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督察追责问责2879人,好制度就要坚定推进|九派时评

2023-02-20 19:59:40 - 媒体滚动

转自:九派新闻

九派新闻特约评论员秦川

环保督察,再次“亮剑”!2月20日,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一批移交问题的追责问责情况集中对社会公布,涉及6个省份和两家中央企业。截至目前,已有26个省份和6家中央企业完成了问责情况的公开,累计追责问责2879人。

“累计追责问责2879人”,这是一个有力量的数据。这再次说明中央环保督察敢于动真碰硬,一旦督出了问题、察到了乱象,相关人员就会被问责。

环保督察追责问责2879人,好制度就要坚定推进|九派时评

众所周知,2015年7月,中央深改组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由此明确建立环保督察机制。当年年底,第一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便开始行动。从2015年底到2018年,中央环保督察对31个省份完成了督察和“回头看”,实现全覆盖。

据统计,第一轮督察后,各地共立案侦查1518件,拘留1527人;约谈党政领导干部18448人,问责18199人。与第一轮督察相比,第二轮督察目前所累计追责问责2879人。看起来,人数并不算多,但这并不能说明督察力度降低了,而是说明经过第一轮督察,各地对环保督察有了深刻认识,不敢乱来,折射出环保督察产生极强的震慑效应。同时,经过第一轮督察,各地环保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乱象少了,有问题的地方也少了。

“中央环保督察组所到之处,动真格、办实事,严抓严打严问责,保障了环保督察的大力度实施。”此言不虚。媒体披露了一个典型案例,在第一轮督察中,贵州老干妈公司落入了中央环保督察组的“法眼”。大家都知道,老干妈公司是贵阳的名片,也是当地财税的重要来源,但其油烟问题影响周边环境,百姓屡次投诉不见整改。面对群众的呼声,中央环保督察组察实情、敢碰硬,一进驻贵州就约谈老干妈公司,明确要求其制定治理方案,倒排工期。

此后,还提出,问题不整改绝不放过、整改不完成绝不放过、群众不满意绝不放过。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是,贵阳市政府就中央环保督察出的问题整改推进不力和进展滞后,对老干妈公司所在的南明区负责人进行了约谈,不留情面的指出在老干妈油烟治理中,南明区政府存在对该项目推进不力的问题。

在第二轮环保督察中,也有很多动真碰硬的案例。比如,昆明市围绕滇池“环湖造城”“贴线开发”,环滇池湖滨带特别是环草海湖滨带大量被房地产等项目侵占。对此,中央督查组点名批评,直击要害。面对督查组的通报,“从省到市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全力推进整改落实”。如今,曾变成“水泥山”的长腰山恢复了勃勃生机。

值得一提的是,云南省纪委省监委对长腰山片区违规违建等问题以事立案、直查直办,“深挖细查违规违建背后的责任、作风、腐败等问题”。统计显示,对29个责任单位追责问责,其中包括8个省管单位;对58名责任人追责问责,其中包括16名省管干部。

当然,问责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实践证明,这种手段是有力的,也是有效的。可以说,中央环保督察是长着利齿的“老虎”,发现了问题就入木三分指出,就一针见血点破,就毫不留情公布。

同时,这种督察不是一阵风,而是保持常态化。根据相关制度设计,督察善于“回头看”、杀“回马枪”,重在解决问题,消除问题存在的根源,推动源头治理。换言之,环保督察这种机制的存在,是要啃“硬骨头”、消除“老大难”,也是为了全面而彻底深挖环保问题存在的深层次因素,以更好实现天蓝、地绿、水清。

从中办国办印发《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到中办国办印发《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办法》,传递的信息是,环保督察走深走实,越来越法治化和制度化,立足于建立长效机制,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督察整改管理闭环。再联系到生态环保“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足以说明,各地各部门在环保上不能出任何差错,不能掉链子,不能捅娄子,否则,相关官员就可能被摘帽子。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中央环保督察推行7年多来,成效显著,赢得民众好评。好制度就要坚定推进,这是民众的呼声。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