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实现行政边界区域联防联控全覆盖

2024-05-20 16:21:34 -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环境网

“建立联防联控机制有助于共同防范、应对和处置跨区域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丽水市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队专职副队长兰木申介绍,“目前,丽水与接壤的浙江省内金华市、衢州市、温州市,以及福建省南平市建立了联防联控机制,实现了行政边界区域的市、县两级全覆盖,共同守护跨界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破解“插花地”环境执法难题

打击跨区域环境污染一直是环境执法的重点、难点问题,特别是一些交界区域“插花地”情况尤为明显。据执法人员介绍,“插花地”是指位于两个行政区之间,归属和管理相互交叉的土地,涉及“插花地”的环境违法行为,因各种复杂背景,面临取证难、查处难的问题,也成了环境执法管理工作中的难点。

“丽水缙云与金华两个县域接壤,这些地方的群众会在交界的地方办厂,边界地带也存在一些环境污染防治问题和纠纷。前几年,我们对‘插花地带’巡查管控期间有执法权限的问题。”缙云县生态环境保护执法队舒煊科介绍,“后续,我们相继同金华的永康市、武义县以及本地莲都区,签订了行政边界环境执法联动工作机制,在污染源排查、联合执法督查等方面就没有大问题了。”

近年来,丽水持续通过联席会议、联合执法、信息共享等工作机制,加强交界区域环境污染联防联治,打击交界区域环境违法行为。同时,两地人员可通过机制互相交流学习环境执法方面的经验,探讨案件办理的相关经验。

在实践工作中,一些县级生态环境执法部门还根据自身实际,更是将联防联控工作机制进一步深化,在以前的基础上修订了跨界区域联合执法工作方案,进一步明晰了联合执法区域及重点环节等,内容包括工业污染源大气污染防治、饮用水源巡查、入河排污口非法排污、非法处置和倾倒固(危)废等行为,协调处理处置跨界环境信访问题,互通跨界区域环境信息和情报等,兰木申表示。

跨市域执法协作更加高效

在丽水市青田县,该县生态环境分局已与温州鹿城、永嘉、文成等生态环境分局签订了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合作协议,明确了调水拦污控污、协调处置监测、预警等7项重点内容,不断构建两地联合打击环境违法犯罪的紧密型共同体,共同防范、应对和处置跨区域突发水污染事件。

“瓯江流经青田后从温州入海。但两地的交界地带支流众多且处于山区,位置偏远,在水污染防治和监管中存在一定的盲区。”兰木申表示,“市级层面也进一步加强跨区域水污染防治上下联动和指导,建立了包括对突发水污染事件在内的联防联控机制,共同制定了环境监管协作机制工作方案,推动工作进展。”

据执法人员介绍,在青田县的一些偏远山区,一半是湖光山色,一半是悬崖挂壁,自然生态环境优美。但是这些地方容易被人随意倾倒、堆放建筑垃圾,甚至还有人特意来青田违法倾倒,造成属地生态环境污染。

今年年初,青田县就破获了一起组织实施倾倒建筑垃圾案件。记者了解到,当时,青田县高湖镇接群众匿名举报,反映该地有人倾倒淤泥。经执法人员现场勘查,该深坑内倾倒有黑灰色淤泥,经手工丈量该深坑长4米,宽4米,面积16平方米,共计被倾倒建筑垃圾超60立方米。借助联防联控机制的数字化监控,青田很快就确认了这些淤泥是从温州某地运来,为后续顺利侦办案件提供了关键性证据,目前该案已经办结,相关被倾倒点位已责令当事人清理完毕。

“丽水与温州两地市相关部门的监管职责分工不同,在处理跨市环境案件中会存在横向对接不畅等问题。”青田县生态环境保护执法队陈建介绍,“这个案件在不同县的职能分别属于生态环境和行政执法局,跨市又跨部门,有时候找谁对接都不知道。有了这样的机制,方便两地处理各类破坏环境事件。”

多种“联动”方式助力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丽水依托卫星遥感、物联网监测和基层治理四平台,形成了‘天眼+地眼+人眼’结合的立体化、数字化、智能化监测网络。”兰木申表示,“近年来,我们从大环保的角度出发,不断完善各类场景应用,实现高效智慧监管。”

在青田,围绕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机制,打造出“智慧水利”应用平台,集成辖区范围内涉砂石领域物联感知监测数据,加大对侵占河道情况的监管。如建成并投入的“数智砂管”系统,利用高清视频等技术手段进行实时监控,加强对交界地段水域范围的一线巡察工作力度。

“目前,已完成357个车载设备的安装,基本覆盖砂石料企业运输车辆,精准实时管控,确保快速溯源砂石料企业将污泥倾倒至水域及偏远地段事件,避免对下游水质造成不利影响。”青田县水利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截至目前,我县已办理企业污泥倾倒的案件11起,处罚金额达120余万元。”

此外,丽水温州两地还设立了瓯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资金,落实绿色奖补措施。如丽水青田县与温州市鹿城区、永嘉县签订了《关于瓯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的协议书》,对瓯江全流域推行统筹管理,并对出青田入温州的2个交接断面进行水质考核。由于出境水质优于协议要求,2023年已获得下游温州市的横向生态补偿800万元,极大推动上游县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的工作积极性。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