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研学实践协会会长吴浩宏:融入区块链技术,广州研学发展添新引擎
春暖花开日,研学正当时。近日,广州多所中小学校进入“研学月”,孩子们探访红色足迹、走进田野劳作、参观博物馆、体验科技创新。近年来,广州在研学方面动作频频:成立研学实践协会、认定研学实践基地、出台研学地方标准、启动研学导师培训、探索研学多元评价……
进入规范化、规模化时期的广州研学路在何方?近日,时报记者采访广州市研学实践协会会长吴浩宏。采访中,吴浩宏表示,解决研学课程选择之忧、破解专业人才培养之困、创新研学评价之路,是广州实现研学健康发展的主要任务。
初探
建立行业协会,推动研学健康发展
从研学旅行到研学实践,研学领域呈现巨大的变化。
“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2016年12月,教育部等11部门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正式确立研学地位。至2018年,广东省教育厅等12部门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研学正式纳入中小学教学计划及学生学分管理体系。”吴浩宏说。
经过多年探索,研学已从“倡导”变成“刚需”,尤其是在“双减”背景下,更成为教育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市场需求迅速扩大,行业迅猛发展,但痛点也逐渐显现。2020年8月,广州市研学实践协会正式成立,专门针对研学实践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
“协会成立的宗旨很明确,”吴浩宏说,“希望依托广州特色资源,开发具有广州特色的精品研学实践线路,培养一批高素质研学实践导师队伍,制定一批研学实践地方标准。”
规范
确定研学基地,遴选一批优质课程
吴浩宏认为,“如今的研学实践和以前的研学旅行有所不同,研学有非常强的教育诉求和教育特征。此前市场上许多研学课程普遍呈现‘游玩参观为主,学习探究为辅’的特点,而从立德树人的角度来看,对研学实践的要求更高。孩子们在研学过程中不仅要参与劳动实践,还要在研学中学会思考进而解决问题,这才是研学的意义所在。”
据悉,广州市研学实践协会在规范研学方面提出了标准化、科学化的指引。2021年,通过智能平台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协会严格遴选出81个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这批基地营地分为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国防科工、自然生态、职业体验与劳动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以及财商教育八大板块,融合地区与文化内涵,对标中小学素质教育要求,设计独特的研学体验和课程产品,为学校和家长提供更多选择。
“我们的基地很有意思。像旅商研学基地,可以为孩子进行职业体验启蒙;胜捷基地可以让孩子提升消防与生命安全意识;灰塑基地可以学习工匠精神、传承非遗文化;南沙明珠农业公园则能让孩子感受人工智能智慧农业的魅力。研学给孩子们搭建‘看世界’的桥梁,引导孩子思考和发现,非常有意义。”吴浩宏说。
在此基础上,广州市研学实践协会组织基地(营地)遴选一批省、市级研学实践教育优质课程。这些课程地方特色鲜明,课程体系完善,育人效果突出,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学习空间和活动资源。
完善
开展导师培训,提供研学专业人才
深入基地营地走访的吴浩宏和协会团队发现,研学高速发展的同时,导师不足的问题也逐渐出现。“开展研学实践工作,需要大量既懂得教育理念又了解课程研发设计的专业人才,而目前部分研学机构的从业人员还是旅行社的从业人员,他们没有经过系统的教育知识培训,所以市面上大部分研学课程难以体现培育时代新人的教育价值。”
2022年7月,广州市研学实践协会制定了《研学实践指导师专业素养与培训标准》。目前,协会已组织开展两批面向全市中小学教师及研学基地(营地)教职工,包含职业素养、课程设计技巧、活动安全防范等内容的研学实践指导师(初级)培训班,通过培训的学员可获得由协会认证的专业资格证书。“目前来说,协会在基地运营、课程研发、导师培训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还是比较规范的,今后还需要不断完善增补。”吴浩宏说。
声音
研学实践活动这里有“试验田”
评价模式能否推广,还需要实践中的“试验田”。
吴浩宏表示,广州市研学实践协会和信息时报即将联合举办的“大开‘研’界走读广州”研学实践活动就是很好的“试验田”。
他表示,“大开‘研’界走读广州”是市民及青少年“读懂广州”的一扇窗口,“我们将邀请基地和试点学校参与,把家校社协同评价体系运用其中,把研学实践活动的数据成果、成功案例推广到更多的基地和学校,促进研学实践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
谈到研学产品的选择,吴浩宏呼吁,“希望家长不要选择资质不符、良莠不齐的研学机构,尽量在官方认定的基地(营地)中参与研学课程,这样孩子们的研学质量才更有保障,研学实践才更有收获,研学成果才会更有效。”
他透露,下一步,在广州市教育局的指导下,广州将进一步推动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工作,设计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研学实践精品线路;创建一套具有岭南特色的研学实践课程;建立一套责任清晰、管理规范、经费落实、有安全保障的研学实践工作机制;探索形成激发中小学生广泛参与、活动品质持续提升、文化氛围健康向上的研学实践教育体系,引领孩子们用研学启迪智慧,用实践创造未来。
创新
融入“区块链”技术改革研学评价
横向比较,广州市研学实践协会的多项举措走在全省前列,但吴浩宏及其团队的探索并没有止步。
市场上不少活动被冠上“研学”的帽子后,各种“证书”成为标配。为应对初中的综合测评,不少家长花钱报名。然而,并非所有活动都有含金量。如何让学校和家长找到有品质的研学产品?让研学过程更规范?吴浩宏一直思考如何进行改革。
“我想引进区块链技术,通过数字化手段把原有的单一评价完善为多元评价体系,真正地把教育性、科技性、社会性元素融合在一起。”在吴浩宏的设想中,需要搭建一个“互联网+”的智能管理平台,提供对研学实践课程进行可追溯查证、过程追踪、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理的服务,为学校和家长解决监管难题。同时,家长可以在平台上回顾研学实践的全流程,保证从管理部门、研学机构到学校、学生各环节数据的公开透明,实现研学供应链全链路信息标准统一和高效交换,让科技赋能研学实践工作。
据悉,广州市研学实践协会作为主体参与了《基于“区块链+云平台”研学实践的家校社协同育人评价》项目,率先采用区块链技术构建家校社动态协同评价模式。近日,这项创新性成果入选广东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项目名单。
信息时报记者陈诗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