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劳动者之歌丨葛林楠:追求卓越淬炼成钢

2024-05-20 07:49:45 - 媒体滚动

转自:河工新闻网

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劳动者之歌丨葛林楠:追求卓越淬炼成钢

■记者宋宝军通讯员田海霞

“我的工作就像擀饺子皮,要把连铸200毫米厚的钢坯,相当于揉好的面剂子,轧制得越薄越好,还要保障它的性能和平滑度,没有起皱破洞等瑕疵。”5月4日,记者见到葛林楠,问起他的工作,他这样通俗地解释。“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参加工作近14年,目前取得的最好成绩是把200毫米厚的钢坯轧制到了1.2毫米厚。”

葛林楠是河钢承德钒钛板带事业部轧钢工,他一直坚守在一线轧钢岗位,通过不断学习和探索,熟练掌握了极薄、高强类板带精轧技术,成为板带精轧岗位的高技能人才。他本人多次在省市技能大赛中获奖,2018年被授予全国钢铁行业技术能手称号,今年被授予河北省劳动模范称号。

2010年,葛林楠从北京科技大学毕业后来到河钢承德钒钛板带事业部1780产线精轧车间成为一名轧钢工。刚到产线,他深知自身要学习的地方很多,就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就详细记录下来,回头向身边的老师傅请教。同事这样评价葛林楠:“他学习很谦虚,不把问题弄懂决不罢休,有股子牛劲儿。”为了学习更多的轧钢技术理论,他自学了《现代轧钢学》《金属塑性加工学:轧制理论与工艺》《钢材的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轧钢机械》等书籍,并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积极应用到生产过程中。

“没有一项成果不是靠汗水和勤奋得来的!”葛林楠更坚信这个道理。2013年,随着市场对极限薄规格卷板的需求不断增加,葛林楠和同事们开始在极限薄规格产品攻关上不断摸索和实践。为确保极限薄规格卷板稳定轧制,他从研究各种模型以及设备精度入手,与攻关小组成员不断对模型负荷分配、张力、温度制度及控制系统等进行调试,跟踪每一块板坯的轧制参数,从中摸索数据经验。经过夜以继日的摸排、记录、分析,不断修改并优化,相继破解了带钢穿带稳定性控制、二级模型参数控制等40余项技术难题。同年5月,1780产线成功轧制1.2毫米厚度极限薄规格卷板,在国内半连续热轧生产线中率先达到生产极限薄规格卷板的能力。2016年,国内第一卷1.2毫米极限薄规格花纹板在河钢承德钒钛1780产线下线,打破了该产品长期依靠进口的局面。之后,葛林楠将极限薄规格卷板生产技术与高端产品生产相结合,帮助产线成功研发出极限薄规格汽车钢、工具钢、耐候钢等产品,拓宽了极限薄规格卷板技术的应用范围。据统计,2021年期间,其产线总计生产2.0毫米以下薄规格卷板99.8万吨,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随着酸洗镀锌板材生产比例逐渐增加,高强薄规格镀锌系列钢种在轧制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因表面质量和轧制稳定性造成的降级品比例居高不下,为了尽快解决这个难题,葛林楠不断跟踪试验,提出优化粗轧RT5温度及中间坯厚度、调整辊役计划编排、降低FT7温度、控制轧制速度及轧制节奏、降低F2/F3机架轧制力等措施,有效地解决了高强薄规格酸洗镀锌板材生产过程中的难题,保证了下游工序板材质量。

2020年“葛林楠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利用业余时间,葛林楠组织编写了轧钢课件10余套,完成板带轧钢工技能鉴定试题50余套,通过在生产实践中开展带徒传授、专题培训、技术攻关、经验交流等活动,工作室成员及其他岗位人员操作技术水平得到很大提高。截至目前,在他的带领下,共组织开展技术攻关19项,累计获得专利13项,多项技术研究成果在省市获得大奖。

在取得一个个成绩的背后,是他勤奋钻研,不断追求卓越的过程,坚守一线岗位,专注轧钢事业,最终也把自己淬炼成一块好“钢”,这就是葛林楠从轧钢工到全国钢铁行业技术能手的生动写照。

编辑:李飞 责任编辑:王红润 审核:王书军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