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后世塑造了一位鲜活的荀子形象
转自:邯郸日报
刘秀君
读刘志轩老师《荀子长歌》这部电视文学,我感受良多,最直接的感受有两点:
一是感动,感动于刘志轩老师以耄耋之年创作出如此的鸿篇巨制,质量之高、篇幅之大,令人惊叹,尤其是他对荀子文化的研究、荀子艺术形象的塑造、以及荀子精神的弘扬,令人不得不心生敬意。
二是钦佩,为了把荀子的伟大形象还原到当代人面前,刘志轩老师几十年沉浸于浩若烟海的文献资料里,搜寻有关荀子思想、行踪的蛛丝马迹;一趟趟地北上南下向专家讨教、学习;几次去兰陵考察,然后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才写出这部篇幅为5卷32章近92万字的精品力作《荀子长歌》,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的鲜活的荀子,塑造了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教育家的荀子艺术形象。
除了感性上的认识,还有一些思考。这部长篇电视文学《荀子长歌》与刘老师以往的剧本创作大不相同,和其他编剧的创作更不相同,既是剧本创作,又是历史研究,还有哲学思考。在题材上,既是历史人物传记、又是历史大事记。这部剧作的产生,没有深刻的哲学思考能力、精深的历史研究、高超的编剧能力,三者缺一都驾驭不成。我想有以下几个方面,可总结一下我的读后感。
一、以哲学的思路,用荀子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来塑造荀子艺术形象,展现荀子思想的形成过程。
刘志轩老师是荀子的虔诚信徒,也是一位优秀的哲学家。
刘老师对荀子的热爱有目共睹,他花费几十年时间,学习荀子、研究荀子、艺术再现荀子。他用科学的态度在作品中分析和布局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怀着敬畏之心进行人物刻画,以满腔的热忱为世人呈现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后圣”荀子的鲜活形象,可亲可近。从《荀子长歌》中的荀子形象,我们看到了刘老师的崇拜但没有神话这一形象。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天论”的产生。这一阐述了荀子朴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的重要思想,恰恰产生并成熟于战国时期“巫术”盛行的楚国。
作品中,在楚国上下求告天地神灵的时候,希望能够普降甘霖而久久未果,荀子带着几名学生到山里去寻到水源,然后,又在觉醒后百姓的支持下修建水利工程。荀子用自己的生命实践展现了“天行有常”的真理。
刘志轩老师为荀子构思了一个个有着缜密逻辑关系的场景,来展现荀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客观性,让众多楚国百姓认识到:天地自然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有自己的运行规律。社会的治乱与天没有关系,与人们的愿望也没有关系,雨雪风霜不会因为人们害怕寒冷而不存在;炎热酷暑也不会因为人们热汗横流而自动降温。但是,人们可以努力地去认识自然界,顺应自然规律,并利用自然规律,使自然为人类服务。因此,荀子的思想绝非苦思冥想而得,而是从实际生活中来,从实践中来,从矛盾冲突中来,从战斗中来。所以,荀子的思想立起来了,荀子的人物形象立起来了。
这些场景并非历史记载,是刘老师深入学习研究荀子思想之后,为荀子设定出来的,是哲学思想的活化场景。这些场景既合乎荀子思想,又合乎天理人情,所以人们读来,感觉真实可信,也感人至深。
二、荀子用人性解析世界,客观而深刻;《荀子长歌》用人性塑造荀子艺术形象,伟大而质朴。
荀子是一位现实主义的哲学家、思想家,他清醒而深刻地认识到:眼前的世界并不是完美的,因为生存的本能,人性之恶,与生俱来。人们应该承认这一天性。所以,刘老师笔下的荀子,不是一个“神”的存在。他,就是一个人,是一个智者,是一个爱世界、爱国家、爱人民的思想家,也是一个为了让华夏子孙免遭战火涂炭、享受安逸生活而努力的实践者。
刘老师对于荀子的五官、身材等个人外形,没有进行过多描述,更没有刻意拔高美化荀子的形象。他不会吞云吐雾,不能点石成金,反而,我们在文中经常看到:荀子与平常人一样的喜怒哀乐,甚至,他的生活经常面临困顿,他的内心经常充满煎熬。
