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骨峰特功连”官兵迎回戴如义烈士的《烈士联合正名书》

2024-06-20 06:44:57 -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军网

第81集团军某旅“松骨峰特功连”官兵迎回戴如义烈士的《烈士联合正名书》——

跨越74年,接老连长“回家”

■解放军报记者 张科进 刘敏 特约记者 曹壮

“松骨峰特功连”官兵迎回戴如义烈士的《烈士联合正名书》

“松骨峰特功连”官兵迎回戴如义烈士的《烈士联合正名书》

一枚镌刻着“兰陵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印章重重扣下,尚未干透的红色印记,与旁边刚刚盖好的部队印章相互映衬。印章上方,清晰的黑色铅字映入记者眼帘——

“经核实证明,戴如义、载玉义、代玉义、戴玉义为同一人,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112师335团1营3连连长,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松骨峰战斗中英勇阻敌,壮烈牺牲。”

一纸证明,重若千钧。6月14日上午,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鲁南革命烈士陵园宣教室内,第81集团军某旅“松骨峰特功连”指导员双手接过这份崭新的《烈士联合正名书》,动情地说:“老连长,我是‘松骨峰特功连’第3352名传人、第35任政治指导员。现在,我们接您‘回家’。”

对今天的官兵来说,“戴如义”这个名字可能有些陌生,但他的故事早已被写进那篇脍炙人口的战地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个名字,也与那场“以气胜钢”的著名战役——“松骨峰阻击战”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宣教室内,刚刚见证这一重要时刻的志愿军老兵、“松骨峰特功连”官兵、兰陵县人武部官兵、兰陵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学校师生等军地代表,神情肃穆地聆听“松骨峰特功连”指导员动情讲述戴如义烈士的战斗故事,重温那场惨烈的阻击战斗——

1950年11月30日,335团1营3连连长戴如义和指导员杨绍成带领全连官兵,奉命占领松骨峰东侧一个小山包,阻击南逃美军。在无险可守的情况下,全连官兵用简陋的武器阻击拥有飞机、坦克、火炮的美军第2师部队长达十几个小时,为主力部队围歼敌人、夺取第二次战役胜利争取了宝贵时间。战斗结束时,全连官兵仅幸存7人。战后,志愿军总部授予连队“攻守兼备”锦旗一面,记特等功一次。战斗中,戴如义左腿被炸断仍坚持爬到最危险的地方靠前指挥,不幸头部中弹,壮烈牺牲。

台下,坐在记者身旁的一名身着校服的学生聆听这段历史,眼泪不由自主地滑落。她叫刘雨菲,是兰陵县尚岩镇初级中学初一学生。听了戴如义烈士的战斗故事,她深受震撼:“战斗激烈残酷,戴连长却如此英勇。我虽然学过《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课文,却第一次知道里面提到的三连连长,是从我们县走出去的英雄!”

“第一次”,这个简单的词汇给记者带来强烈的心灵冲击。一个在抗美援朝战场上荣立特等功的连队,一位身受重伤仍坚持战斗直至牺牲的英雄连长,其光辉事迹终于为家乡人民所知。曾经,“戴如义”这个被一代代“松骨峰特功连”官兵所熟知的名字,在他的家乡却“查无此人”。

近年来,该连通过开展“寻找松骨峰战斗英烈”活动,先后找到数十名英烈,并将刻有烈士姓名的水晶纪念碑送到烈士家乡,供参观者纪念和瞻仰。

该连官兵告诉记者,“寻找松骨峰战斗英烈”活动中,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一位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牺牲的“载玉义”烈士,引起连队退伍老兵张忠金的关注。据他了解,这位烈士的名字在家谱中记载为“代玉义”,而兰陵县县志中记录的名字却为“戴玉义”。

名字虽不相同却有相似之处的烈士,会不会就是老连长“戴如义”?为弄清事实,该连与当地退役军人事务局联系,联合军史专家经过长达3年的调研和考证,最终经当地退役军人事务局认定,这几个名字与连队老连长戴如义就是同一个人。

战争年代,受条件所限,名字记录有出入的现象并不鲜见,却给英雄“回家”增添了不少阻碍。而今天这场活动,无疑是一场让所有人期盼已久的双向奔赴。

那一刻,记者被这场感人的“寻亲”深深打动,正如兰陵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一名领导所说:“对待烈士的事情,我们必须‘较真’,不容许出一丁点差错。这是对历史负责、对烈士负责、对未来负责。”

老连长找到了,大家又发现一个新的问题:戴如义烈士已无直系亲属,给他开具的《烈士联合正名书》由谁来保管?“虽然老连长没有后人,但‘松骨峰特功连’每一名官兵都是他的传人。我们要把这份证明文件带回连队永久珍藏,让官兵时刻记住他、永远怀念他。”该连一名干部说。

作为纪念,这份《烈士联合正名书》将交由“松骨峰特功连”保存。为戴如义烈士联合正名仪式现场,“松骨峰特功连”指导员将抗美援朝老战士曹家麟制作的一座刻有戴如义烈士姓名的水晶纪念碑转赠给兰陵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下一步将存放在烈士陵园,供参观者凭吊、瞻仰。

鲁南革命烈士陵园办公室主任赵恒浩告诉记者:“接下来,我们将与部队对接,梳理戴如义烈士的生平和事迹,收集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与纪念碑一起向公众开放展示,让烈士的英雄故事在家乡广为传颂。”

装裱、擦拭……回到连队,官兵们将《烈士联合正名书》放置在显眼位置。该连一名干部告诉记者:“松骨峰战斗已成为历史,但‘松骨峰精神’代代相传。作为英雄传人,我们要高擎革命先辈扛过的英雄战旗,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接续奋斗。”

英雄保家卫国、与敌人血战到底,为了什么?亲历老连长戴如义“回家”之路,记者对“谁是最可爱的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今天,过上幸福生活的我们,不能忘记那些为国牺牲的英烈。正如一名老兵所说:“人民没有忘记我们,我们的牺牲就值得。”

今日热搜