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达到六百石 爵位堪比新立太子

2024-03-20 01:11:18 - 上游新闻

“年薪”达到六百石 爵位堪比新立太子

“年薪”达到六百石 爵位堪比新立太子

“年薪”达到六百石 爵位堪比新立太子

随着全国简牍专家对武隆关口一号墓出土木牍研究的层层推进,墓主人生前的身份,也得以被进一步揭开。近日,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白九江表示,墓主人是一位御史,名为昌,爵位为五大夫,属九等爵,官秩六百石。在关口一号墓中,不仅出土了告地书,还同时出土了“随从车马牍”。白九江说,简牍专家们通过对这两份重要文书的比对、印证,才得以进一步了解了这位两千多年前官员的更多“简历”。

简牍专家们是如何从两份文书的只言片语中抽丝剥茧,最终得出答案的呢?白九江还原了谜题破解的每一个步骤。

墓主人属官为御佐“御佐”一职出现时间被提前

首先被破译的,是关口一号墓内出土的最为重要的1号木牍:告地书。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简帛研究中心邬文玲团队在今年2月从北京给重庆文物考古研究院传来了告地书的释文:“二年二月己未朔丙戌涪陵盧敢告地下主/御史昌案掾地下獄疏書所齎/及從者一牘可續食與從事敢告/主”。这段文字明确地写下了“御史”这个官职,让墓主人的身份一开始就得以确立。而更多的信息,则来自刚刚被破译而出的2号木牍。

那么,被标记为2号木牍的“随从车马牍”中,又写了什么呢?经过数月的研究,释文得以初步明晰:木牍正、背面载“从公子者”有家眷七人、属官一人、奴婢二十三人。线索来了。关于“属官”,“随从车马牍”中对其描述为“御佐官大夫……”这是一个什么工种?白九江解释说,御佐是官佐的一种,应为相应职官的副职或助手,而官佐身份比一般的佐史高,大体与令史的地位相当,甚至还排得更靠前。这简单的一句话,将历史文献中从东汉才出现的“御佐”一职,往前推到了西汉初期。

截至这一阶段,关口一号墓墓主的身份细节,开始浮出水面。既然他的其中一位从人为御佐,那么墓主的身份应该要高于县级令史一类吏职。

墓主人儿子是官大夫

由此倒推出御史昌真正爵位

截至上一阶段,墓主人的身份已确立为“高于县级令史一类吏职”。那究竟高出多少呢?“随从车马牍”中关于家眷的记载,给出了线索。

关于御史昌的家眷,“随从车马牍”中是这样描述的——“弟公乘疑”“子小公大夫卯”“弟子小官大夫”。白九江说,其中“弟”应是御史昌的弟弟,“弟子”为其弟弟的儿子,“子”应为御史昌的儿子。此时,史书登场。《二年律令·置后律》记有军功等爵之人死后可立继承人(即“后子”),“疾死置后者,彻侯后子为彻侯……关内侯后子为关内侯,卿侯(后)子为公乘,【五大夫】后子为公大夫,公乘后子为官大夫,公大夫后子为大夫,官大夫后子为不更,大夫后子为簪褭,不更后子为上造,簪褭后子为公士。”

根据这段记载,侯爵的后子仍可承继侯爵,卿爵(即第十至十八级)的后子通通降为公乘,而五大夫至簪褭的后子均降二级。接下来,专家们要找的,就是秦汉时期的等爵制度了。根据史料记载,秦汉时期实施二十等爵制,官大夫为二十等爵第六级,公大夫为二十等爵第七级,公乘为二十等爵第八级,五大夫为二十等爵第九级。2号木牍记载昌的弟弟“疑”的儿子比“疑”的爵位低二级,足可证明《二年律令》所言非虚。

据此,根据昌的儿子为官大夫,昌的爵位得以同样倒推而出:当为第九级五大夫。

墓主人身份不低五大夫

爵位“年薪”可领六百石

研究完御史昌的官职和爵位,那么他当年可以从朝廷领多少薪水呢?

这个问题看似出土木牍没有给出答案,但是流传至今的浩瀚文献,却忠实地记录下了御史昌的俸禄。《二年律令·赐律》记:“御史比六百石”。《汉官旧仪》卷上记:“御史,员十五人,皆六百石。”……至此,六百石这个“薪酬待遇”,可以明确。

那么,领这份“薪水”的官吏,身份重要吗?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和汉景帝分别给出了答案:西汉初年,刘邦诏书明确指出“七大夫、公乘以上,皆高爵也。”汉景帝则认为,“吏六百石以上,皆长吏也。”《汉书》记汉惠帝继位时,新立太子也才“赐爵五大夫”。由此可见,汉代初期,在文帝实行“入粟拜爵”前,五大夫的地位是较高的。

为什么要对御史昌的身份刨根问底?白九江说,关口一号墓出土木牍提供的信息,为西汉初期官、爵对应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案例,也为相应等级墓葬规格判断提供了标准。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李晟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