能发电原理性验证和工程化运行。我国首台自主研发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南鲲”号完成研建,正开展发电试验。

涉海企业经营总体改善,市场预期向好

涉海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总体改善。调研结果显示,前三季度营收、利润实现同比增长的企业占比分别为59.7%、54.5%,较上半年增长5.9、2.5个百分点。分行业来看,多数行业保持平稳发展。其中海洋旅游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电力业、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业经营情况较好,均有超七成的企业营收实现增长,主要得益于国内市场需求回升、企业积极拓展业务范围及自身市场竞争力提升等。

多数企业预期向好。调研结果显示,超六成涉海企业预计全年营业收入实现增长,超八成涉海企业预计全年平均用工人数会增加或保持稳定,海洋电力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旅游业预期更为乐观。前三季度,有23家涉海企业完成IPO上市,融资规模257亿元,占全部IPO企业融资规模的7.9%。“蓝色100”股票指数收益高于大盘。截至9月末,指数收益率较上年末上涨4.4%,同期沪深300下降4.7%。其中,海洋船舶工业、涉海经营服务业和海洋信息服务业等板块表现优异。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装备研制水平稳步提高

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持续推进。各地聚焦海洋产业发展成立创新平台,广东海洋牧场岸基种苗繁育与种质资源保护基地、海南海水养殖生物育种与可持续产出全国重点实验室应用牵引基地相继揭牌,推动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海洋科技成果日益丰富。互联网大数据结果显示,前三季度重点监测的海洋经济活动单位发明专利授权量同比增长3.7%。

海洋装备自主研发制造水平加快提升。在科研领域,海洋科学基础研究不断取得新进展。我国首颗海洋盐度探测卫星开展航空校飞试验,首台深海质谱仪研制成功并完成海试,首条跨洋中脊深海人工源电磁与大地电磁联合探测剖面实验成功实施,“同济∙海一号”东海多圈层观测塔完成主体结构海上安装,智能型测试工作保障船“香洲云”号顺利下水,海底地震勘探采集装备“海脉”投入使用,国内首套6000米级原位腐蚀损伤监测实验舱成功开发。在生产领域,海洋产业生产技术不断提升。首台国产18兆瓦海上风电主轴轴承顺利下线,2500吨自航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海峰1001”正式交付,海洋石油采出液处理装备“管式动态涡流除油器”研制成功,亚洲首艘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海洋石油122”完成船体建造。

海洋运输平稳发展,港口设施水平不断提升

海洋运输呈现稳定发展态势。前三季度,沿海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超10%,但受大宗商品价格下降、汇率波动等因素影响,海运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1.3%。海运贸易航线持续丰富,助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辽港集团营口港南美钢材新航线正式开通,大连港德翔菲律宾航线正式投入运营,“中国防城港-柬埔寨七星海国际港口”在北部湾港防城港码头1号泊位举行首航仪式。

沿海港口设施水平不断提高。烟台港30万吨原油码头二期正式投产,年设计接卸能力1600万吨。青岛董家口港区罐容设计年储存能力超1106万立方米的原油商业储存库全面建成投产。北部湾港凭借智能理货系统大幅提升港口理货时效性、精准率和货物转移效率。青岛港首台自动化装船机正式投用,装卸效率极大提升。

前三季度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向好,推动发展的积极因素累积增多,我国海洋经济保持稳定恢复,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但也要看到,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国内需求仍显不足,海洋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巩固。随着国家宏观政策效应的持续释放和经营主体信心的增强,海洋产业内生动力不断提高,全年我国海洋经济有望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势头。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