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花氏:胡锦矗先生的一篇可以进入中学教材的文章|原上草

2023-02-20 13:48:18 - 四川在线

张花氏/文图

我曾经有幸受成都动物园王强园长的委派,在胡锦矗先生的学生、成都动物园陈红卫副园长的带领下,于2016年9月27日去西华师范大学采访过胡锦矗先生,我们的目的是要共同完成一部大熊猫科普作品。采访先生的时间不长,但非常高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现场聆听先生讲述他跟野生大熊猫邂逅的经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这个幸运的。

先生说,野外见到过一次大熊猫。

那次非常偶然,他在往山上爬,忽然听到山下有大熊猫的叫声。还没来得及回头,一只大熊猫就从前面跳了出来。

那只大熊猫也没有太惧怕,只是稍微偏了一下线路,斜着往山下跑去了。嗖嗖嗖!

先生讲完,大笑。

张花氏:胡锦矗先生的一篇可以进入中学教材的文章|原上草

胡锦矗先生接受作者采访

先生接下来所讲,我似乎难以归类,历史、地理、生物、天文等等,皆有涉及。

他说,大熊猫主要生活在岷山山系、邛崃山山系、大相岭、小相岭、凉山山系。这些高高隆起的山系,是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推挤的结果。

根据地质记录,印度板块的移动似乎是在约1.2亿年前开始的。当时,冈瓦大陆开始分裂,然后,印度板块在当时的特提斯海漂移,漂移的速度不明显,大概是每年40毫米。但到了约8000万年前,就突然提速,升到每年150毫米。以这样的速度移动到距今5000万年前,猛烈地撞上了欧亚板块。

喜马拉雅山就形成了,青藏高原面貌的形成,一定跟两个板块的碰撞有关。

比如东南面的横断山系,切割形成的大面积高山峡谷,也是板块漂移碰撞的结果。

第四季冰期,造成了动植物大灭绝。不过,青藏高原东南部大型山脉阻隔切割,客观上起着保暖的作用。后来的间冰期,动植物就发育发展了。动物如大熊猫等第三纪的孑遗,也躲过了第四季的寒冷气候。

大熊猫在动物分类中,属于食肉目动物。

云南禄丰和元谋两地,有着早期人类活动的记录,发现过重要的人类化石。这里也发现了始熊猫化石,这表明,在动物的演进史上,大熊猫和人类有着奇妙关系。始熊猫生活在距今800万-900万年前(中新世晚期),接近沼泽地带,由早期的肉食性演化为杂食性动物。不过,这时期,竹还不是它的主要食材。

300万年前(上新世末期或更新世初期),始熊猫演化为小种大熊猫。食物以竹为主,分布于广西、陕西和重庆等地区。

200多万年前(更新世),冰期来临,剑齿象、剑齿虎、巨猿、三叶虫等,抵御不过寒冷(难道没有食物匮乏的原因?)而灭绝,小种大熊猫却幸存了下来。

想象一下,当时的场景也是触目惊心。那些不可一世的大家伙们,一定会把小种大熊猫当作美味佳肴的。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演化史上从此销了它们的名号。

60万-70万年前(更新世中期),小种大熊猫演化为巴氏大熊猫,生活的地域从黄河、长江、珠江流域,直达南边的越南、泰国和缅甸,空前繁盛。它的体格,也进一步增加到现在的样子。

今天,大熊猫的现生种,还生活在四川、陕西和甘肃等地。它的栖息地范围缩小到横断山几列山系了,山系的东南面,由北往南,绵阳、德阳、成都、眉山、雅安、乐山,紧紧地挨着那些山。在变成城市前,一定是大熊猫的城,是大熊猫让出了城,给人居住的城,生活的城。

