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级科研枢纽的崛起密码丨小河套,大希望②

2023-12-20 12:01:00 - 深圳新闻网

目前,河套合作区因创新浓度之高而备受瞩目。在这块3.89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38个高端科研项目落地。建设世界级科研枢纽,河套合作区迅速崛起的密码何在? 

位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以下简称“河套合作区”)的福田保税区“一号通道”,经落马洲大桥直连香港。不久前,一台电子显微镜从这里出发,成为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出入香港的第一个科研产品。

几个月前,这台仪器在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试制成功。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福田研究院院长陈福荣率领的科研团队,研发制造了我国首台自有知识产权的高时空分辨率电子显微镜。“这项研发在全球相关领域具有首创意义。为让全世界尽快关注到这款产品,科研团队希望把显微镜运到香港参展。”陈福荣有些担忧,因为是国内首台、尚未上市,传统货物出境模式下无法实现。最终,海关创新采取暂时进出境方式,显微镜顺利抵达香港。

这是深港两地科研要素流通的一次探索尝试。由于法律、体制、规则等方面的差异,深港两地在科技创新要素跨境流动、资源开放共享等诸多方面仍须破题。今年8月国务院印发《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河套规划》),明确了“国际先进科技创新规则试验区”的定位,要求为新时期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扩大开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河套合作区怎样建设国际一流创新环境?怎样担当粤港澳科技创新合作的示范?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将给深港两地带来怎样的发展空间?

一流创新环境炼成记

“你好,我是香港人,想在河套开办一家企业。”最近一段时间,河套合作区e站通综合服务中心(以下简称“e站通”)“湾区服务通道”工作人员每天都会接到三四通这样的咨询电话。《河套规划》出台后,来咨询的港人港企明显增多。

e站通是深圳市唯一能够实现深港跨境“一件事一次办”的大厅。这里可以提供560项政务服务,其中面向港澳人士提供商事登记、税务、社保、医疗健康、住房保障等180项政务服务事项。“我们持续推进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让申请人‘最多跑一次’。”e站通工作人员表示。

对于大多数香港企业、科创机构而言,由于深港两地存在法律、体制、税务等方面的差异,“融入关”是其最关心的问题。“从香港来到河套,很多企业和科研人员不熟悉内地的制度,面对工商登记、税务、社保等办理手续一筹莫展。但是在e站通,很多业务一次性就办完了,非常方便快捷。”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福田生物医药创新研发中心运营总监徐莉敏告诉《南方》杂志记者。

e站通工作人员举例道,此前香港人士办理深港两地车辆跨境业务,需要跑公安、海关、边检等多个部门,流程长达4个月左右。而在e站通,符合条件的境外人员和车辆通过“一号通道”信息系统申请办理该项业务,可以实现材料一次提交、最快一天“一站式办结”。

机制创新、模式创新、服务创新……e站通多向发力,跑出了政务服务便利化的“加速度”,河套合作区的吸引力与日俱增。

“企业去政务窗口办理相关事项时,有时需要准备大量的申报材料。比如申报产业资金项目,需要核验营业执照、租赁发票、会计凭证等各种材料原件。如果申报材料缺失,可能要往返跑多次才能办成。”e站通工作人员表示,这是许多企业在办事时遇到的烦恼。

e站通创新推出“上门办”政务服务新模式,让企业办事少跑腿。位于深港国际科技园的独角兽企业晶泰科技,线上预约了人工智能科研奖励、高新企业人才奖励等业务办理。e站通组建的专业服务团队直接上门受理,同时通过视频联动业务审批部门,为企业提供河套合作区“科研政策包”“港澳青年资助计划”等政策解读。“坐在办公室就可以把业务办好!”这让晶泰科技负责人赞不绝口。

除此之外,e站通还在深圳率先探索信用审批服务、5G视频远程服务等,为境内外科创企业、机构和高科技人才提供便捷的一站式服务。今年以来,e站通业务办理量为6743单,其中港澳人士办理量为1551单,占比约23%。

一流创新环境,离不开一流的政府服务。《河套规划》明确提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进‘一件事一次办’场景式主题服务改革”“完善服务标准体系,创新园区治理模式”。对标世界一流,河套合作区正在着力构筑先进的创新生态。

越来越顺畅地“过河”

《南方》杂志记者梳理发现,在《河套规划》中,“便利”是备受关注的高频词。“便利”一词在1万多字的方案中共出现了15次,这也代表了深港两地科创界的共同呼声。

在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与香港园区一河之隔,是深港科技创新合作最直接的对接点。聚焦香港与内地科研合作的难点、痛点,河套合作区正加速探索,让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商流越来越顺畅地“过河”。外界形容河套合作区就像一个试管,不断用制度创新催化着深港两地要素的交融,充分释放政策利好叠加带来的“化学反应”“乘数效应”。

科研资金跨境流动,引起了深港两地科创人员的强烈关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福田生物医药创新研发中心细胞治疗项目负责人谢雍,曾师从中国现代遗传科学奠基人谈家桢,从事分子和细胞免疫学研究近30年。他带领的研发团队,正在攻克细胞疗法治疗癌症的难题。“在全球制药行业中,新药研发周期可能长达10年至15年。如果没有持续资金,创新有可能中途流产。”谢雍坦言,“2016年研发团队成立以来,已经投入5000万元研发资金。目前项目准备进入临床研究阶段,还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

