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云会寺幸存清代铜佛像

2024-03-20 16:36:44 - 北京晚报

▌顾耀铭

颐和园云会寺幸存清代铜佛像

云会寺山门

颐和园万寿山西北坡上,有一座游人很少光顾的云会寺,里面供奉着一尊高大的铜胎毗卢佛像。164年前,颐和园的前身清漪园曾和圆明园一起,被英法联军大肆焚毁抢劫,后来又经历了数次劫难,但云会寺和这尊佛像却奇迹般地幸免于难,留存至今,实属清漪园罕见的遗留文物。

云会寺是一座清朝汉式皇家寺院,占地不大,由于地处颐和园比较偏僻的位置,因此不如谐趣园、长廊以及佛香阁等景点那么有名,在一般的游览图上还不易找到,去到那里的游客不多。

从后山沿着石级攀登至智慧海西侧,即可看到一座红墙环绕、绿色琉璃瓦顶、方亭式的建筑。山门不大,为长方形,坐南朝北,上方石刻的匾额上有乾隆皇帝手书的“云会寺”三个字。

步入山门后,迎面就是人工堆垒的陡峭山石,只有抬头仰视才能看到位于青灰石堆上的正殿。当初建筑师确实费了一番苦心,层层青石看似自然堆砌,远远望去似一朵朵白云,给人以祥云会合的意境。从山门到正殿虽然相隔仅20多米,但必须沿着弯弯曲曲的山石登道攀援而上,让人似在云中穿行。到达香海真源正殿后,回头可见在东西两角各有一座六角形配殿,主殿背面的两座后殿如今仅剩下遗址。

我最初是在1977年初偶遇这所皇家寺院的。当时我在国旅北京分社当导游,常陪同外国游客到颐和园。一天,我从智慧海向西穿过假山,走进一道月亮门,无意中发现这里还有一所被曲折起伏的红墙环绕的寺院,在柏树掩映下,幽静典雅。

当时,这里年久失修,到处都是残砖破瓦,栋梁上的彩画早已剥落,很难辨认了,木窗也已塌落。然而,我惊喜地发现主殿虽破旧,但尚未全毁,内有一座毗卢佛铜胎坐像,高约三米,头戴五佛宝冠,面形方圆,脸颊丰腴,鼻梁挺直,嘴角含笑,双手于胸前结法界定印,端坐于千叶莲花座上。佛身后面有一座约4米高的扇形铜铸背屏,上刻日月星辰、春兰秋菊和朵朵祥云。佛像虽落满了鸟粪灰土,却依然显得神采奕奕。我顿时被其造型和风采深深地吸引住了。

查阅清宫陈设档案得知,云会寺建于乾隆年间,它与善现寺分别位于颐和园“四大部洲”建筑群的东西两侧,原有五幢建筑,分别为四角重檐式攒尖顶“香海真源”主殿一座、重檐攒尖顶六角亭配殿两座、三开间卷棚硬山顶后殿两座。正殿有80多平方米,殿内原有满堂的佛像供器,殿内两边的山墙上悬挂十座佛龛,龛内供佛三百六十尊,还有黄杨木杆紫檀木座香牌及各色供器。东西两座配殿内供奉铜胎文殊、普贤菩萨像各一尊。

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烧抢劫后,又在1900年遭八国联军践踏,内藏珍宝几乎被洗劫一空。两次劫难,云会寺的两个配殿均被烧毁,殿内佛像供器全被掠夺,只剩下毗卢佛铜像。民国年间,数十年的战乱又使颐和园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颐和园遭受过这么多的劫难,砖木结构的云会寺能幸存,实属不易。颐和园现有的建筑,很多是后来修复或重建的,现有的佛像大都也是后来重塑或从别处搬迁过来的,真正属清漪园原物的已屈指可数,大型的背屏带底座佛铜像几乎只剩云会寺里的这一座了,因此显得格外珍贵。

我当时看到云会寺的现状,非常担心。于是,1978年5月,我给颐和园管理处写信,希望园方能及早采取保护措施。数月后,我出乎意料地收到颐和园管理处的复信,信中说已将我的建议反映给了上级有关部门。

1980年,我从报纸上得知,政府决定对云会寺等古建筑进行大规模维修。开工后,我曾数次去观看。一批在修缮古建筑方面很有经验的师傅被集中到那里,他们修旧如旧,经过两年多的精心维修和重建,云会寺又恢复了昔日的光彩,被烧毁的西配殿也得以复建。院墙、假山石以及地面都得到了清理和整修。

游客获悉后纷纷前来观看。但随之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香火重燃,给这座砖木结构的佛殿带来了火灾的严重隐患;因无人看管,一些游客随意向佛像投扔硬币,将已锈蚀的铜像表面砸出一个个小坑;不少人在砖墙、木柱、门窗上乱刻乱画;地上随处都是垃圾。不久,管理处不得不将庙门关上。但还是挡不住游客从窗户往里投扔硬币、香烛、果品,甚至还有烟头,园方不得不用木板将窗户全部钉死。越是不开放,游人就越是想看看里面的情景。有人用小刀在木板上挖出一个个窟窿眼,往里窥视。园方无奈,只得用更厚实的木板从里面再钉上一层。

近二十年来,游客只能在院子里走动,却一直无法进佛堂参观。去年2月初,我再上万寿山,又到云会寺,看到院墙的三道门都被紧锁,原来还可以进入的庭院也进不去了,近在咫尺的香岩宗印之阁大门也是关着的。保护文物与向公众开放两者之间虽存在矛盾,但不是不可逾越的,只要措施得当,有专人看管,矛盾还是可以解决的。我迫切地期盼着公众能有机会目睹清漪园难得遗存的建筑和精美的毗卢佛铜像。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