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罗布镇“海虾陆养”助力农村产业转型发展
转自:中国环境网
“在这个深山沟里养海虾前景十分好。这里上班的村民月工资6千元以上,管吃住,买保险,公司效益好还会提升……”这是前不久在云南省威信县罗布镇顺河村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1号车间里,昭通市越能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孙海坡正向大家介绍养殖基地的相关情况。
“这个基地之前是已经停产的生猪养殖场,南美白对虾养殖项目落地建设前,场地脏乱差严重。当时很多人都怀疑在这种条件下养海虾是异想天开,现在我们把海虾陆养实实在在摆在大家面前了……”孙海坡介绍道。
的确,在顺河村建设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不是深山沟里仰望蓝天画大饼,而是罗布镇人民政府扎实推进生猪养殖场污染问题整改,引进优质项目助力产业转型发展的一次有益探索,也是罗布镇人民政府抓实农村污染治理促进产业绿色发展的一次有益探索。
养猪场技改后仍无法根除臭气,养虾成了转型之道
据了解,南美白对虾养殖场前身为顺河村和新田村的两个生猪养殖场(因用地紧张选址在新田采石场旧址建设生猪代养场),占地面积27.3亩,包含4栋圈舍,存栏规模4000头,于2020年9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截至2022年底出栏2栏生猪3642头,获利29.7万元。
村办生猪养殖场明明有钱赚,为何要转产?原来,这个建设地点位于周边住户上风口,且距离较近,傍晚天气转凉后,生猪养殖异味随气流下飘,直接影响附近居民生活。尤其是在通过全面技改后养殖场粪污处理实效明显提升的情况下,生猪自身汗臭依然难以彻底根除,养殖过程中气体外溢,群众反响强烈,抵触情绪明显,一度导致养殖场无法正常生产经营。在二次技改难度大无法进行的情况下,生猪养殖场只好暂时停产,另寻出路。
生猪养殖场存在的问题,一直受到昭通市生态环境局威信分局和威信县纪委监委的高度关注,罗布镇人民政府诚恳接受监督,积极推进养殖污染问题整改,加快寻求生猪养殖场转型发展的路径,经过反复的项目论证后,最终确定引进南美白对虾养殖项目。
为确保项目尽快落地投产,罗布镇组建工作专班,不仅在统一村民思想上做了大量工作,还想方设法为“接盘”企业在进场道路建设、养殖场环境治理、用水用电保障等方面提供全程服务保障,指导帮助企业在两个月内完成1、2号车间建设,把曾经人见人厌的生猪养殖场改建成了干净整洁的养虾车间,并于2024年1月投入试运营。
“海虾陆养”推行绿色、安全、可循环
1号车间的白色高墙上,“海虾陆养环保健康”八个红色大字十分惹眼。孙海坡表示,自己在老家江苏有环保公司和两个环保设施生产工厂,现在经营养殖企业,必须把环保主体责任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这个项目使用水量不算大,技术要求特别严,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任何影响。
据介绍,南美白对虾对水环境要求极高,陆地养殖必须克服“淡水”转“海水”等技术难题。养殖基地位于南广河(威信段)干支流不远处,河水水质较好且矿物质丰富。为了实现“海虾陆养”,基地配套引进微滤机、蛋白分离器和臭氧发生器等一系列设备,实行绿色、安全、可循环的养殖方式,不但对环境无污染,还能保证虾苗高效成活,发挥最大经济效益。
“下一步,基地要在车间安装在线监测设备,不但要随时掌握水质情况,而且还要做到连池子里有几只虾都清清楚楚。”孙海坡说。
1号车间外,可以看到,“嘎嘎”叫的鸭子正在墙边抢食。孙海坡表示,基地迄今投资近一千万元,项目建设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干好。生产车间不仅不外排污水,就连虾壳、虾便、残饵等都是用来伴玉米面喂鸭子。“我们目前养了40只鸭,收获的鸭蛋壳很厚实,鸭蛋吃起来特别鲜美。”
据介绍,场区前期技改投入相对较小,单栋圈舍技改费用仅40万元,且技改完成后无需后续投入;对虾养殖价格波动小,鲜虾市场批发价每斤在30元—50元之间,零售价每斤在50元—60元之间。
为确保村民利益,罗布镇建立“公司+村集体+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昭通市越能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分红占比80%,村集体收益包括固定年租金6万元+20%分红,20年协议期满,无偿收回资产;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基地务工、股金收益等实现增收。预计南美白对虾养殖全面投产后,村集体年收益可突破100万元。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环保压力较小,工厂化污水处理系统可使100%养殖用水回收再利用、减少污染,涉及村集体和村民可持续增加收入,这给威信县持续发展养殖产业做出了很好的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