和大多数起步期的科创企业一样,谢雍正面临着融资难题。《河套规划》释放出“支持内地和香港创投资本共同设立创投基金”“允许科研资金跨境资助深港两地科研项目”等多重利好,让谢雍心潮澎湃。最近,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复确立的科研机构跨境资金调拨“科汇通”试点重磅发布,规模超30亿元的重大基金签约落地,12家金融机构面向河套合作区科创企业联合签署2000亿元专项投贷协议。“希望能享受到政策红利,更好地解决资金难题,让新药研发能走得更远。”谢雍憧憬道。

越来越顺畅“过河”的不只是看得见的人流、物流、资金流,还有看不见的信息流、商流等。以探索国际互联网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为例,《河套规划》提出“支持经备案的科研机构及企业在保障安全前提下,实现科学研究数据跨境互联互通”。对此,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琳期待已久。

三年前落户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的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研究院,是一家研究型智库机构。研究院在全国首创并提出“三分三合”新型数据交易模型,服务深圳数据交易所等多个地方性数据交易平台规划建设;在国内首次提出构建“东数西算”国土空间算力资源调度体系的概念,助力“东数西算”工程正式上升为国家工程。

“数据要素是数字经济深化发展的核心引擎。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研究院希望为河套合作区数据跨境先行先试提供有力支持。”李琳透露,研究院与香港大数据治理公会、香港“一带一路”总商会、澳门青年企业家协会等港澳机构均建立了沟通合作机制,在算法指数研究、数据跨境流通、算力基础设施研究等诸多领域进行了合作。其中,研究院与香港“一带一路”总商会合作,配合国家信息中心推进“一带一路”热点投资项目库建设,入库海外项目已达5130个。

类似的探索在河套合作区不断上演。作为内地首个深港双方联合办公场所,深港联合办公室成为香港许多北上创业团队的首选驿站;河套合作区深港直通跨境巴士专线开通,形成便捷高效的深港“半小时科研圈”;实施简化科研样本出入境等5项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先行先试政策……在河套合作区,便利化的举措正释放出巨大的发展红利。

制度创新“最佳试验田”

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于河套合作区而言,犹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

“河套合作区拥有制度叠加、面积有限、风险可控的独特优势,是开展规则衔接机制对接、进行制度创新的‘最佳试验田’。”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朱伟表示。目前,从“硬联通”到“软联通”,河套合作区在法制、税制、科研体制、园区管理体制等衔接对接方面先行示范。

规则衔接、机制对接,落到细微之处才能释放融合之力。《河套规划》明确提出“完善全方位科研服务”,其中包括集聚国际知名风投机构,仲裁、调解组织以及法律、会计、人力资源等高端专业服务机构,为科研活动提供高质量服务。

营造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是制度创新中尤为重要的一环。有着上百年历史的希仕廷律师行是香港的国际化大所,多名律师拥有英国、新加坡等地律师资格。香港希仕廷律师行律师梁婉桥从业10多年,明显地感受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勃勃生机,“以前律师行五成的业务来自内地,目前这个数字已经增长到八成,其中相当部分来自大湾区”。

今年6月,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与香港希仕廷律师行共同发起成立华商希仕廷(福田)联营律师事务所,这是深圳福田区首家粤港联营律师事务所,也是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首家律师事务所。“河套合作区是科创的新天地,发展潜力巨大。最近,联营律师事务所接到了许多港澳青年、科创企业的法律咨询电话。”比起以往梁婉桥更加频繁地穿梭于深港两地,“内地和香港是两种法律体系,联营律师事务所就像是一座桥梁,为两地客户提供知识产权、股权融资、资本运作等全产业链法律服务。”

与此同时,河套合作区正在探索形成咨询、调解、仲裁、诉讼、公证“一站式”国际化法律服务新体系,为港人港企发展赋能。“河套国际商事调解中心(以下简称‘调解中心’)入驻e站通,每周五都会派出港籍律师现场提供调解服务。”河套国际商事调解中心理事长朱虹介绍。据了解,调解中心登记在册的调解员中60%以上为港澳籍或国际调解员,为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涉港涉澳商事案件提供高质量调解服务。

“截至目前,调解中心全口径收案224宗,总标的约76亿元。”朱虹表示,调解中心将深入调研走访,聚焦科创企业的法律诉求,拓宽法律服务渠道。调解中心还将邀请深港两地法律专家共同制定法律指引读本,帮助更多科创企业在河套合作区发展。

营造与香港趋同的税负环境,也是备受关注的焦点。舒糖科技的核心研发团队,相当部分来自香港理工大学等高校。舒糖科技首席执行官、香港人何耀威表示:“《河套规划》提出‘对在深圳园区工作的香港居民,其个人所得税税负超过香港税负的部分予以免征’,这将有效降低科研机构和人员的税负水平,有利于吸引香港一流科技创新人才。”

这块制度创新的“最佳试验田”,正在先行先试上加快脚步。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覃伟中表示,要着力激发跨境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活力,对接香港以及国际通行创新规则,实行同行评议制、项目经理制、经费包干制等国际先进科研管理机制,对重大科技问题实行全球揭榜,探索实行科研机构与企业“白名单”制备案管理。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