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马牛不相及——召陵之盟与安徽
转自:新安晚报
楚成王熊恽于公元前672年~前626年在位,执政时间长达46年。楚成王先后与春秋首霸齐桓公、次霸宋襄公、三霸晋文公发生冲突,且都对安徽的历史走向产生直接影响。下文先说说楚成王与齐桓公之间“风马牛不相及”的故事。
据《史记·楚世家》记载,楚成王初即位,就“布德施惠”,与诸侯国友好相处,向周天子贡献礼物。周惠王专门赐给祭祀用的胙肉,告诫他尽管向南方发展,但不要侵扰中原。成语“布德施惠”意思就是普遍布施仁德和恩惠,讲的是楚成王的故事,发明权则属于西汉司马迁。而在《汉语成语大全》(商务印书馆)中,布德施惠却落选,书中选用其三个变异形式,即元代产生的“施仁布德”,明代产生的“施恩布德”和“施仁布恩”。
楚成王即位时,齐桓公已经称霸。“齐桓公始霸,楚亦始大”,楚成王按照周天子的意见,竭力向南向东发展,以避免和中原诸侯发生正面冲突。楚国向湖南方向发展顺利,但在向东方淮河流域渗透时,却遭到齐桓公的强烈抵制。齐桓公称霸打的旗号就是“尊王攘夷”,作为蛮夷的楚国就是齐国“攘”的对象。公元前658年,齐桓公与江国(今河南正阳县境内)、黄国(今河南潢川县境内)结盟,共同抵制楚国东渐。而江国、黄国与道国(今河南确山县境内)、柏国(今河南西平县境内)都是弦国(今河南息县境内)姻亲。诸国抱团取暖,一齐争取到齐国保护,形成一道坚实屏障,阻挡住楚国向淮河中下游地区的东扩之路。
沿淮进军,道阻且长,正面过不来,楚成王就从大别山迂回,寻找突破口,最先与舒城、庐江一带的舒国结盟,这就与徐国发生了利益冲突。舒国是皋陶后裔繁衍而来的偃姓淮夷方国;徐国是淮北地区的淮夷大国,从西周开始就是淮夷各方国的盟主。进入春秋时期,徐国虽然辉煌不再,但还是将淮夷活动区域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舒国想摆脱徐国控制,正巧楚国来江淮寻找盟友,两国一拍即合,结为同盟,制衡徐国,于是舒国成为楚国插入江淮地区的第一根楔子,直插淮夷控制区域的心脏地带。
齐国与徐国既是盟友,又是姻亲。在齐桓公支持下,徐国于公元前657年出兵占领了幻想单飞的舒国,此即《春秋》所记的
“徐人取舒”。《诗经·鲁颂·闷宫》所记则是“荆舒是惩”。该诗透露的信息说,“徐人取舒”时,鲁僖公出动战车千乘,步卒三万,痛击了戎族狄族,严惩了楚国舒国。《东周列国志》更将此事与齐桓公勾连,演绎成齐桓公率领诸侯“先取舒国”,达到“以剪楚翼”的目的,将“徐人取舒”妥妥变成齐国与楚国的较量。
徐人取舒后,并未对舒地进行有效占领。徐人退走后,舒国各部族重新组合,形成具有邦联性质的群舒,楚国则对群舒诸部继续施加影响。为抵制楚国对江淮地区的渗透,齐桓公于公元前656年率领齐、鲁、宋、陈、卫、郑、许、曹“八国联军”伐楚,先击败与楚国结盟的蔡国,又向楚国腹地进军。“十二诸侯”是春秋早期的相对强国,此役十个当事国中,只有许国在十二诸侯之外,可见齐桓公主导的这次军事行动规模之大,波及之广,影响之深。
齐桓公非常清楚,楚国的实力与齐国相当,因此并不想和楚国硬杠,只希望楚国承认齐国的霸主地位。面临大兵压境,楚成王心里也在发怵,于是派出使节责问齐桓公:“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左传·僖公四年》)没料到您竟然踏入我国土地,这是何故?齐桓公无言以对,于是让管仲回答。管仲顾左右而言他,先是怪罪楚国没有及时向周天子进贡滤酒用的苞茅,然后又质问数百年前周昭王南巡不返的原因,被楚使一一怼回。
因为双方都不想发生战争,于是就在召陵(今河南漯河市召陵区)会盟,达成妥协,齐桓公挣到面子,楚成王赢得里子。后来,“风马牛不相及”成为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的成语。
楚成王并不接受盟约约束,第二年就趁齐桓公在首止(今河南睢县东)组织诸侯盟会,无暇他顾之机,一举灭掉弦国,再次开启了向淮河流域的扩张。公元前648年,楚灭黄国,逼近江淮。公元前646年,楚灭位于今金寨、霍邱一带的英国,楚国疆土正式伸入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