荀子是伟大的,荀子的思想是伟大的,但是荀子的伟大不是上天赋予的。那他的知识是从哪里来的呢?“有人问荀子,我想由低贱变得高贵,由愚蠢变得聪明,由贫困变得富有,可以吗?”荀子的回答是,“唯一的办法就是学习。”
荀子是不幸的,他生长在乱世;荀子是幸运的,他生长在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
刘老师在《用人性解析世界——读懂荀子》这篇文章中说道:“一个人风华正茂时期所留下的思想烙印,将伴随终生。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常常记起儿时留下的美好回忆。就是七八十岁的老人,对儿时的事情仍然记忆犹新。赵文化开放、进取、担当、包容的精神,像春天栽树一样,栽到了少年荀子的心中。少年荀子,不但亲眼目睹了赵武灵王的雄才大略,还目睹了著名学者法家慎到、名家公孙龙等人的卓越风采。这些战国时期赵国名人的思想、文化和品格,在荀子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成为少年荀子的榜样,对荀子以后的思想和人生之路给予了巨大的影响力。”
华夏大地在西周之后诸侯相互争夺,长期处于混战之中。诸子百家对混乱的世界如何走向安定,各有认知。这些思想的争鸣丰富了荀子的哲学认识。荀子像一位冷面的外科医生,挥动手术刀剖开人的心灵,让人看到人与生俱来、如影随形的顽疾——性恶,提醒人时刻关注这个顽疾,努力切除顽疾,走向健康完美的人生。
刘老师从始至终就是在展示荀子的伟大思想。这些思想来自平凡的生活,来自社会的斗争,来自拨开云雾见青天的哲学思考。但是,推行之路,异常艰难。
三、用故事讲述荀子思想的产生发展过程,引人入胜;用矛盾冲突推进荀子哲学火花迸现,高潮迭起。
刘老师是一位享誉全国的优秀剧作家,是编剧高手。
这部长篇电视小说篇幅可谓长,但是一个个人物丰满立体,个性鲜明,故事环环相扣,逻辑严密,扣人心弦。
故事从荀子由秦国途经韩国奔赴齐国开始。原本应该是一路无话,但是刘老师却让这个开场大戏险象环生,几近绝境。气氛十分紧张,读者入戏很快。几个片断下来,荀子要奔赴的齐国的政治生态,以及他即将面临的处境就很清晰了。
荀子尚未出秦国,一场几方各自谋划的陷阱,已经气势汹汹地准备好了。立志杀掉荀子的三方势力,一、直接面对的明线,韩国之虎牢关的将领怀着对秦国的仇恨,拚命奋力截杀荀子一行;二、第一条暗线,也是导致明线不遗余力要杀掉荀子的根本原因所在。齐国君王后的侄子后胜,他写了一封假情报,送给韩国守卫虎牢关的将军,告诉他这是一股要来袭击韩国的秦军。他这是借刀杀人,手段可谓阴毒。三、另一条暗线,齐国权贵田狐派来杀手,拦路劫杀。这三方,无论哪方得手,荀子都要命丧韩国。在荀子一行命悬一线、危机万分之刻,韩国公子韩非出现,才从刀口下救出了荀子。荀子绝处逢生,同时荀子得到了一名虔诚的信徒,荀子思想坚定的支持者、一名入室弟子、一名优秀的荀子门生——韩非。
这一个开场大戏,读来入戏很快,代入感很强,信息量大,读者很容易就了解了荀子的处境和人物的特性,并且有了强烈的想了解“后事如何”的欲望。这就是刘老师的编剧功力,他能够使这部长剧的剧情“长”而不“冗”、内容“多”而不“繁”、哲理“深”而不“沉”。
四、荀子的思想既有哲思又有文采,刘老师的语言既富有哲理、又富有韵律,还富有诗意。
荀子是一位文学家,他开创议论体散文、赋体、说唱体文学样式。作为一名当代优秀的文学家,刘志轩老师也以富有荀子语言特色的语言进行了创作。
诗性有韵律的语言在剧本中,大量出现,开场诗为本书设定了基调,交代了背景;结尾诗唱出了无尽的感慨,可谓余音袅袅。关键是作品中,既有诗歌的韵律还富有很深的哲理的语言,俯拾皆是。
比如:
荀子:我乃一介儒士。儒者,在朝能完善朝政,在野能使风俗优良。得志能统一天下,不得志则独立名节。即使穷困潦倒,饥寒交迫,也不会用歪邪之道贪取钱财。没有立锥之地,也能够深明国家大义。天不能死,地不能埋,暴君之世不能污。
擂鼓在侧耳不闻,黑白在前目不见。
楚国呀!你将失去光明,失去太平,黑暗将要笼罩你的天空!
兰草的幽香,在苍蝇的眼中,不如粪土;依法惩治恶棍的人,在恶棍的眼中,是更为可恶的恶棍。
这些朗朗上口的诗一样的语言和文字,在这部剧作中随处可见,几乎是随便翻到一页,都可以朗声阅读。读书的过程中仿佛眼前会自动呈现出一个舞台,荀子、韩非、李斯、幽兰等人,在朗声表达着自己的所思所想,穿越时空,直达人心。
(作者为邯郸日报原丛台周刊主任、高级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