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社科专家建言新质生产力发展 在深高校专业设置要向人工智能等领域发力

2024-03-20 07:27:00 - 深圳新闻网

转自:深圳特区报

深圳新闻网2024年3月20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关炜瀛通讯员占运凯)近期,“新质生产力”成为热词。深圳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上,除了大抓科技创新提供新动能、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还应考虑哪些方面?多位深圳社科专家提出,在深高校结合深圳发展定位设置学科专业,以产教融合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注重知识产权保护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法治护航等。

产教融合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走产教融合之路。”南方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中心讲席教授夏文斌认为,要通过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部署,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探索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路径。

首先,应统一规划,促进校企资源协同。在深高校和职业院校应根据深圳发展定位优化设置学科专业,尤其要在量子力学、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新能源等领域不断发力。深圳的创新型企业则应加快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研究团队,不断以创新科研成果推进产业升级。

其次,需优化体制机制,强化产教融合的执行力。夏文斌提出,要支持高校教师提升知识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能力,积极投身国家战略需要的“主战场”,并合法获得报酬和知识产权保护;支持学校引企入校和企业引校入企,校企共聘双师型教师队伍、共建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共同开展重大战略科研项目申报等;政府统筹企业和学校共同开展张榜纳才、揭榜挂帅等,以各种新型产教融合方式不断加大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力度。

“我们要通过产教融合,将学科专业知识与产业发展需求无缝对接,鼓励学生尽快尽早进入校企合作项目中,使他们全面把握知识转化到新质生产力的全流程。同时,支持更多优秀企业家进入大学校园,通过实战案例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夏文斌说。

法治护航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法治是保障和促进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南方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中心讲师杨少曼提出,深圳争当发展新质生产力“尖子生”,需要筑牢法治之基。

杨少曼建议,要用刚性制度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规范、指引方向,为新经济、新领域、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注入法治内涵。同时,要更加聚焦知识产权保护,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法治护航。“深圳应继续创新‘蓄势拓局’举措,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的法治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调整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以更好地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塑造未来国家核心竞争力下好‘先手棋’。”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