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县木门店镇31个农业村的“薄家底”是怎样厚起来的?

2023-02-20 10:41:28 - 媒体滚动

转自:沧州发布

青县木门店镇31个农业村的“薄家底”是怎样厚起来的?

日前,由我国知名经济学者、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副主任曹立主编的《乡村振兴案例选(第一辑)》一书,经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发行。青县木门店镇《以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案例入选,成为全省两个入选案例之一,也是我市唯一。

木门店镇是一个纯农业镇,所辖村庄之前大多数具有村资源单一、村集体经济底子薄弱、自我造血功能有限等特点。从2020年以来,镇党委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工作要求,不断探索“党建引领合作,规模种粮创收”的壮大村集体经济新路子。以村党支部领办土地合作社、镇党委统领土地合作联社为抓手,镇域31个行政村通过土地合作社规模化种粮,村集体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实现了村集体经济自我“造血”的华丽蜕变。

“痛点”突出,倒逼基层党组织改变

地处青县、沧县、河间和廊坊大城四县交汇处的木门店镇,是一个传统农业乡镇,受气候影响,农业方面基本上也是以小麦和玉米等传统种植为主。

但随着农业生产市场的变化,小农户分散经营成本高、效益差,耕地面临撂荒、非农化等风险。按说,当地每年可以收获小麦和玉米两季,但大多数村民只种一季玉米,秋天收获后土地就闲置了,鲜有再种植一季小麦的。“在我们村,有一半以上的农户不愿种地,种小麦成本太高,除去浇水、种子、化肥、农药等投入,基本上赚不到钱。不少农户干脆把自家土地转给亲戚种,每亩地象征性收取一二百元,甚至给一两袋棒子面就算‘酬金’了。”后吴召村党支部书记王洪江说。

“收入少、受累多、不体面”,受这些思想的影响,年轻人“种地养家、靠田增收”的观念也越来越淡。“现在的年轻村民,不甘当‘农二代’,都乐意往城里奔,村里种地的都是一些55岁以上的老人,‘80后’‘90后’基本上都不种田,也不会种田,再过几年,耕地由谁来种?”今年53岁的野兀屯村村民马曰全说。

“最让我担心的是村集体经济问题。2020年,省委组织部统计全省村集体经济破5万元的村庄,我们镇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村达标。”木门店镇党委书记刘建中说,镇里以农为主,大部分村没有老厂房、老学校,村集体经济收入微薄,增收难度大,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今天,显得“内力不足”。

这一点,很多村干部也认同,“村集体手里‘无米’,没钱给群众办事,村干部脸上都挂不住。面对群众就没了‘底气’,村级党组织缺乏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村庄发展后继乏力。”朱吴召村党支部书记王军领说。

怎么办?木门店镇党委很快就找准了正确方向——要想让村子实现蝶变,关键在基层党组织的引领,打破固有的“老模式”,实现村子“自我造血”。

穷则思变,从“伸手要钱”到“自我造血”

2020年以来,木门店镇党委一直尝试着对土地的使用模式进行变革、突破,并借鉴了镇里种粮大户承包流转村民土地的做法,以胡太洲村为试点,以村集体名义流转承包村民土地240亩,种植了小麦和玉米两季作物。

“把这些地‘打包’,由村集体统一管理、科学种植。最后一算账,一亩地可实现利润700多元,村集体仅此一项收入就达16万元。”胡太洲村党支部书记朱磊介绍,这笔资金全部用于修路、人居环境整治、壮大公益事业等村庄建设方面,让村庄和村民二次得到“实惠”。

在胡太洲村成功流转承包的基础上,2021年初,木门店镇又选择7个村扩面推进,并全部取得良好效果。当年秋天,木门店镇决定依托各村党组织,在全镇全面推广“集体种百亩田”模式,提倡村集体成方连片承包百亩以上水浇地,种一季小麦一季玉米,向土地流转和规模种粮要收入。