大熊猫们退到山里,守住那些山,没法再退让了。即使遭遇砍伐、地震、洪水,也离不开了——那些山系上的大熊猫的踪迹史,就是大熊猫亘古以来的基因史。

在我的记忆中,先生还讲了大熊猫吃笋子、吃叶子、吃竹竿的时间次第。

张花氏:胡锦矗先生的一篇可以进入中学教材的文章|原上草

胡锦矗先生与弟子

那时先生正值米寿(88岁)之年,身材高大,笑容可掬,加上座中有他的门生陈红卫,更是谈兴颇高。

他讲到之前提出的大熊猫保护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就地保护。这个原则是一个科学家基于科学与具体的实际结合而提出的,这个原则后来上报到相关领导那里,得到采纳。后来的大熊猫国家公园设立的一个重要遵循原则,就是就地保护。

胡先生是大熊猫种群保护中贡献最大的科学家,他的远见卓识可以从一篇《大熊猫东迁宜慎重》可见一斑。我甚至觉得,可以将这篇文章放进中学教材中。科学家朴实、严谨的风格,成就了一篇非常有说服力的文章。

文章第一段说,大熊猫作为一种古老的珍稀孑遗动物,全世界人民对它的广泛喜爱,有人提出让大熊猫“东迁”的建议,这虽是一种基于保护的善良愿望,但是需要认真分析论证。

先生接着指出,20世纪70年代,岷山缺苞箭竹等大面积开花死亡后,曾造成138只野生大熊猫死亡;20世纪80年代,邛崃山冷箭竹大面积开花死亡,由于组织抢救得力,仅发现41只死亡的大熊猫尸体,并且抢救的43只大熊猫中,存活了34只,“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他认为,竹子开花,并没有对大熊猫构成真正的威胁,并且竹子开花推动了大熊猫种群的迁移融合,还增加了活动范围,“也许”还有有利于大熊猫保持种群活力与进化。竹子开花,对森林的更新也有益处。“竹子开花、森林更新和大熊猫种群动态平衡,三者是共同协调进化的”,因此,提出由于竹子开花需将大熊猫进行迁移之说有待商榷。

大熊猫在地理上留下的活动踪迹,跨越今天16个省市。但是,随着人类的发展,“大熊猫的分布也随之而被分割,初是呈岛状分布,进而为点状以至最后消失。”“但历史的情况说明,近一两百年以前,鄂西山区已失去了大熊猫生存的环境条件,致使它们迅速地向西退缩。到目前,它们仅在汉水上游秦岭南坡陕南山区佛坪等地才有分布。现在又提出东迁,可能只注意了那里依然保存了丰富的竹类资源,而忽视了一种古老动物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对其种群的深远影响。不考虑历史等综合因素,企图养引建立新种群,和可能重辙历史的老路,而最终将导致绝灭。”

接下来,说大熊猫的种群数量问题带来的影响。“大熊猫现在只分布于秦岭、岷山、邛崃山、大相岭、小相岭和大小凉山等彼此分隔的6个分布区域。每个区域又由于自然(高山、河流)或人为(公路、耕地)等因素再被分离,总计约30个小的种群单位。这些被分离的种群,除卧龙外,一般不到50只,有的仅剩10余只。”先生认为,从遗传学的理论和实践说明,小的种群势必由于近亲繁殖导致遗传的纯合度增加,而一些有害的隐性基因表现出来,从而降低了生活力和繁殖率,以及整个有机体对自然或人为变化的适应能力,最终将导致这些小种群的绝灭。“因此,为了在神农架建立一个新的种群,采取‘挖肉补疮’的形式,其结果势必影响到更多分散种群的消失。”

先生分析:“根据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可容忍的近亲繁殖率为1%,即引进新建种群至少要50只,这样随机交配才不易世代重叠,也才不致损失遗传的多样性、有机体的活力和适应能力。”大熊猫由于争配时只有序位高的才有交配权,保持种群的适合度,也需要50只以上,才能获得足够的突变以补偿损失的遗传变异。所以,“故计划引进2—3对企图建立新的种群,在理论上是不能成立的,其可信度也值得怀疑。”为了佐证,先生举出四川青川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罗锅顶和平武的高庄农场等例子,证明因为孤立而造成种群灭绝的例子。

