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自贸试验区一周年】深耕“试验田”建设“新高地”——新疆自贸试验区建设推出多项举措,取得重要发展成果
核心提示:11月19日,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一周年新闻发布会上,自治区商务厅党组书记、副厅长,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办公室主任李轩,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旭阳,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党委常委、常务副州长朱大纲,喀什地委委员、行署常务副专员吴晓斌等分别介绍新疆自贸试验区建设成效。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郭玲王丽丽唐红梅)11月19日,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一周年新闻发布会上,自治区商务厅党组书记、副厅长,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办公室主任李轩,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旭阳,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党委常委、常务副州长朱大纲,喀什地委委员、行署常务副专员吴晓斌等分别介绍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成效。
首批11个制度创新成果和典型案例全疆复制推广
记者:制度创新是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核心。一年来,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在发挥“改革试验田”作用方面有哪些成果?
李轩: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加强系统谋划、合力推进,推出了第一批在全疆复制推广的11个制度创新成果和典型案例。突出问题导向,提升人员便利化水平。聚焦新疆陆路口岸出入境人员中外籍驾驶员工占比大、跨境频次高,出入境证件使用周期短、更换成本高等实际问题,将“准许对经常自同一陆地口岸出入境、从事跨境运输的中国籍员工经提前备案后,出入境时可不再加盖验讫章”这项政策适用范围拓展至外籍驾驶员工,大幅缩减外籍驾驶员工出入境验讫章加盖频次,证件使用周期由1个月延长至40个月,人均节约办证成本6400元。突出集成创新,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围绕简化通关程序、协调相关规定、改善基础设施等方面开展系统设计,为国际贸易活动创造更简化、更协调、更透明、可预见的环境。“外籍车辆多口岸互通互认”“南疆业务集中审核中心创新模式”“大型设备跨境联动通关”“整车‘5034’跨境零售新模式”等7项成果,推动设施设备“硬联通”,实现监管流程“软联动”,助力对外贸易实现新突破。其中,“国际道路运输‘软篷施封’新模式”改革,创造了国内首个软篷车团体标准,推动与中亚、欧洲等地区国际道路运输标准衔接。得益于贸易便利化改革举措,今年1月至10月,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3627.9亿元,同比增长28%,增速居全国第一位。目前,第一批自治区级11个制度创新成果和典型案例已在全疆复制推广,通过更大范围应用不断提升新疆的制度型开放水平。第二批自治区级制度创新成果和典型案例已进入专家评审阶段,将在年内推出。
探索推动203项高频事项实现兵地联办
记者: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一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
王旭阳: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三个片区中都有兵团区域。一年来,兵团通过“两个完善、三个增长、四个一批”取得了亮眼的成绩单。完善了体制机制,在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成立了兵师两级工作专班,形成纵向贯通、横向协作、高效有序的工作体系。完善了顶层设计,明确了兵团区域的发展目标和改革试点任务。截至10月底,兵团区域市场经营主体较去年底增长13.6%。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1.3亿元,季度环比增长率连续2个季度保持在30%以上。1月至10月,兵团完成进出口额同比增长28.5%,其中兵团区域进出口额占全兵团的40.1%。推动落地一批重大项目。截至10月底,兵团区域招商引资项目54个,总投资额286.6亿元。开展举办一批重大活动。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置“兵地联办”窗口,探索推动203项高频事项实现兵地联办。
抓试点、争创新、聚产业、建枢纽、优服务
记者: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喀什片区在打造联通中亚、南亚等市场的商品加工集散基地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请介绍一下具体情况?
吴晓斌:聚焦打造联通中亚、南亚等市场的商品加工集散基地功能定位,坚持规划引领,制定片区建设实施方案,编制《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喀什片区综合发展规划》,细化建设发展具体施工图。
抓试点。承接72项改革试点任务,对外投资“双备案”一口受理等55项改革试点任务取得积极成效。
争创新。初步探索上报31个创新实践案例,公路口岸“属地直通”模式等得到自治区认可;取得疆内首单、首发、首例等37个工作新突破,制度创新红利逐步释放。
聚产业。重点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纺织服装制造、电子产品组装、新能源新材料、医药健康、高端装备制造6大加工制造业和国际物流、跨境电商、数字经济、新兴服务业4大服务产业,初步形成“6+4”开放型特色产业体系,招引落地企业3282家;15项发展指标超额完成,进出口贸易对全疆贡献超四成,利用外资首次实现零突破。
建枢纽。实施综合保税区与喀什航空口岸、边境陆路口岸、铁路场站、物流园区协同联动,设立全国首个获国际道路运输联盟(IRU)认证的TIR集结中心,先后开通喀什至周边国家首都及重点经济城市航空客货运航线13条,实现红其拉甫口岸常年通关,总投资14.2亿元实施喀什地区亚欧黄金通道口岸提升项目15个。
优服务。出台金融支持片区高质量发展36项措施,设立50亿元“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喀什片区高质量发展引导资金”,实施“才聚喀什·智惠丝路”聚才强喀12条,设立高层次人才“周转池”事业编制100个,建立“政关企”南疆五口岸常态化联动机制和喀什地区“四区联动”协调联系机制,协调解决企业困难诉求,承接自治区下放第一批7项经济社会管理事项权限,已全部落地实施。
重点在“五个跨境”领域进行积极探索
记者: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霍尔果斯片区在跨境合作方面优势明显、特色鲜明,一年来在打造跨境经贸投资合作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
朱大纲:一年来,我们重点在“五个跨境”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其中,在做强跨境物流方面,铁路口岸实行“海关、边检并联查验”,实行“邮商邮跨境接力”,通过这种方式,运输时间节约近50%,运输成本下降30%,中欧(中亚)班列突破7000列,比去年提前29天实现这一目标。
在做优跨境贸易方面,实施“公路口岸+属地直通”、大型风电装备后置查验,通过这种方式,通关流程减少60%,通关效率提高80%。截至10月底,出入境车辆44.8万辆,外贸进出口总额达852亿元,同比增长43.6%。
在做大跨境产业方面,我们依托“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势,推动一批粮油项目落地投产,打造进口初级农产品加工中心。推动10余家电子信息企业建设,打造电子产品加工出口基地。同时,还以5家生物医药企业为核心,打造大宗原料药生产基地。
在做好跨境金融服务方面,我们推动10余家中外银行落地合作中心,实施“银企合作增信担保”模式,办理汇率避险业务589.3万美元。创新推出“国际货物运输保险”等产品,有效降低企业国际贸易运输风险。
在做活跨境文化交流方面,我们依托对外文化贸易平台,成立了新疆首个版权交易中心、中医文化国际体验馆、驿路国际法务区,并且成功举办国际赛事、展销会等活动20余场,开发13个跨境旅游线路,加快人气商气聚集,打造经贸文化交流新高地。
下一步,我们力争在制度型创新、系统性改革和开放型经济质量提升方面取得新突破,推动全产业链创新发展,增强对外贸易综合竞争力,努力建设更高水平、更高标准的自由贸易试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