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音乐讲好中国故事?关峡委员谈了这些感悟……

2022-06-20 21:10:02 - 媒体滚动

编者按:

音乐,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艺术形式。著名作曲家关峡不仅创作了《我爱我家》《激情燃烧的岁月》《士兵突击》等耳熟能详的影视音乐,更是为中国歌剧《悲怆的黎明》创作《第一交响序曲》,创作表现中国故事的《木兰诗篇》《霸王别姬》等,蕴含少数民族音乐素材的《哈尼交响》等,致力于交响乐的中国化与中国交响乐的国际化。应如何进一步推进交响乐中国化与中国交响乐国际化,特别是在讲述中国故事,建立中国交响话语体系方面?怎样让交响乐创作深入生活常态化?如何实现对重大主题的充分阐述与表达?人民政协报文化周刊刊发与“委员读书漫谈群”共同推出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交响乐团原团长关峡的访谈录。

如何用音乐讲好中国故事?关峡委员谈了这些感悟……

交响乐中国化与中国交响乐国际化

记者:交响乐作为舶来艺术,传入中国已有百余年。与其他舶来艺术一样,经历了中国化的演变。首先请您谈谈交响乐在中国不同时期经历了怎样的发展?

关峡:首先谈一谈管弦乐队进入中国以来的概况。20世纪初有一南一北两支交响乐团,上海工部局管弦乐团与哈尔滨交响乐团先后成立,均是由外国指挥、外国乐手构成的,后来逐渐纳入一些中国演奏家。

我国交响乐创作第一人当属黄自先生,他创作了中国第一部交响乐作品《怀旧》,该作品也是第一部被外国乐团演出的中国作品,在国外演出时,所获评价相当高。黄自还是音乐教育家,培养了很多中国近代音乐先驱,包括我国音乐史上的“四大弟子”贺绿汀、江定仙、陈田鹤、刘雪庵。

抗日战争时期交响乐在中国最伟大的一部作品就是《黄河大合唱》,这部作品于1939年4月13日延安首演,引起轰动,并在抗日战争时期起到了很大的鼓舞作用。到了20世纪70年代,《黄河大合唱》改编为《黄河协奏曲》,两者成为中国音乐历史上的丰碑,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交响乐进入蓬勃发展期。1956年,中央乐团成立,标志着交响乐从创作到表演,完成了中国音乐史上的一个很大突破。1959年中央乐团演出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成功完成首演,随后很多作曲家投身于交响乐创作,并留下了丰碑式的作品。比如李焕之1955年创作的《春节序曲》,用交响乐为民间音乐注入崭新灵魂,写出了中国人民欢度春节的喜悦。又如何占豪、陈钢1958年创作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是对协奏曲类小提琴民族化的一次成功尝试,至今深受观众喜爱。还有丁善德20世纪60年代初创作的《长征交响曲》,用交响乐来反映长征这一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并在交响乐民族化实践中探索出自己的风格,特别是在交响乐的规模结构、意境等处理上树立了一个丰碑。

在这期间,交响乐团建设也取得了长足发展,数量上几乎每个省会城市甚至直辖市都有一两个交响乐团,编制日益健全,演奏水准越来越高,并培养出自己的指挥家等。由此可见,中国交响乐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了充分发展,并产生了强大凝聚力。这一时期的音乐工作者,不管是更深入普及交响乐,还是创作更多优秀的交响乐,都作出了很大努力。当然,交响乐创作是非常难的一个过程。源于意大利、兴于德国的交响乐,在西方实现了作品创作逐步摆脱宫廷,走向大众化、世俗化的过程。进入中国后,交响乐逐步完善一些创新形式,比如民乐和交响乐队的结合,包括从曲目上与戏曲、民族音乐的结合,最终形成了中国交响乐的独特风格。

记者:2006年,您提出了“交响乐中国化与中国交响乐国际化”的命题,并身体力行,比如在中国交响乐团推出“龙声华韵”系列作品,在世界上巡演表现中国故事的《霸王别姬》《木兰诗篇》等。在交响乐中国化与中国交响乐国际化方面有哪些推进,特别是在“系统讲述中国故事,建立中国交响乐话语体系”方面?未来有哪些相关计划?

