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布丨猪肉价格有望回升?地缘政治影响钾肥进口?一文了解近期市场走向

2022-04-20 10:13:25 - 中国网

中国发布丨猪肉价格有望回升?地缘政治影响钾肥进口?一文了解近期市场走向

中国网4月20日讯国家发改委1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疫情对我国一季度经济的影响、年内PPI走势、粮食保供、猪肉价格走向等问题。

疫情对一季度经济有哪些影响?

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GDP同比增长4.8%,居民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3%,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3%。其中,前2个月的消费、投资增速均有所加快,但3月份以来,由于国内疫情多发,消费特别是接触性聚集性消费以及一些投资项目均受到较大影响。

3月当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由增长转为下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前2个月明显回落,消费、投资出现较大波动。

对此,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疫情对国内需求的影响是阶段性的。随着疫情得到有效管控、政策效应逐步显现,正常经济秩序将快速恢复,经济运行会回归正常轨道。前期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深圳等地,目前已陆续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消费、投资需求都在逐步回升,这说明,企业适应形势变化的能力很强,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很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孟玮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推动出台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政策文件,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鼓励地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培育壮大消费新业态,引导商贸流通企业、电商平台等向农村延伸,引导金融机构丰富大宗消费金融产品。

有针对性地加大对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强化中小企业减负纾困政策落实督查,持续开展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在精准落实疫情防控举措的基础上,全力做好物流保通保畅工作。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加强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

“后续,我们将密切跟踪研判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针对可能遇到的各种不确定性,制定完善各类应对预案,加强政策储备,及时出台有力措施,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孟玮说。

预计年内PPI总体回落态势不会改变

近来,受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波动加剧、价格明显上涨。中国经济已深度融入世界经济,部分大宗商品外采比例较高,国际价格上涨客观上会带来输入性影响,加大国内PPI上行压力。

当前,我国3月份PPI同比上涨8.3%,涨幅较上月收窄0.5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回落,与主要发达经济体PPI高位持续攀升形成鲜明对比。

孟玮表示,后期,尽管国际输入性因素增加了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不确定性,但随着保供稳价政策效果持续显现,叠加高基数效应,预计年内PPI总体回落的态势不会改变。

下一步,将密切跟踪大宗商品市场和价格走势,持续加强监测分析;切实保障市场供应,加快优质产能释放,加强价格和储备政策协调联动,发挥储备调节作用,强化储备和进出口调节;强化市场预期引导,及时发布市场信息,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散布虚假信息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遏制过度投机炒作。

猪肉价格触底回弹后会高位运行吗?

今年以来,因生猪产能充裕、需求偏弱,国内生猪价格持续低位运行。4月11日—15日当周,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4.63:1,连续8周处于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

为有效稳定生猪市场价格,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连续发布预警信息,多次开展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工作。今年以来累计挂牌四批次收储近16万吨储备。如果后期生猪价格继续低位运行,国家将持续收储并指导地方开展收储,推动价格尽快回归合理区间。

谈及下一步生猪市场和价格的走势,孟玮表示,国内生猪产能自去年7月份以来逐步下降,今年3月底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185万头,处于生猪产能调控的绿色区间,加之生猪价格已低位运行较长时间,进一步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较小,随着后期消费回暖,生猪价格有望逐步回升至合理区间。

此外,近年来我国生猪疫病防控能力大大增强,母猪繁育效率也有所提升,特别是能繁母猪产能总体合理,后期生猪价格触底反弹后,出现2019年非洲猪瘟时期那样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从期货市场看,4月15日,9月份、11月份到期的期货合约价格分别为每斤8.3元、8.8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下半年生猪价格回升至合理区间的预期。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加强生猪市场供需和价格形势跟踪监测和研判,做好生猪市场调控工作,推动生猪和猪肉市场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

全球粮食危机风险增加中国将如何应对?

近期,受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影响,全球粮食危机担忧加剧。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全球粮食价格再次跃升至历史新高。

孟玮表示,相较之下,我国粮食供应较为充足、价格平稳,粮食安全总体有保障。

自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八连丰”,2021年全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36个大中城市主城区及市场易波动地区的地方成品粮油储备达到15天及以上,防范市场风险能力增强。此外,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国内粮食市场始终保持了平稳运行的良好态势,为应对全球粮食危机风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基础和有利条件。

孟玮表示,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粮食物资储备局将稳定粮食生产,在稳口粮、稳玉米的同时,努力扩大大豆生产;根据市场形势和调控需要,合理安排政策性粮食销售,确保形成有效供给;持续抓好粮食收购,积极引导种粮农民适时适价售粮、企业均衡有序收粮;密切关注国内外粮食市场形势变化,加大对重点地区、品种和时段的监测力度,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置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加强粮食市场执法监管,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良好市场秩序。

如何保障化肥供应和价格稳定?

化肥供应保障直接关系粮食等农业生产稳定。当前,我国氮肥、磷肥供应总体有保障,钾肥需要部分进口以满足农业需求。

针对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影响我国钾肥保供稳价问题,国家发改委通过引导重点钾肥生产企业增产增供、部署投放100万吨国家钾肥储备、积极组织扩大钾肥进口、畅通钾肥国内运输、推动降低铁路运输成本等措施,全力推动钾肥保供稳价。据监测,近期钾肥供应形势持续转好,全国氯化钾批发价格稳中有降。

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密切监测研判化肥供需及价格形势,充分发挥化肥保供稳价工作机制作用。切实增强国内化肥生产供应能力,推动停产企业尽快复产、达产,督促煤炭企业履行与化肥生产企业签订的煤炭供应中长期合同,能源企业要保障化肥生产企业天然气、硫磺稳定供应并合理确定价格,组织电力市场交易时,对化肥企业用电价格给予倾斜。

提高化肥及其生产原料运力保障水平,优先保障化肥国内运输,落实农用化肥铁路运价优惠政策,对进口到港化肥及硫磺等化肥生产原料优先接卸。督促承储企业将到期储备化肥尽快向市场销售,加强国家钾肥储备前期竞拍投放后续监管工作,督促竞拍成交企业严格履约。

提高化肥流通效率,加快农资进店进村入户,确保不断档、不脱销、不误农时,保持农资进销合理价差,坚决让利于农民。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协同配合,对特殊品种化肥生产流通企业开展监督检查,严厉查处化肥市场违法行为,继续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促进钾肥等化肥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

(编辑:董小迪)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