镇党委对全镇31个村党支部进行分类指导,坚持带着干、帮着干、督着干,先后6次召开村支部动员会、经验交流会。镇党委班子成员亲自上手,入户做工作;面对土地规模流转难题,党员干部带头率先流转自家土地,主动与种地村民调地;流转土地缺启动资金,全镇党员干部主动垫资筹款近200万元。

后吴召村当年流转土地,村集体没钱,王洪江自己拿了6万元,其他党员干部也自掏腰包5万元,终于把11万元的启动资金问题解决了。

党员干部带头示范,带动了群众也打动了群众,到2021年10月,31个村流转土地均在100亩以上。两个月后,木门店镇又被确定为全省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示范区。在资金扶持下,31个村随后流转土地均达到200亩左右。

同时,为更好发挥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镇党委号召,各村党支部都领办了土地合作社,村党支部书记担任理事长,村监会主任担任监事长。土地合作社和农户建立起“保底租金+溢价补偿+福利救助”的利益连接机制,保证入社农户的合理收益。

为进一步发挥镇党委统筹区域资源的优势,31个村土地合作社联合起来,吸纳市场化农民合作社,共同发起成立木门店镇土地合作社联合社,搭建起镇域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平台,对各村土地合作社流转经营的土地采取“四统两分”的种植管理模式,即统一产业、统一品种、统一团购农资、统一技术服务,分村种植管理、分村销售,进一步提高种植效益,降低成本和风险。

解放劳动力,村集体和农民实现“双赢”

过完年后,野兀屯村党支部书记吴淑通一直惦记着庄稼的长势情况,经常和市县农技专家保持沟通,“今年土质疏松感不错,冬小麦长势肯定错不了。”他说。

吴淑通说,前年底,村里共流转了200亩土地,但当时地里出现水涝,不适合种小麦。所以去年仅收了一季玉米。

尽管这样,野兀屯村去年集体收入仍很可观,“玉米主要卖给周边奶牛场用于青贮饲料,算了一下,一亩地大概卖了1450元,刨去成本,一亩地能有700多元利润,这样算下来,总收入近15万元。”吴淑通说,流转土地之前,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

对于未来,吴淑通和班子成员非常有信心,“今年小麦也种上了,收入肯定会更多,如果行情不出现意外的话,预计今年村集体收入超20万元。”吴淑通高兴地说,下一步,他们打算将这笔收入用于建设完善村里公共设施,扩展道路,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西抛庄村去年种植的玉米也获得了丰收,村党支部书记于洪洋从实际中切实感受到了这种模式“投资少、门槛低、风险小、见效快”的特点。

“种植方面可以实现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且通过去地界、去垄沟,增加了耕作面积,提高了种粮效率和效益。此外,与特色产业相比,玉米和小麦种植技术门槛低,耕、种、管、收各环节机械化、社会化服务链条完备,在国家鼓励种粮的大背景下不愁销路,市场风险小,收益有保障。”于洪洋说。

让村集体化身“种粮大户”,这从根本上激活了农村发展原动力。不仅31个村庄集体经济实现了自我“造血”功能,也让农民获得了时间自由和经济实惠。后吴召村71岁的农民王春华家里有7亩地。他说,当年种粮,一亩地利润也就200块钱上下,而且牵扯很多精力。村里流转土地后,王春华把土地全部纳入了村集体管辖,“一亩地租金600块钱,一年这些地就得4200块钱,还旱涝保收。”腾出双手和精力的王春华,和老伴在周边地区打零工、干杂活,老两口一个月能赚七八千块钱。

《乡村振兴案例选(第一辑)》中,专家对木门店镇这种“新路径”进行了点评:“木门店镇找准农业农村发展‘痛点’,立足从农业上做文章、从土地上挖潜力,鼓励各村以集体名义承包村民流转土地,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种粮,收益归村集体所有,迅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为纯农业地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思路,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和推广价值。”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这充分说明了乡村振兴,关键在党组织的领导,在各级党员的干劲儿。”刘建中说,“我们的最终目的,就要把这片土地建成壮大集体经济的‘创收田’、密切党群关系的‘连心田’、现代农业的‘示范田’和农村干部素质提升的‘实训田’。”

来源:沧州日报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