关峡:新时代以来,交响乐发展迅猛。众所周知,交响乐是国际化语境,音乐又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尼采说,交响乐是音乐中的音乐。贝多芬则说,音乐是比一切智慧和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因为它对于情绪感染和思想熏陶是直接的,无须更多语言来介绍。所以,交响乐在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传播美妙声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我在2006年,提出了交响乐中国化与中国交响乐国际化的发展路径,不论是表演还是创作,这是我们要走的一个必经之路。中国交响乐团当时在美国进行了大规模巡演,携带了相当分量的中国作品和西方经典作品,像我创作的中国歌剧《木兰诗篇》《霸王别姬》等,演出获得很大成功。这也让我感知到,外国观众是非常渴望了解中国乐团以及中国声音的。同时中国交响乐团还打造了“龙声华韵”的品牌,为中国已故和在世的老艺术家,每人打造一台个人作品音乐会,为的是记录中国交响乐的历史。迄今已完成80多位作曲家的个人音乐会。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端正了交响乐团的发展方向,更加重视本土创作、演出和传播。

为建立中国交响乐的话语体系,有学者提出创建高精尖中国乐派,我认为是对的,这是一个浩大工程,可能需要几十年上百年才能完成。但我们要有这种意识,建立中国交响乐自己的话语体系,是至关重要的。当然,交响乐在中国必须要完成本土化,同时也要迈出国际化的一步,把美好的音乐进行大量的普及工作。普及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提高,为了攀艺术高峰,用优秀的作品、出色的演奏感染更多的观众。

彰显鼓舞人心的希望力量

记者:多年来,您坚持扎根基层采风调研,特别是深入少数民族地区。比如您走遍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村村寨寨,先后创作了交响组曲《彝歌》、“哈尼交响”等。请谈谈您对于将交响乐创作深入生活常态化的感悟?

关峡:交响乐的创作是非常个性化的,必须具备个人体验,这就需要深入基层。上大学时,我的老师就时常讲起他年轻时背起包袱进入云南大山的经历,一待就是三个月,采集了很多不广为人知的民间歌曲,然后进行梳理研究。那时也恢复了学生采风制度,我们去的第一站就是云南。清晰记得,那是1983年,我们乘坐火车、换乘汽车,又翻了两座山,花了5天时间才走到了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一个小镇,受到了当地群众载歌载舞的欢迎。等到工作后,更是带领年轻一代走进基层,一方面是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生活,另一方面则是出于当地对艺术的渴望。播下音乐的种子,也为当地音乐爱好者造就未来的希望,这本身就是一种收获。

记者:2009年,为纪念汶川大地震创作了乐曲《大地安魂曲》;2020年,为抗疫领衔创作公益交响曲《浴火重生》……在国家面临巨大灾难时,您的交响曲从未缺席。如何实现对重大主题的充分阐述与表达?

关峡:创作这些作品,在当时,我是非常感动的。对于重大主题,我总觉得应该用音乐将它记录下来,进行“音乐的刻画”,交响乐在这方面不能缺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交响乐的力量,特别是对艰难痛苦的语言表述,是有超级力量的,特别擅长迸发出让人走出悲情、树立未来希望的这种力量。因此,在创作这些作品时,要更符合交响乐的规律。因为交响乐本身就属于重大题材,描写的思想性和深邃性是高于其他艺术门类的,在这方面我们还要下更多的功夫。

记者:近期有什么创作计划?

关峡:最近刚刚完成了一部管弦乐曲《星辰大海》,觉得中华民族既要仰望星空,还要面向大海。我们的心态要面向全球,特别是面对我们所身处的国际环境和自身发展需求,对未来进行了一些描述,也对过去进行了一些回看,最终把鼓舞人、振奋人的思想情感与乐观基调表现出来。接下来,我还要创作一部《我的母亲河》,已经完成了小部分,希望能够用交响乐的形式,来描述我们宏大的民族精神。

音乐创作是无止境的,很多音乐界前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在未来的岁月里,我也想在这方面进行探索、寻求突破,完成自己的理想。当然,也希望有更多人能够关注交响乐,一起共情共振共鸣,在音乐与生活中获取更丰富的精神享受。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2022年06月20日   第 09版)

记者: 张丽

新媒体编辑:莫愁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