抓更多的大熊猫也不现实,有损原种群的维持数量,捕捉大熊猫也是十分困难的。还有,大熊猫的食性还具有地方性的选择,它们的活动范围多在3.9—6公里的巢域内,且具有恋巢的习性。接着又举例说明:“引进建群,就大熊猫而言是很困难的。”

先生就此得出结论:“大熊猫能否生存,主要在于保护好原有的栖息环境,维持一定的种群数量,以及各分离小种群之间恢复或建立迁移交换通道。因此,对它们生存的威胁,不是竹子开花,而是人类活动。目前,它们已被迫退到青藏高原的边缘上,已处于走投无路的境地。但是,只要人类不要继续侵犯,并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扩大它们的栖息环境,大熊猫的种群可以自然地得到恢复而繁衍下去,不必耗费巨大的资金和资源作东迁的尝试。”

张花氏:胡锦矗先生的一篇可以进入中学教材的文章|原上草

胡锦矗先生与夫人

然后,先生讲了一下这篇文章题外的故事:这个提案(指大熊猫迁神龙架)报送上去后,当时有关部门负责人已经签字同意了。但先生认为这个提案是违背科学的,就写了这篇文章。

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相关部门采纳了先生的意见,所以那份提案成了领导通过却最终未予执行的一份提案。科学家勇于说真话,相关领导及时纠正,真是可贵。

我当时听到这里,有些走神。我想起了四川西北面那些山,还有东南面那些城市。设若山上的大熊猫想观览这些城市的灯火,或城市的人想打量山上的大熊猫,仿佛只需一扇窗的距离。杜甫说“窗含西岭千秋雪”,是伫立城垣面山而望,至于望见奔骤雨雪岭的大熊猫没有,不确定——大熊猫总是穿着黑白的隐身风衣的。启功说“蜀都在望”,好像是在为大熊猫代言,是一边啃竹,一边看城市、看尘世,彼此的距离实在是太近了。

就地保护,建立大熊猫国家公园,应该是大熊猫种群保护的题中应有之义。我当面聆听先生的叙述,实在是非常佩服他。

我的笔,记录下了我当时是陷入想入非非的状态中去了。我觉得,大熊猫的世界里,如果要从人类中选出最重要的一位做朋友,那么一定是胡锦矗先生了。

今天,胡锦矗先生魂归道山,那道山恐怕就是岷山山系、邛崃山山系、大相岭、小相岭、凉山山系吧,那是大熊猫们的家园。

先生给我的书,我是认真读过的。

张花氏:胡锦矗先生的一篇可以进入中学教材的文章|原上草

张花氏:胡锦矗先生的一篇可以进入中学教材的文章|原上草

今天,抚摸扉页上先生留下的字迹,再看看当年先生题字时的照片,那场面真是动人啊。那篇《大熊猫东迁宜慎重》的文章,我觉得放到中学教材中去,实在适合。

现将先生的文字放在这里:

当年我的二哥在四川师范学院外语系读书,曾跟随先生去卧龙做过一段时间的文字翻译工作。他回来跟我讲过先生,那时我读中学,觉得很羡慕,就在学习上暗暗下了一点工夫。

又,2016年我们创作的那部科普作品,获得了中国林业和森林草原局评核通过。先生去世,我与先生弟子陈红卫女士聊起数年前去先生家采访的情景,陈女士觉得该留下一点文字。我有用微信写日记的习惯,日记中有先生赠书题字“花氏先生正,胡锦矗2016.9.27”。陈女士顺着这个线索,找到了当年的照片。

张花氏:胡锦矗先生的一篇可以进入中学教材的文章|原上草

胡锦矗先生为作者签名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